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712篇 |
免费 | 8674篇 |
国内免费 | 247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837篇 |
综合类 | 7871篇 |
化学工业 | 18844篇 |
金属工艺 | 8552篇 |
机械仪表 | 5141篇 |
建筑科学 | 10687篇 |
矿业工程 | 2690篇 |
能源动力 | 9643篇 |
轻工业 | 4400篇 |
水利工程 | 1633篇 |
石油天然气 | 7828篇 |
武器工业 | 529篇 |
无线电 | 300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621篇 |
冶金工业 | 5879篇 |
原子能技术 | 1469篇 |
自动化技术 | 322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篇 |
2024年 | 1116篇 |
2023年 | 1148篇 |
2022年 | 2121篇 |
2021年 | 2418篇 |
2020年 | 2447篇 |
2019年 | 1902篇 |
2018年 | 1826篇 |
2017年 | 2247篇 |
2016年 | 2613篇 |
2015年 | 2570篇 |
2014年 | 5606篇 |
2013年 | 5037篇 |
2012年 | 6457篇 |
2011年 | 6109篇 |
2010年 | 4881篇 |
2009年 | 5288篇 |
2008年 | 4441篇 |
2007年 | 6537篇 |
2006年 | 6514篇 |
2005年 | 5335篇 |
2004年 | 3994篇 |
2003年 | 3955篇 |
2002年 | 3415篇 |
2001年 | 2803篇 |
2000年 | 2462篇 |
1999年 | 1992篇 |
1998年 | 1580篇 |
1997年 | 1347篇 |
1996年 | 1124篇 |
1995年 | 940篇 |
1994年 | 737篇 |
1993年 | 553篇 |
1992年 | 497篇 |
1991年 | 340篇 |
1990年 | 239篇 |
1989年 | 240篇 |
1988年 | 165篇 |
1987年 | 132篇 |
1986年 | 105篇 |
1985年 | 109篇 |
1984年 | 119篇 |
1983年 | 79篇 |
1982年 | 84篇 |
1981年 | 35篇 |
1980年 | 40篇 |
1979年 | 28篇 |
1978年 | 19篇 |
1959年 | 30篇 |
1951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介绍了如何在STEP7中配置西门子数字输入中断模块,如何进行软件中断处理,对中断标志位识别和常见编程处理给出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82.
文中基于热叠加原理研究了固态功率组件中多个离散分布的集中热源的热耦合效应,并证明强迫对流下应用热叠加原理计算的温度场与整场系统数值模拟的结果相当吻合,用它来进行热耦合效应的分析研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3.
压缩应力下(Tb,Dy)Fe2磁致伸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自制的磁致伸缩测量仪和“jump”效应测量仪研究了在一定压强了多晶(Tb、Dy)Fe2棒的磁致伸缩,发现加压时,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制作的(Tb、Dy)Fe2棒会有磁致伸缩的变化。卸载后经过热处理,磁致伸缩值在不加压时也会维持一个高值。 相似文献
84.
郑跃伟 《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2)
由于水的选择性吸收特性,辐射换热中水份波长匹配一直是一个有分歧的问题。文章通过理论与计算论证了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否定了波长匹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5.
86.
介绍了油温变化对40T支架搬运车液压系统油液黏度、液压介质和橡胶类密封件的影响,分析了液压系统的总发热功率、总散热功率,结合动态热平衡的计算,找出了液压系统总效率与油温变化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其函数关系式。根据这种关系,通过一种工况的油温实测数据取样,计算出相应的效率值,定量地验证了液压系统油温变化引起效率变化的关系,得出了总效率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结论,即温差增大时,总效率降低;温差减小时,总效率增大。通过该结论可以全面掌握系统的工作状态,通过降低油温有效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87.
88.
根据成缆生产线的工艺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S7-300 PLC和现场总线的3150型盘绞成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3150型盘绞成缆机的整体结构,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并给出了盘绞头与放线架的同步控制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控制精度高、人机对话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9.
Liz de Rome Elizabeth A. Taylor Rodney J. Croft Julie Brown Michael Fitzharris 《Ergonomics》2016,59(4):504-513
Motorcycle protective clothing can be uncomfortably hot during summer, and this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at burden. Twelve males participated in four, 90-min trials (cycling 30 W) across three environments (25, 30, 35 °C [all 40% relative humidity]). Clothing was modified between full and minimal injury protection. Both ensembles were tested at 25 °C, with only the more protective ensemble investigated at 30 and 35 °C. At 35 °C, auditory canal temperature rose at 0.02 °C min?1 (SD 0.005), deviating from all other trials (p < 0.05). The thresholds for moderate (>38.5 °C) and profound hyperthermia (>40.0 °C) were predicted to occur within 105 min (SD 20.6) and 180 min (SD 33.0), respectively. Profound hyperthermia might eventuate in ~10 h at 30 °C, but should not occur at 25 °C. These outcomes demonstrate a need to enhance the heat dissipation capabilities of motorcycle clothing designed for summer use in hot climates, but without compromising impact protection.
Practitioner’s Summary:
Motorcycle protective clothing can be uncomfortably hot during summer. This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burden across climatic states. In the heat, moderate (>38.5 °C) and profound hyperthermia (>40.0 °C) were predicted to occur within 105 and 180 min,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0.
We investigate asymptotic behavior of the C0-semigroup T(t) associated with the mono-tubular heat exchanger equation with output feedback by a perturbation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T(t) is bounded if a constraint is satisfied by the parameters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Further, applying the Arendt-Batty-Lyubich-Vu theorem, a criterion is established to judge strong stability of T(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