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3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442篇
电工技术   176篇
技术理论   20篇
综合类   1239篇
化学工业   134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63篇
建筑科学   1321篇
矿业工程   158篇
能源动力   83篇
轻工业   183篇
水利工程   238篇
石油天然气   27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4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18篇
冶金工业   3178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2428篇
  2025年   47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354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605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529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1篇
  1966年   27篇
  1965年   29篇
  1964年   59篇
  1963年   46篇
  1962年   18篇
  1961年   43篇
  1960年   22篇
  1959年   31篇
  1958年   23篇
  1957年   35篇
  1956年   24篇
  1955年   46篇
  1954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社交网络和微博的网络特征除具有传统无标度网络的典型特征外,还存在其他不容忽视的特征,现有模型均不能对此进行准确描述。在比较分析网络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混合模型对类社交网络的形成和演化特征进行描述,并建立了基于该模型的平均场方程,方程的解显示出该模型的度分布服从偏移和拉伸后的幂律。仿真结果表明,作者提出的模型模型能描述出社交网络的综合特征。对包括本文模型在内的几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并对各种模型间出现特征差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2.
社交网络新增恶意用户检测作为一项分类任务,一直面临着数据样本不足、恶意用户标注稀少的问题。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能够精确地检测出恶意用户,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差异化图卷积网络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社交网络中的用户特征和社交关系构建社交网络图。构建社交网络图后,计算节点与邻居的相似度,并对邻居进行优先级排序,利用优先级顺序采样关键邻居。关键邻居的特征通过自适应权重的加权平均方式聚合到节点自身,以此更新节点特征。特征更新后的节点通过特征降维和归一化计算得到恶意值,利用恶意值判断用户的恶意性。实验表明该方法和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恶意用户查全率和整体查准率,并且能够快速地完成对新增用户的检测,证明了自适应差异化图卷积网络能够有效捕捉到少量样本的关键特征。  相似文献   
93.
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器实现地层方位电阻率测量和地层层界面检测的关键在于测井仪线圈系结构的设计,且测井仪器的检测性能主要受电磁波信号发射频率、线圈源距、线圈间距、线圈倾角以及所测地层电阻率的影响。针对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器的不同检测要求,确定测井仪器的检测方式。根据线圈系结构在不同检测方式的条件下所满足的约束条件,采用仿真实验的手段设计随钻方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的线圈系结构,为实际工程应用中线圈系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基于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的数据挖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育彬  李宁  张瑶 《软件学报》2008,19(8):1980-1994
把社会等复杂系统看作网络的思想由来已久.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能够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精确的量化表征和分析。从而揭示其结构,对一系列当代社会的现象进行更加深入而具体的解释.结合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理论与方法,引入相关的地理信息,对包含1980-2002年间世界范围内1417例恐怖袭击事件的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以这些恐怖袭击事件各要素节点之间关系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对恐怖组织之间的活动模式和发展特点等内在规律进行挖掘与解释,得出有意义的结果.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推广应用于蛋白质结构分析、生物基因分析以及各类社会问题的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95.
新能源制氢系统是提升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消纳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外关于电解槽能量管理的相关研究以单电解槽为主。单电解槽能量管理未考虑电解槽非线性的工作特性,难以兼顾多个电解槽制氢效率,影响系统经济性。论文针对含有多电解槽新能源制氢系统的能量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新能源消纳率、经济收益、制氢率为目标,考虑单个电解槽运行特性及生产约束等条件,建立包含风电、光伏、蓄电池、电解槽多个模块的能量管理优化模型,并采用SPEA2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仿真研究表明,所提能量管理策略能够实现新能源发电的100%消纳,单位制氢效益可提升5.15%。因此,多电解槽制氢系统进行有效的能量管理有助于提高制氢效率,有效克服单电解槽运行及能量管理的不足。  相似文献   
96.
以基础设施 PPP 项目为对象,借助网络模型,对其进行脆弱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设施 PPP 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其脆弱性往往由脆弱性影响因素诱发。将影响因素作为网络中的节点,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及强度作为边和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无向加权网络。通过对网络模型参数的计算,可以按照重要程度对脆弱性影响因素进行排序,从而为基础设施 PPP 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7.
针对基于位置社交网络中的兴趣点推荐存在用户签到数据稀疏、评论文本信息利用不充分、推荐准确度不高等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评论文本兴趣点推荐模型(RT-CNN). 首先采用高斯函数利用邻近地理位置加权方法填补矩阵分解模型中缺少的位置信息, 预测用户对未签到位置的潜在兴趣. 然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处理评论文本信息挖掘潜在特征, 深度提取用户情感倾向, 使用Softmax逻辑回归函数获得评论文本与用户和位置兴趣点潜在特征相关的概率, 通过对目标函数的求解提取用户和位置潜在特征向量. 最后融合签到行为、地理位置影响、用户情感倾向、用户潜在特征和位置兴趣点潜在特征进行兴趣点推荐. 在公开的Foursquare网站纽约(NYC)和洛杉矶(LA)两个真实签到数据集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RT-CNN模型相比其他先进的兴趣点推荐模型提高了精确率和召回率, 具有更好的推荐性能.  相似文献   
98.
针对标准蜣螂优化算法(DBO)存在的全局探索能力欠缺、收敛精度低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等不足,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策略的改进蜣螂优化算法(MSDBO).首先,引入社会学习策略引导推球蜣螂进行位置更新,提高了算法全局探索能力,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其次,提出一种方向跟随策略,建立起小偷蜣螂与推球蜣螂个体间的交互,提高了寻优精度;最后,引入环境感知概率,引导小偷蜣螂合理采用方向跟随策略,兼顾了性能与时间消耗.在 12 个基准测试函数上进行求解分析,并与其他优化算法进行对比,证明了MSDBO的寻优性能明显优于对比算法,在压力容器设计优化问题上的结果验证了MSDBO求解实际工程约束优化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毛文山  赵红莉  蒋云钟  段浩  郝震 《水利学报》2019,50(11):1400-1416
近年来,水生态环境问题已愈发引起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1992—2017年CNKI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中收录的水生态环境相关文献作为样本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中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的信息分析方法,基于知识图谱的结构性和时间性指标,以CiteSpace、SPSS信息分析软件为支撑工具,对数据进行主题词共词矩阵分析、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和名词短语突变检测分析,绘制了展现国内水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知识结构、知识演化的各类知识图谱。研究表明:①本文构建的\"文献时序分析学科分析(宏观)→主题词共词矩阵分析(微观、直观)→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复杂、整体)典型聚类分析(局部)→名词短语突变检测分析(特殊)\"行业文献数据分析方法是合理有效的;②国内水生态环境研究进展符合\"Shneider四阶段理论\",研究主题演进路径明确,以\"水环境保护研究→生态需水研究→面向生态环境的应用研究\"为主,研究热点具有丰富的进程特征,各时段前沿研究脉络清晰,体现为:\"流域生态水文规律研究→水生态环境管理技术研究→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恢复研究\";③通过主题词共词矩阵分析识别中文文献研究主题,弥补了中文文献数据因参考文献缺失无法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进行主题识别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0.
为提高人机混杂环境中移动机器人自主巡检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理论的避障方法。通过分析人类的社会行为规则,结合机器人的运动特性,建立移动机器人系统的数学模型,将人机距离、人的行为模式和人与机器人间的相对速度参数进行模糊化处理,得出基于模糊推理方法的机器人速度变化决策,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实现模糊逻辑控制,并通过穿越和相遇2 种运动行为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具有抗干扰性和良好的避障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