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4篇
  免费   1013篇
  国内免费   245篇
电工技术   174篇
综合类   601篇
化学工业   2003篇
金属工艺   480篇
机械仪表   65篇
建筑科学   925篇
矿业工程   766篇
能源动力   202篇
轻工业   31篇
水利工程   118篇
石油天然气   72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9篇
冶金工业   3470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618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631篇
  2011年   605篇
  2010年   453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445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含钛高炉渣作为固体废弃物,国内存量巨大,且其中的钛组元难以提取,导致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针对当前含钛高炉渣利用率低、附加值低等问题,基于含钛高炉渣成分特点,通过选择性析晶(CaTiO3优势析出)、碱激发,制备出CaTiO3-多孔地质聚合物的复合材料。试验结果表明,析晶温度1 400 ℃、保温1 h能够促进CaTiO3的优势析出,而剩余氧化物以玻璃相形式存在。制备出的CaTiO3-多孔地质聚合物材料结合了CaTiO3高光催化活性与多孔地质聚合物比表面积大的优点,对亚甲基蓝具有优异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量可达60.4 mg/g。在投加量为50 mg,2 h吸附、3 h光降解条件下,对亚甲基蓝去除率可达94.5%,在治理有机污染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钢渣负载纳米零价铁-羟基磷灰石(S-FH)。分析Fe0-HAP被负载前后的微观形貌,研究了pH、S-FH投加量、反应时间和锰的初始浓度对S-FH吸附锰的影响,并借助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对吸附机理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锰溶液初始浓度5 mg/L、pH=5,S-FH用量0.1 g和反应时间300 min条件下,吸附效果最佳。S-FH对锰的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R2>0.98)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吸附机理为离子交换、表面络合和溶解-沉淀。  相似文献   
73.
以废旧锂电池回收过程产生的铁铝渣为主要原料,页岩为辅料,制备铁铝渣烧结砌块,系统研究了页岩掺量、烧结保温时间和烧结温度对所制备的烧结砌块的体积密度、吸水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优化得到最优的烧结条件为:页岩掺量30%、成型压力25 MPa、升温速率3 ℃/min、烧成温度950 ℃、保温时间1.0 h,烧制的烧结砌块样品体积密度为1.68 g/cm3,吸水率为18.13%,抗压强度达到21.81 MPa。XRD和SEM结果表明,生成的共熔物填充了空隙,提高了致密程度和强度。得到的产品毒性浸出结果符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GB 5085.3—2007)的要求,使用过程无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74.
熔渣法碳化铬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熔渣法碳化铬涂层在各种温度下经20h和200h的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与常用的一些锅炉用钢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碳化铬涂层抗氧化性能比15CrMo、102、T91钢好,可以与TP347钢相媲美。  相似文献   
75.
王亮  程树森  刘朋波  陈艳波 《钢铁》2022,57(1):48-56
 随着高品位铁矿石消耗的加快,资源逐渐趋于贫化,钢铁企业可利用的铁矿石原料逐渐向中低品位原料转变,尤其是高铝铁矿,这类原料的使用无疑会增加高炉渣中Al2O3质量分数,影响高炉现有的操作制度。Al2O3质量分数为15%~17%的高炉渣,由于Al2O3含量高而使高炉渣的冶金性能变差,为了保证高炉渣的冶金性能,必须在其中添加8%左右的MgO。然而,Al2O3含量相似的浦项钢铁的高炉渣,其MgO质量分数仅为4%左右,高炉实现了高效、稳定、顺行。因此,从高炉CaO-SiO2-Al2O3-MgO四元渣系的物理化学机理出发,研究了K2O、Na2O对高炉渣四元渣系CaO-SiO2-Al2O3-MgO中各组元活度的影响;研究了“渣-气”平衡条件下渣中碱金属氧化物和气体中碱金属的关系;计算了K2O、Na2O和MgO对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考虑高炉渣CaO-SiO2-Al2O3-MgO中各组元活度、碱金属在渣-气间的分布和炉渣黏度的情况下,当碱金属氧化物K2O和Na2O存在时,可以适当减小MgO含量,并可以保证高炉渣各组元活度及炉渣黏度基本不变。这不仅有助于减少高炉原料中添加含镁熔剂、提高原料品位、高效排碱、降低碱危害、减少碳排放、延长高炉寿命及降低成本,还能促进钢铁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76.
摘要:在国内某转炉钢厂采用“留渣 双渣”工艺技术进行脱磷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转炉前期脱磷率不断升高,终点脱磷率不断提高。铁水硅含量对前期脱磷率的影响最大。根据铁水成分,在冶炼前期适当降低供氧强度、降低气固氧比、加入适量石灰及烧结矿,均有利于前期脱磷率的提高。在一倒时每吨钢液加入4~8kg石灰,不影响出钢温度,可提高一倒-终点阶段脱磷率,同时可提高终点脱磷率。从终点的控制效果可知,终点炉渣碱度应保持不小于3.0,炉渣中FeO质量分数在16%~20%,并适当降低终点出钢温度在1610~1630℃,有利于终点脱磷率的提高。通过加强熔池搅拌,促进钢渣反应趋于平衡,有利于终点磷分配比提高,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终点脱磷率。  相似文献   
77.
高拉速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渣界面行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娜  朱苗勇 《金属学报》2007,43(8):834-838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拉速下拉速、水口出口角度、浸入深度、铸坯宽度和保护渣黏度对钢/渣界面行为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水模型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在一定拉速下,增加水口浸入深度和向下的张角能有效抑制钢/渣界面波动;熔渣黏度对钢/渣界面形状几乎没有影响,而界面速度随熔渣黏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78.
镁渣膨胀性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镁渣形成过程、组成、粉化、颗粒分析和安定性试验,研究了镁渣产生体积膨胀性和膨胀滞后性的机理,提出了减轻或消除其膨胀性和膨胀滞后性危害的方法和措施,为镁渣在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79.
磷渣对硅酸盐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研究了磷渣对硅酸盐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以及几种常用外加剂硫酸钠、烧石膏和烧明矾石对磷渣水泥凝结时间的改善,并研究了一种以硫铝酸钙为主要矿物组成的合成外加剂的作用。结果表明磷渣的掺量与比表面积对磷渣硅酸盐水泥的缓凝作用非常大,硫酸钠和合成外加剂对磷渣的缓凝的改善效果最佳,烧石膏与烧明矾石的作用不显著。通过对磷渣的缓凝机理的研究,指出了磷渣中的PO43-溶出对水泥的缓凝作用。  相似文献   
80.
三乙醇胺系矿渣复合助磨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瑞海  余淑华 《水泥》2006,(12):21-24
采用了数种三乙醇胺系复合助磨剂,在相同的粉磨条件下与矿渣共磨,每隔0.5h测定其比表面积并与空白样品对比;然后对所得矿粉用图像分析仪和扫描电镜进行了形貌分析;同时研究了三乙醇胺系复合助磨剂对矿渣-水泥体系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等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乙醇胺系复合助磨剂对矿渣的助磨效果好于单一助磨剂,且对矿渣-水泥体系各项性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