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10篇 |
化学工业 | 43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12篇 |
矿业工程 | 14篇 |
能源动力 | 7篇 |
轻工业 | 2篇 |
水利工程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14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篇 |
冶金工业 | 27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火烧山油田目前累计的含油污泥量为2.6×10~4 m~3,处理方式为积累到一定量后,统一拉运到环保单位,采用热处理+萃取工艺进行净化,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且运行成本很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展了含油污泥冻胶调剖试验。通过研究稠化剂、交联剂A、交联剂B、油泥含量等不同含量组分的影响,确定了配方体系为:0.3%(w)聚丙酰胺+0.03%(w)交联剂A+0.10%(w)交联剂B+20%(w)污泥。对含油污泥的粒径及耐温性、封堵性、选择性进行的室内评价表明:含油污泥组分的粒径分布较宽(61~830μm);温度升至90℃时,冻胶黏度仍保持在20 000 mPa·s以上;单管岩心封堵率均达到了85%以上;双管岩心的渗透率依次减小(均小于1μm~2),说明油泥配方体系对火烧山油田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将含油污泥冻胶与常规凝胶颗粒配合使用,采用多级段塞注入的工艺技术,优化出了适应火烧山油田的含油污泥调剖技术。该技术在火烧山油田共实施13井次,累计处理含油污泥25 543 m~3,节约污泥处理费用741.3万元,井组累计增油共1 988 t,降水615 t,合计产生经济效益506.9万元。实现了低成本处理含油污泥的目的,解决了含油污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2.
分析了典型二次含砷物料化学成分特点,概括了当前有色冶炼工业中产生的二次含砷物料碱法脱砷工艺及原理,主要包括湿法脱砷工艺和火法—湿法联合脱砷工艺。其中,碱法脱砷工艺常用NaOH单碱浸出、NaOH-Na_2S混合碱浸出和NaOH+Na_2S混合碱两段浸出三种体系,并采用双氧水、加压、曝气、微波、球磨等氧化手段强化砷的浸出;火法—湿法联合脱砷工艺主要有低温碱性熔炼—水浸、焙烧预氧化—碱性浸出以及低温碱性焙烧—热水浸出工艺,低温碱性焙烧—热水浸出工艺选择性脱砷效果好,物料普适性广。最后,结合现有研究指出了碱法脱砷工艺存在的问题及二次含砷物料无害化、资源化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3.
34.
Stable and efficient Ru/TiO2-ZrO2 catalysts for catalytic wet air oxidation of phenolsulfonic acid wastewater treatment 下载免费PDF全文
Catalytic wet air oxidation (CWAO) technology can efficiently treat organic wastewater, but the performance of existing catalysts, especially its stability, is far from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In this study, ZrO2 was used to modify TiO2 support to form the stable Ru/TiO2-ZrO2 catalys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Ru/TiO2-ZrO2 catalysts showed excellent performance for catalytic wet air oxidation of phenolsulfonic acid wastewater. They gave high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conversions (>90%) and remained stable in 5 consecutive running in the Ti/Zr ratio range from 9∶1 to 7∶3. On the other hand, TOC conversion decreased from 99.1% to 65.3% in 5 consecutive cycles for the conventional Ru/TiO2 catalyst.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of XRD, BET, XPS, H2-TPR and ICP-OES indicated that ZrO2 can enter the lattice of TiO2 to form TiO2-ZrO2 solid solution, which preven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iO2 from anatase to rutile. In addition, the modification of ZrO2 strengthen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u and the support, which effectively inhibited the leaching of Ru metal. The stable support structure and good anti-loss performance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excellent reaction performance of Ru/TiO2-ZrO2 catalyst. 相似文献
35.
36.
杨积德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7,44(10)
介绍Na-22放射性仪表相比于传统核仪表测量方式的优点、工作原理和安装方式。在煤气化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表明:Na-22放射性仪表实现了无害化测量,仪表设备检维修方便。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针对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黄金冶炼废水的综合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流分质、物化法与膜法相结合的工艺处理黄金冶炼废水,既可实现废水达标处理的目的,又可综合回收废水中的金和铜,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该处理工艺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