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33篇
  免费   1223篇
  国内免费   436篇
电工技术   272篇
综合类   652篇
化学工业   6255篇
金属工艺   456篇
机械仪表   166篇
建筑科学   475篇
矿业工程   316篇
能源动力   1104篇
轻工业   1316篇
水利工程   31篇
石油天然气   1027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37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89篇
冶金工业   565篇
原子能技术   223篇
自动化技术   14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346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433篇
  2014年   737篇
  2013年   894篇
  2012年   895篇
  2011年   1169篇
  2010年   848篇
  2009年   870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866篇
  2006年   820篇
  2005年   651篇
  2004年   603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e vast chemical and structural tunability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 are beginning to be harnessed as functional supports for catalytic nanoparticles spanning a range of applications. However, a lack of straightforward methods for producing nanoparticle-encapsulated MOFs as efficient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limits their usage. Herein, a mixed-metal MOF, NiMg-MOF-74, is utilized as a template to disperse small Ni nanoclusters throughout the parent MOF. By exploiting the difference in Ni O and Mg O coordination bond strength, Ni2+ is selectively reduced to form highly dispersed Ni nanoclusters constrained by the parent MOF pore diameter, while Mg2+ remains coordinated in the framework. By varying the ratio of Ni to Mg in the parent MOF, accessible surface area and crystallinity can be tuned upon thermal treatment, influencing CO2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hydrogenation selectivity. The resulting Ni nanoclusters prove to be an active catalyst for CO2 methanation and are examined using extende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By preserving a segment of the Mg2+-containing MOF framework, the composite system retains a portion of its CO2 adsorption capacity while continuing to deliver catalytic activity. The approach is thus critical for designing materials that can bridge the gap between carbon capture and CO2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   
22.
负载型复合载体及其镍基催化剂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ZrO_2/Al_2O_3和ZrO_2/Al_2O_3-SiO_2复合载体,研究了不同复合载体对Ni基催化剂CO_2重整甲烷反应和性能的影响,并用XRD、IR、TPR、TPD和BET等方法对复合载体及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_2负载在基载体后比表面积、碱性、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和Ni与ZrO_2的相互作用增大。NiO在复合载体表面的分散容量与ZrO_2的负载量有关,ZrO_2的负载量为37.5%时NiO的分散容量达最高值(24.0%)。与Ni/ZrO_2相比,Ni/ZrO_2/Al_2O_3-SiO_2和Ni/ZrO_2/Al_2O_3催化剂对CO_2的吸附能力增大,CO_2吸附量增加,酸强度降低,CO_2重整CH_4反应活性提高,其中以Ni/ZrO_2/Al_2O_3催化剂的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23.
以草酸乙醇溶液为沉淀剂,采用不同的沉淀次序(并流、反加和正加)制备了CuO-ZnO-Al2O3/HZSM-5复合型催化剂,对CO2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反应的催化活性顺序为:并流法催化剂>反加法催化剂>正加法催化剂。3种复合催化剂的还原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并流法催化剂<反加法催化剂<正加法催化剂。在沉淀过程中,反加法和正加法均形成类胶体沉淀,相应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也较大。IR研究发现,催化剂在1101cm-1处表现Cu/Zn/Al氧化物与HZSM-5分子筛之间相互作用的IR吸收峰强度与其催化活性间存在对应关系。XRD结果表明,并流法得到的催化剂前驱体中有铜锌同形取代现象,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24.
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装有紫外光的光催化反应器中,用锐钛型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进行了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研究。考察了溶液的pH值、纳米TiO2用量、镍(Ni^2+)掺杂量、苯酚的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苯酚水溶液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7时,苯酚水溶液的降解率达95%以上,强酸和强碱条件均不利于苯酚的降解。当TiO2用量为50mg,UV辐照40min时,200mL质量浓度为50mg/L的苯酚水溶液的降解率为96.3%;当TiO2用量为150mg,UV辐照60min时,200mL质量浓度100mg/L的苯酚水溶液的降解率为95.8%。镍掺杂增加了TiO2的光催化活性,用质量分数为10%的二氯化镍水溶液掺杂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苯酚水溶液的降解率比未掺杂时增加13.6%。  相似文献   
25.
诱导水解法制备微细高分散金红石型二氧化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加热TiCl4稀溶液的方式,制备晶种,将其导入一定浓度的TiCl4溶液中进行诱导水解。所得的偏钛酸经干燥、煅烧后得到分散性好,D50为1 mm以下,金红石含量为≥95%的高纯TiO2,可用于生产PTC热敏电阻等铁电陶瓷。  相似文献   
26.
采用油酸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改性,使其稳定分散于基础油中。利用HQ-1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纳米TiO2的自修复性能,并探讨其自修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的纳米TiO2粉体作为润滑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减摩抗磨性和自修复性。  相似文献   
27.
28.
本文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Yong) 的(exergy)分析法,对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循环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分析显示:炯效率随着放热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其最大值出现在最优放热压力处,同时,本文还就气体冷却器口温度、蒸发温度及蒸汽过热度对系统Yong效率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29.
吴建国  杜东兴 《冶金能源》1997,16(2):8-10,24
对菱镁矿在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固硫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所得结论对进一步将菱镁矿作为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固硫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本文报导一种新型的光纤氧、二氧化碳复合传感器.通过在同一敏感膜载体上固定两种不同的荧光试剂——芘丁酸及羟基芘三磺酸,制作了一种对氧和二氧化碳敏感的复合敏感膜.该传感器在医学临床检验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其测氧的分辩率是0.1%,测二氧化碳的分辩率是0.5%,响应时间短于1min.文中还讨论了三种敏感膜载体的比较及复合传感器测量进程中氧和二氧化碳的相互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