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235篇 |
免费 | 6026篇 |
国内免费 | 359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91篇 |
技术理论 | 5篇 |
综合类 | 5192篇 |
化学工业 | 4162篇 |
金属工艺 | 18802篇 |
机械仪表 | 3475篇 |
建筑科学 | 16190篇 |
矿业工程 | 1259篇 |
能源动力 | 1148篇 |
轻工业 | 1253篇 |
水利工程 | 828篇 |
石油天然气 | 2168篇 |
武器工业 | 375篇 |
无线电 | 52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420篇 |
冶金工业 | 14573篇 |
原子能技术 | 496篇 |
自动化技术 | 6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3篇 |
2024年 | 786篇 |
2023年 | 903篇 |
2022年 | 1791篇 |
2021年 | 2102篇 |
2020年 | 2169篇 |
2019年 | 1603篇 |
2018年 | 1342篇 |
2017年 | 2156篇 |
2016年 | 2259篇 |
2015年 | 2569篇 |
2014年 | 4415篇 |
2013年 | 3866篇 |
2012年 | 5171篇 |
2011年 | 5868篇 |
2010年 | 4435篇 |
2009年 | 4600篇 |
2008年 | 3730篇 |
2007年 | 4724篇 |
2006年 | 4203篇 |
2005年 | 3455篇 |
2004年 | 2876篇 |
2003年 | 2480篇 |
2002年 | 2132篇 |
2001年 | 1767篇 |
2000年 | 1534篇 |
1999年 | 1261篇 |
1998年 | 1000篇 |
1997年 | 948篇 |
1996年 | 815篇 |
1995年 | 616篇 |
1994年 | 539篇 |
1993年 | 370篇 |
1992年 | 336篇 |
1991年 | 230篇 |
1990年 | 192篇 |
1989年 | 167篇 |
1988年 | 115篇 |
1987年 | 67篇 |
1986年 | 48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40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5年 | 3篇 |
1959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抗震性能优越,适合工业化建造,在国内外建筑行业已占有一席之地,符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对房屋建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该文对国内外在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受力性能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规范的设计规定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发现传统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在传力机制、受力构件截面种类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新型组合截面的冷弯薄壁型钢“非盒子”式的框架结构体系,总结该体系中受力构件、节点以及整体框架受力性能的研究进展,给出了组合柱稳定承载力、节点极限弯矩和初始刚度的计算公式。最后对该类组合截面冷弯薄壁型钢框架结构体系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2.
在管子组件装配过程中,不锈钢管与衬套的安装多采用挤压扩口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扩口裂纹的产生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产生扩口裂纹的不锈钢管中均没有发现明显的塑性变形。奥氏体不锈钢微观组织中铁素体含量超过20%(体积分数),材料的塑性指标急剧下降,低塑性是裂纹的产生的关键因素。通过试验验证,不锈钢管选用退火状态可以有效避免扩口裂纹且满足产品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3.
针对冷轧带钢生产现场常见的板形翘曲缺陷,应用辛弹性力学方法对因材料纵向延伸在厚度方向上出现不均匀而导致带钢翘曲变形的现象及过程进行了解析研究,通过建立和求解带钢翘曲变形力学模型,推导获得带钢翘曲度大小和不均匀纵向延伸的关系.在选择通用有限元软件验证了基于辛弹性力学方法的带钢翘曲变形力学模型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各个影响因素对翘曲变形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带钢翘曲度大小随着带钢上下表面纵向延伸差和横向与纵向延伸差比值的增大而线性地增大,随着带钢厚度增大而减小,随着带钢宽度增大而呈二次关系增大.最后,应用辛弹性力学方法带钢翘曲变形模型,研究了C翘向L翘的转化现象,建立了C翘转化为L翘的力学模型,获得其转化关系公式,并通过现场实验验证了转化公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
95.
96.
97.
对轴承钢热轧板中的夹杂物以及浇铸过程结晶器浸入式水口上的结瘤物进行了电镜检测.发现轧板试样中夹杂物类型主要是TiN、MgO·Al2O3和MnS以及少量的CaS,尺寸大多在20μm以内,除此之外,还观察到一些大尺寸MgO·Al2O3和Al2O3夹杂物及其伴生的裂纹.通过对水口结瘤物的检验分析,发现结瘤物主要以MgO·Al2O3尖晶石类夹杂物为主,还有少量的MgO-Al2O3-CaO系夹杂物,此外还含有部分凝钢.结瘤物成分与钢水中氧化物夹杂一致,因此推测水口结瘤产生原因为钢液中的固态氧化物夹杂在浇注过程中在水口上的聚集沉淀,轧板中大尺寸夹杂可能是由水口结瘤物剥落造成. 相似文献
98.
99.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纳米束能谱技术,研究了含Nb,Ti,Mo等多种微合金元素的超低碳贝氏体钢在奥氏体非冉结晶区终轧后弛豫阶段的应变诱导析出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经30%预变形后,在850℃和900℃等温弛豫时,钢中析出开始主要有纯Nb及Nb-Ti复合的两类,以后者为主.随弛豫时间延长,纯Nb型析出物消失,复合夹杂中铌钛比增加.弛豫阶段后期,Mo会以置换原子形式进入(Ti,Nb)(C,N)的面心立方晶格中,其量随弛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析出物形状以不规则外形为主,其密度及平均尺寸与变形温度和弛豫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
以轴压比、含钢率和钢材强度为参数,进行了8根高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柱和1根普通强度钢管超高强混凝土对比柱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各参数对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各个抗震性能指标(如延性、耗能和强度与刚度退化等)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压弯破坏为主要破坏模式;弹性刚度受轴压比影响不大,但受含钢率和钢材强度影响较大;极限承载力受轴压比、含钢率和钢材强度影响较大,随前者增大而降低,随后两者增大而增大;延性受轴压比、钢材强度和含钢率影响较大,随前两者增大降低,随后者增大而增大;耗能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减弱,随含钢率和钢材强度增大而增强;刚度和强度退化程度随轴压比增大而降低,随含钢率增大而增大,且前者随钢材强度增大而增大,后者则随钢材强度增大呈减小趋势。通过对比不同规程抗弯刚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受材料适用范围限制,各规程不适用于该类高强材料组合构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