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55篇 |
免费 | 162篇 |
国内免费 | 9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0篇 |
综合类 | 139篇 |
化学工业 | 856篇 |
金属工艺 | 95篇 |
机械仪表 | 20篇 |
建筑科学 | 30篇 |
矿业工程 | 78篇 |
能源动力 | 102篇 |
轻工业 | 163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107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4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4篇 |
冶金工业 | 153篇 |
原子能技术 | 10篇 |
自动化技术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4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35篇 |
2010年 | 104篇 |
2009年 | 121篇 |
2008年 | 112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115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95篇 |
2002年 | 107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介绍了S1 0 0 0 1 1型SO2 鼓风机改型增容的分析与应用。通过综合改变该风机转子的结构参数 ,实现了扩容增产的目的 ,并在大型硫酸厂试用成功。 相似文献
33.
34.
本文考察了KI 和I2对红提葡萄贮藏过程中SO2伤害的防止的效果,研究发现分别在采前喷淋KI 、I2或其混合物不会削弱SO2的防腐效果,其中I2可增强了它的防腐效果,但会削弱SO2的抗菌效果;KI可增强SO2的防褐变效果. 相似文献
35.
36.
37.
目的 揭示45#钢、3Cr钢在高温高压CO2/O2/SO2体系中的腐蚀行为及力学性能规律,为新疆油田注蒸汽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基于注蒸汽管道现场运行工况,结合高温高压釜、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3D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进行失重测试、产物表征及拉伸测试试验。结果 随着温度(100~250 ℃)升高,45#钢、3Cr钢的腐蚀速率呈减小的趋势;随着O2含量(物质的量分数,0~3%)升高,45#钢、3Cr钢的腐蚀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O2含量2%~3%时腐蚀受到抑制。XRD测试结果表明45#钢在CO2/O2/SO2体系中腐蚀产物主要包括FeSO4.H2O、FeCO3、Fe2O3,3Cr钢的腐蚀产物主要有Cr2O3、FeSO4.H2O、FeCO3、Fe2O3。3D显微镜结果显示45#钢基体表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局部腐蚀缺陷,3Cr钢未出现局部腐蚀现象;力学性能结果显示45#钢腐蚀后抗拉强度减小1.36%,延伸率减小6.85%,3Cr钢腐蚀后抗拉强度减小0.39%,延伸率减小21.34%。结论 在高温高压CO2/O2/SO2环境中,SO2在腐蚀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高温(100~250 ℃)下腐蚀产物膜致密,抑制腐蚀;O2参与阴极反应,在低浓度氧(0~2%)时腐蚀产物膜被破坏从而促进腐蚀,高浓度氧(2%~3%)时钢材基体钝化抑制腐蚀;腐蚀后钢材力学性能退化,腐蚀对钢材延伸率影响较大,对抗拉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8.
以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固体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通过醇醛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醛醇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O3/γ-Al2O3固体酸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较优工艺条件为:环己酮20.8 mL(0.20 mol),n(环己酮)/n(乙二醇)=1︰1.2,催化剂0.5 g,环己烷10 mL,回流时间1.0 h,产物收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39.
针对锌精矿焙烧炉产出的SO2烟气特性,介绍了国产的QCF53/950-28-4.0型余热锅炉的操作经验,指出应控制进锌精矿焙烧炉原料含水量低于8%、锅炉进出口压力差小于150 Pa,严防系统设备吸入漏风,加强定期清灰,调整好振打周期,可达到长周期安全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