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8篇
金属工艺   100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研究了锰、铬元素对白口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等温淬火温度对力学性能和抗磨性能的影响,并与铸态合金白口铸铁、高铬铸铁及高锰钢的抗磨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选取适量的碳、硅元素,并加入适量的锰和少量铬以及微量的铋有利于铸态全白口,等温淬火后得到无碳化物贝氏体加奥氏体复相基体组织。于325℃等温淬火2h可获得硬度和韧性均较高的奥氏体和贝氏体组织,且耐磨性能良好,是一种有希望的廉价耐磨新材料。  相似文献   
142.
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淬火温度及时间、回火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GCr15轴承钢钢领的组织及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对GCr15轴承钢钢领硬度影响最大,等温淬火温度对硬度有一定影响,而等温淬火时间和回火温度对硬度的影响不明显;随着碳化物颗粒数量增加,尺寸减小,GCr15轴承钢钢领的硬度升高;当奥氏体化温度偏低时,易产生拉长或者不规则的碳化物颗粒;碳化物颗粒的平均尺寸小于0.35 μm时,其尺寸越大,数量越多,耐磨性越好;GCr15轴承钢钢领较优的等温淬火工艺参数为:奥氏体化温度855 ℃保温10 min,等温温度210 ℃保温45 min,回火温度180 ℃保温120 min。  相似文献   
143.
Abstract

The surface energy model, which may govern particle pushing under or near equilibrium solidification conditions, is not valid when convection exists in the liqui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how that under convection conditions, particle pushing occurred at much higher growth rates than that predicted by using the surface energy model. Several mechanisms are proposed for explaining the effects of fluid flow on particle pushing.  相似文献   
144.
为研究贝氏体区等温时间对热轧TRIP钢残余奥氏体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拉伸实验等方法对3种不同贝氏体区等温时间下制备的热轧TRIP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贝氏体等温时间的延长,残余奥氏体量减少而残余奥氏体碳含量增加,残余奥氏体晶粒尺寸及残余奥氏体形貌变化不大;热轧TRIP钢的力学性能随着贝氏体...  相似文献   
145.
新型TRIP钢热处理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TRIP复相钢仅含C、Si、Mn等合金元素,采用临界区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获得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三相组织。该钢在Ms-Md温度之间菜变,应变诱导相变,相变诱发塑性(TRIP),其力学性能指标特别是伸长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6.
为了研究短流程等温淬火的初始温度对铸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制备铸件.当铸件分别冷却到1 173和1 223 K初始温度时,放入50%KNO3+50%NaNO2淬火介质进行等温处理,然后空冷至室温.结果表明,铸件中出现了珠光体,ADI-1223和ADI-1173的硬度分别为381和366 HV.当载荷为10 N时,ADI-1223的摩擦系数为0. 289,磨损体积为71. 3×10-5 mm3;ADI-1173的摩擦系数为0. 273,磨损体积为83. 7×10-5 mm3.当载荷为12 N时,ADI-1223的摩擦系数为0. 242,磨损体积为114. 1×10-5 mm3; ADI-1173的摩擦系数为0. 213,磨损体积为136. 5×10-5 mm3.因此,ADI-1223的硬度高于ADI-1173,摩擦系数大于ADI-1173,磨损量小于ADI...  相似文献   
147.
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 、扫描电镜(SEM) 、透射电镜(TEM)、室温拉伸和冲击性能测试研究了冷轧对M50钢马氏体/贝氏体(M/B)复相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冷轧变形量的试样经等温淬火后具有最佳的抗拉强度(2535.7 MPa)和冲击性能(96.93 J),相比变形量为0%的试样,冲击吸收能量提高了约21%,抗拉强度提高了约5%。当变形量小于20%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M/B复相组织逐渐细化且在20%的冷轧变形量下组织最细;当变形量大于20%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贝氏体束减少,其对马氏体板条的分割作用减弱,导致组织呈现一定的粗化。  相似文献   
148.
武会宾  巨彪  车英建 《工程科学学报》2016,38(12):1741-1746
通过热膨胀试验研究实验钢的等温转变动力学,采用盐浴等温淬火工艺制备超细贝氏体组织,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定量分析工艺参数对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钢室温组织由大量超细板条状贝氏体铁素体和板条间分布的薄膜状奥氏体的复相组织构成,210℃等温淬火得到的贝氏体板条间距细化到约60 nm,硬度约为HBW610;实验钢的最终组织特征取决于发生贝氏体转变的等温温度和等温时间,等温温度越低时贝氏体转变完成需要的等温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对9S iCr钢质异型焊管轧辊脆性断裂原因的分析,提出轧辊表层薄层淬火次表层厚层等温淬火热处理新工艺。结果显示,采用热处理改进工艺后,使轧辊组织由较厚层的回火马氏体转变为表层为较薄的回火马氏体而次表层为较厚的下贝氏体的组织,解决了9S iCr钢轧辊在热处理和使用中出现的脆性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50.
研究了等温淬火形成的贝氏体/马氏体双相组织Cr-Ni-Mo-V合金钢在回火过程中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以等温淬火温度、等温淬火时间、回火温度为因素设计了正交试验方案,利用冲击试验机结合维氏硬度计探究了等温淬火与回火工艺对Cr-Ni-Mo-V超高强韧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对材料显微组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等温淬火温度与回火温度均对材料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中回火温度的影响更大。回火过程中贝氏体向回火托氏体转变,M/A岛逐渐分解,320 ℃等温淬火12 h+560 ℃回火试样表现为冲击性能最优,280 ℃等温淬火50 min+不回火试样表现为硬度最高,并得出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880 ℃奥氏体化1 h+280 ℃等温淬火12 h+560 ℃回火,冲击吸收能量为60.0 J,硬度为518.7 HV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