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18篇
  免费   2235篇
  国内免费   1885篇
电工技术   2857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3917篇
化学工业   10138篇
金属工艺   6050篇
机械仪表   2402篇
建筑科学   4513篇
矿业工程   2342篇
能源动力   961篇
轻工业   4318篇
水利工程   1178篇
石油天然气   4883篇
武器工业   326篇
无线电   280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38篇
冶金工业   6015篇
原子能技术   137篇
自动化技术   5652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818篇
  2021年   1072篇
  2020年   1121篇
  2019年   649篇
  2018年   622篇
  2017年   912篇
  2016年   1038篇
  2015年   1154篇
  2014年   3354篇
  2013年   2484篇
  2012年   3798篇
  2011年   4072篇
  2010年   3544篇
  2009年   3477篇
  2008年   2788篇
  2007年   4140篇
  2006年   4179篇
  2005年   3911篇
  2004年   3435篇
  2003年   3273篇
  2002年   2619篇
  2001年   2315篇
  2000年   1814篇
  1999年   1366篇
  1998年   1016篇
  1997年   752篇
  1996年   587篇
  1995年   499篇
  1994年   344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遥感影像分类技术为我国遥感影像应用于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一带一路”构建等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保障民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国产遥感影像在分类应用的研究取得重大发展。简要分析了遥感影像分类技术及每阶段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主要六个系列遥感卫星数据进行了概述;综合分析了国产遥感影像基于像元的、混合像元的、面向对象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四种分类方法,并探讨其在分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通过国产遥感影像分类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一步在方法上对四种分类分别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国产遥感影像分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国产遥感影像应用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估。  相似文献   
992.
针对恶意安卓应用程序检测中存在的特征维度大、检测效率低的问题,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良好的特征提取和降维能力以及catboost算法无需广泛数据训练即可产生较好分类结果的优点,构建一个CNN-catboost混合恶意安卓应用检测模型。通过逆向工程获取安卓应用的权限、API包、组件、intent、硬件特性和OpCode特征等静态特征并映射为特征向量,再在特征处理层使用卷积核对特征进行局部感知处理以增强信号。使用最大池化对处理后的特征进行下采样,降低维数并保持特征性质不变。将处理后的特征作为catboost分类层的输入向量,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对catboost模型进行调参,进一步提升分类准确率。对训练完成的模型,分别使用已知和未知类型的安卓应用程序数据集作实际应用测试。实验结果表明CNN-catboost模型调参用时较少,在预测精度和检测效率上也展示出较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3.
对上市公司发布的文本信息披露进行分析是投资者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途径,然而人工阅读和分析的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则为文本信息的智能分析提供了契机,能够从海量企业文本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充分发挥数据驱动的优势,大幅度提高分析效率,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对近十年关于上市公司文本信息披露智能分析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分别从文本信息披露的事件类型的研究现状、智能分析方法和应用场景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了该领域当前面临的挑战,最后根据现有方法的不足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按照典型的WebGIS系统的构建过程,梳理了数据加工、数据存储、地图发布、空间分析、前端展示五个环节常见的开源GIS软件。从功能、易用性、使用的广泛性和软件许可几个方面对开源GIS软件进行了筛选,并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构建了软件的组合方案,提供了系统案例。为开源GIS软件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5.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水利成为当前水利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为理清智慧水利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科学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国智慧水利发展,介绍当前智慧水利的研究背景,归纳智慧水利的概念、内涵和应具备的属性特征,提出智慧水利总体层次框架,并详细分析各层功能和支撑技术,综述典型应用领域相关智慧系统平台的搭建方法和实验过程。通过对现有理论技术和应用系统的总结梳理,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构建高效知识体系,提高系统可视化能力,完善水利一张图,加强安全保障,制定统一标准协议,解决不同数据规模带来的挑战等,是智慧水利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6.
如何有效加强水文数据共享应用,提高水文数据应用深度和水平,加大水文产品的社会共享力度,是新时代水文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现代化水文大数据资源中心如何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以云南省水文信息化建设为例,重点介绍云南省水文数据资源面临的数据资源整合缺少,分析应用不足、服务共享不够的现状及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水文大数据资源中心构建思路和建设内容和技术方法,从数据汇集管理、质量管理、分析应用、运营服务 4 个层面展开介绍。最后对云南省水文大数据资源中心的应用价值及未来进一步拓展方向进行说明,为其他地区水文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7.
地下管线是一个城市的生命线,其中涉水管网在地下管网中又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充分发挥涉水管网信息在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防洪减灾中的作用,构建涉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在充分利用现有硬件和软件支撑环境的基础上,构建专业的空间属性数据库,以数据的动态更新、修改存储、展示查询和管理为基础应用,在业务上服务于应急抢险、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共享发布等过程,按权限的不同划分不同的业务应用。系统集管网信息发布、三维预览、数据更新和移动应用平台等子系统于一体,实现地理信息展示、管网综合分析、数据更新管理等关键功能,实现涉水管网信息的集中保存、快捷查询和检索、信息共享和交换,有助于提升城市应急抢险救灾能力,减少市政工程规划建设的失误,提高涉水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统一管网信息共享与发布机制。  相似文献   
998.
滴灌系统管网布置形式及运行管理模式是影响滴灌系统灌水和施肥均匀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评价了供水方式、毛管长度及毛管首部压力对沿毛管压力分布、灌水器流量分布、灌水和施肥均匀性及水肥一致性的影响。试验中,毛管供水方式设置单向供水(A1)和双向供水(A2);毛管长度设置70(L1)、100(L2)和130 m(L3)3个水平;毛管首部压力设置0.02(P2)、0.04(P4)、0.06(P6)、0.08(P8)和0.10 MPa(P10)5个水平。结果表明,相同毛管长度及毛管首部压力情况下,双向供水处理流量偏差率较单向供水低18%~43%。在灌水器允许流量偏差率为20%时,双向供水毛管极限铺设长度较单向供水增加约60%。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毛管供水方式、毛管长度及毛管首部压力对灌水和施肥均匀系数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双向供水方式可以显著提高灌水和施肥均匀性。在毛管长度100 m和130 m条件下,双向供水的灌水和施肥一致性较单向供水提高3%~4%。建议在规模化滴灌系统中采用双向供水方式,以达到增加毛管允许铺设长度、提高灌水和施肥均匀性和一致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细粒度内存管理方案.该方案以用户数据对象为粒度对内存进行管理,当需要将部分内存数据换出以获得空闲内存空间时,不再像传统操作系统以页为单位换出,而是将多个冷数据对象换出到底层存储设备中,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被换出的数据近期内不会再次被访问,从而有效减少了额外的I/O开销.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案与操作系统页交换机制相比,系统响应速度平均提高了37.5%.  相似文献   
1000.
下一代测序纠错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面向下一代的测序技术中,前期纠错方法决定着测序的最终序列质量,因此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很多不同的纠错方法被提出,对于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它们适合的应用,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和公正的评估. 介绍了现存的各种下一代测序的纠错技术. 首先,从各种不同工具所基于的底层算法进行分析;接着,从测序不同平台来看读段错误形成的特点;然后,从各种不同的测序应用角度来观察读段序列错误特征;最后,总结并阐述读段序列纠错工具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