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01篇
  免费   7516篇
  国内免费   2779篇
电工技术   3154篇
综合类   5358篇
化学工业   11918篇
金属工艺   7467篇
机械仪表   3315篇
建筑科学   8122篇
矿业工程   1692篇
能源动力   9837篇
轻工业   3613篇
水利工程   1097篇
石油天然气   3928篇
武器工业   491篇
无线电   42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284篇
冶金工业   3860篇
原子能技术   1226篇
自动化技术   2521篇
  2024年   260篇
  2023年   938篇
  2022年   1842篇
  2021年   2177篇
  2020年   2269篇
  2019年   1881篇
  2018年   1687篇
  2017年   2084篇
  2016年   2380篇
  2015年   2436篇
  2014年   4176篇
  2013年   4245篇
  2012年   5001篇
  2011年   5359篇
  2010年   3892篇
  2009年   3996篇
  2008年   3332篇
  2007年   4472篇
  2006年   4137篇
  2005年   3533篇
  2004年   3038篇
  2003年   2753篇
  2002年   2526篇
  2001年   2093篇
  2000年   1804篇
  1999年   1431篇
  1998年   1143篇
  1997年   1006篇
  1996年   817篇
  1995年   693篇
  1994年   536篇
  1993年   464篇
  1992年   400篇
  1991年   251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198篇
  1988年   125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6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30篇
  1951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heat transfer fluids is altogether significant. The best approach for improv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the addition of nanoparticles to the base fluid. In the present study, specific heat, dynamic viscos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water-based Indian coal fly ash stable nanofluid for 0.1% to 0.5% volume concentration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30 to 60°C has been investigated. To evaluate an 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 of 11.5 nm, the fly ash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Using zeta potential, the stability of nanofluid in the presence of surfactant Triton X-100 was tested.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viscosity of fly ash nanofluid increased, while specific heat decreased as volume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fly ash nanofluid wa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its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specific heat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viscosity.  相似文献   
42.
压裂是低孔、低渗油层改造的主要增产措施。根据常规测井资料、岩石物理实验分析数据及试油成果。研究储层四性关系,确定区块的低孔、低渗储层评价标准。进一步对油层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为油层压裂提供施工层位和准确的储层参数。通过商543区块实例,阐述了选择压裂层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探针馈电圆柱共形微带天线阻抗特性的FDTD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圆柱坐标系下非分裂式理想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UPML)引入到圆柱共形微带天线的全波分析中,并给出了其中的场量迭代方程,明显地减小了计算空间,简化了编程;提出了圆柱坐标系下考虑有限尺寸探针半径的新算法,使得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应用GPOF方法预估了时域晚时响应,使计算时间减少了70%~90%。本文给出的模型能够对任意多层圆柱共形结构的微带天线进行计算,因此对此类天线的CAD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4.
湘中海相浅层湘冷1井酸压工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冷1井具有气层埋藏浅(400m-500m)、纵向上裂隙发育的特点,属低孔、低渗的含泥质灰岩致密储层。大量室内实验和研究采用“前置液酸压+闭合酸化”工艺技术,并优选了相应降阻酸和闭合酸配方。通过酸压实现了该井工业油气流的突破,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为新区海相浅层气的开发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改造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45.
采用四组分法从辽河减压渣油中分离出胶质、沥青质,分别考察了它们在分散型催化剂作用下的临氢热反应行为。结果表明,胶质、沥青质一方面要裂化生成较轻的产物;另一方面也要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较重的反应产物以及甲苯不溶物。渣油在临氢热反应过程中,沥青质是生焦的主要来源,其次才是胶质。比较了热反应生成的沥青质与原生沥青质之间以及热反应生成的胶质与原生胶质之间化学组成的区别,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的沥青质和胶质较原生的沥青质和胶质分子结构缩合程度高,并且反应苛刻度越高,缩合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46.
低渗低温低压水敏性储气层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渗低温低压水敏性储气层因压裂液快速破胶困难、黏土膨胀水敏伤害严重和压后压裂液返排动力不足等因素,使得压裂增产面临诸多难题。针对上述难题进行了技术攻关,形成了弱交联、低温活化剂与超量破胶剂的低温储层快速破胶技术、有机盐与无机盐双元体系复合防膨技术以及高比例液氮全程助排的排液技术。该压裂增产改造技术使牛101井头屯河组首次获得工业油气流,扩展了三塘湖盆地勘探空间。  相似文献   
47.
试油井选层压裂新工艺及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新型可洗井封隔器,保障油井有反洗井通道,有效防止封隔器以上砂埋所引发的管柱砂卡事故,并对新型封隔器、控制开关、密封接头、同心大通径压力计托筒等井下工具组合优化。解决了多层油井任意选层压裂、求产、测井温一体化的难题。  相似文献   
48.
介绍QS-R02新型反渗透阻垢分散剂在齐鲁股份有限公司橡胶厂反渗透系统的工业试验情况,同QS-R01反渗透阻垢分散剂进行了对比。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新型QS-R02反渗透阻垢分散剂的碳酸钙临界饱和指数LSI达到2.5,阻垢分散效果明显优于QS-R01,能够实现橡胶厂反渗透系统运行过程不加酸的目的。同时,QS-R02药剂磷含量低,浓水总磷含量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要求,无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9.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场协同理论,对直椭圆扁管、单向螺旋椭圆扁管和变向螺旋椭圆扁管管内传热与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理论分析,比较研究了不同的Re、Pr下,3种椭圆扁管的管内传热与流阻特性。结果表明,单向螺旋椭圆扁管和变向螺旋椭圆扁管与直椭圆扁管相比有很好的强化传热性能,而变向螺旋椭圆扁管要比单向螺旋椭圆扁管的强化传热性能更好。在管内流体具有高Pr及低Re的条件下,2种螺旋椭圆扁管的强化传热效果显著,可作为很好的强化传热元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  相似文献   
50.
王原明 《山西建筑》2006,32(8):135-136
简述了浇筑混凝土的施工准备工作,从滑动层的增设、配合比的配制、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后浇带的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大体积抗渗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