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8篇 |
金属工艺 | 100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 |
冶金工业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6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针对超级贝氏体钢中残留奥氏体组织对钢的强韧性贡献,设计了试验用钢60Mn2SiCr。通过对样品完全奥氏体化后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等温处理,并通过SEM、TEM和MAUD软件分析了在超级贝氏体组织中残留奥氏体的存在、分布及数量。结果表明,残留奥氏体以薄膜状分布在贝氏体铁素体条束之间或针片内部;随等温温度的变化,其数量存在极值现象,在钢的Ms点稍上温度等温处理,可以获得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极大值为17.64%。此时,钢的强度为1930 MPa,伸长率7.44%,断面收缩率15.66%,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13.
14.
高强度冷轧TRIP钢的工艺改进及组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轧制结合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连续退火,研究了以低温卷取和中间退火为主要特征的改进工艺对冷轧TRIP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卷取有利组织细化,中间退火工艺在降低冷轧抗力的同时有利提高钢在最终退火后的残留奥氏体量。等温淬火温度不同时,贝氏体形态与残余奥氏体量均不同,在400~420℃时可获得较高体积分数的残余奥氏体。改进工艺配合适当热处理工艺参数(420℃×5 min)条件下,实验冷轧TRIP钢的抗拉强度达到1030 MPa,总伸长率保持20%,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5.
16.
研究了碳含量1.26wt%的超高碳钢在等温淬火后的组织及其对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碳钢的等温淬火组织为超级贝氏体(Superbainite)+残留碳化物的复相组织。超级贝氏体的形成是因为超高碳钢中的高碳成分及铝元素的添加。由于原奥氏体晶粒细化,超级贝氏体的形核率增加,长大路径缩短,使转变速率加快。形貌观察表明,贝氏体铁素体片和残留奥氏体薄膜的厚度只随着等温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奥氏体化温度对贝氏体铁素体片厚度没有影响,但超级贝氏体组织的尺寸会随奥氏体化温度提高而增加。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抗拉强度逐渐升高,但断后伸长率却先增加后减小;等温温度或奥氏体化温度升高均会引起抗拉强度降低,但伸长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18.
19.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the effect of alloying elements on the austempering process, austempered microstructure,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two austempered ductile irons (ADI) containing 0.6% Cu and 0.6% Cu/1.0% Ni as the main alloying elements
was investigated. The optical metallography and x-ray diffraction were used to study the changes in the austempered structure.
The effect of alloying additions on the austempering kinetics was studied using the Avrami equation. Significantly more upper
bainite was observed in the austempered Cu-Ni alloyed ADI than in Cu alloyed ADI. The volume fraction of retained austenite
(X
γ), the carbon level in the retained austenite (C
γ), and the product X
γ
C
γ in an austempered structure of Cu-alloyed ADI are higher than in Cu-Ni-alloyed ADI. The austempering Kinetics is slowed down
by the addition of Ni.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SME法训练条件下,等温淬火热处理对Cu—Zn—Al形状记忆合金单程形状记忆效应ηo的影响及与“淬火 上淬”热处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等温时间如能保证合金充分有序化,又不使合金发生偏聚和析出其它相时,可获较好单程形状记忆效应训练效果。等温时间8min的单程回复率ηo较佳,训练达到稳定时,比等温3min得到的最差的ηo值高出约83%。随训练次数增加,位错增加,晶格原子有序度降低,单程形状记忆效应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下降,最后趋于稳定。比较试验发现,“淬火 上淬”处理比等温淬火处理具有更好的单程形状记忆效应训练效果。因为后者的母相-马氏体共格关系不如前者,并可通过时效获得最佳有序畴尺寸.经充分训练后,前者最终的单程回复率ηo比后者的高出3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