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4篇
  免费   1519篇
  国内免费   539篇
电工技术   6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823篇
化学工业   162篇
金属工艺   61篇
机械仪表   50篇
建筑科学   1977篇
矿业工程   2236篇
能源动力   101篇
轻工业   77篇
水利工程   484篇
石油天然气   880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0篇
冶金工业   1008篇
原子能技术   107篇
自动化技术   33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537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598篇
  2011年   645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21.
In the world energy about 26% of all was dedved from coal combustion. Nearly 80% of the electricity produced in China is generated from coal. Coal will play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ing 50 years as the past century in China. However one consequentially of the mining and combustion of coal is the mobilization of trace elements, especially trace metals, which have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ealth significance. Information on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of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in coal, and information On the modes of occurrence of these elements and the relations of the minerals in coal can help to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the potentially toxic trace metals dudng cleaning, combustion, weathering, and leaching.  相似文献   
22.
从对区域地质调查的任务出发,总结了过去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特点,即基本上是沿用传统方式进行的。提出和论述了21世纪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应有新发展,以适应战略转变的要求,即除去运输、通讯、记录及数字化成图等之外,更应当面向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灾害以及提高环境质量的需要, 用现代地学理论指导进行多学科的调查和采集、整理资料,实现3维多参数填图和理论概括,是关系现代地质科学发展的、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事。几十年的调查工作已证明深部的地质构造情况与地表层的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与依据地表地质构造情况推测的深层情况也很不同。今后应加强深部探测,发展深部探测技术,取得不同深度层次的高分辨率成像图案,使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新的空间—时间观念,以更有效地解决我国及地球的资源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3.
关于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需求,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探讨如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改变被动学习和由此而产生的逆反心态,使英语学习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为了保持油井稳产,提高油藏采收率,姬塬油区拟采用面积法注水,急需对油藏分布规律进行详实、系统的研究,以保证井网建设的合理、高效。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油区现有测井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再解释,从油藏特征研究出发,对储集层进行测井分析,并使用克里金技术进行了地质建模。使用容积法计算油藏储量,为油区的注水开发提供了油藏资料。  相似文献   
25.
水平井地质优化设计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水平井开发油田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石油行业的重视。国内水平井数量在逐年增多,但一些水平井的生产并不理想,如产量不高、投产时间很短就见水、含水上升快、产油量下降快等。分析利用水平井开发油气田的主要优缺点,提出成功开发油气田、预防早期见水的关键和基础是水平井优化钻井地质设计,主要内容为:优化水平段长度;优化水平段方位;选择水平段A、B点位置;选择水平段垂向位置;静态资料的动态分析。加强现场的钻井跟踪调整是确保钻井成功的又一关键。图4参11(王振彪摘)  相似文献   
26.
针对油田储层地质模型向油藏模拟模型转化中粗化软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网格粗化方法 ,并编制了模型粗化程序 ,还给出了检验粗化结果的 5个要点。应用效果表明 ,该粗化方法是有效的 ,它较好地解决了地质模型与油藏模型之间的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27.
地质灾害是建设用地选址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危险性区划的主要参考要素,其直接或间接危害到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降低建设用地规划中地质灾害的影响,应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考虑到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当中。以干旱河谷山区丹巴县为研究区,运用确定系数和逻辑回归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对该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选择安全因子、自然因子、社会因子和生态因子共同构成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对丹巴县进行危险性分区,极高危险区217.20km2,高危险区744.95km2,中度危险区1352.44km2,低度危险区1295.08km2以及极低危险区875.32km2。(2)丹巴县建设用地最适宜区面积为115.72km2,占县域总面积的2.57%,适宜建设的土地少且多集中在小金川、革什扎河、东谷河和大渡河沿岸河谷地区。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禁止建设区面积分别为683.47km2、623.21km2、590.66km2、2494.21km2。(3)已建成的城镇空间中38.50%和37.62%分布在最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整体分布状况良好。有5.85%的城镇空间建设在较不适宜区,2.67%在禁止建设区,存在生态安全风险,该区域应加强灾害预警与防灾减灾工作,有条件地适度搬迁。  相似文献   
28.
文章介绍了喜德县红莫升压站-鲁基升压站220kV线路工程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确定了评估区内滑坡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工程建设加剧已有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滑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据此评估结果,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处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9.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多样且复杂,导致了地质灾害发育强烈,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地质灾害与工程建设活动密切相关,既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1]。电力工程项目遍布全国,特别是输电线路大多为人烟稀少的山区分布,线路长,跨越的地质地貌区域复杂,存在的地质灾害多种多样,或多或少面临着各种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2]。通过电力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现状及评估工作流程的介绍,进一步分析电力工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30.
近海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处的外界环境以及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对于带裂缝水闸结构来说,因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以及潮汐升降水位等因素的缘故,水闸闸墩裂缝处于张合状态,这降低了水闸结构的稳定性,甚至会影响水闸结构的寿命。沿海环境温度变化对混凝土裂缝宽度变化的实际监测分析,对于混凝土结构安全耐久性评价具有一定价值,依托典型软土地基永定新河防潮闸工程,利用测缝计对闸墩裂缝宽度变化进行健康监测。主要研究运行期环境因素(以空气温度、水温以及潮汐水位为主)对闸墩裂缝的影响,采用健康安全监测软件,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处理,得出环境温度和水位是影响闸墩水下裂缝宽度变化的敏感性因素的结论,为以后水闸闸墩裂缝的安全维护和裂缝的预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