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02篇 |
免费 | 2277篇 |
国内免费 | 25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09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600篇 |
化学工业 | 1496篇 |
金属工艺 | 276篇 |
机械仪表 | 168篇 |
建筑科学 | 9214篇 |
矿业工程 | 1117篇 |
能源动力 | 355篇 |
轻工业 | 682篇 |
水利工程 | 3090篇 |
石油天然气 | 677篇 |
武器工业 | 15篇 |
无线电 | 11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61篇 |
冶金工业 | 531篇 |
原子能技术 | 138篇 |
自动化技术 | 5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9篇 |
2023年 | 228篇 |
2022年 | 467篇 |
2021年 | 619篇 |
2020年 | 639篇 |
2019年 | 583篇 |
2018年 | 544篇 |
2017年 | 638篇 |
2016年 | 684篇 |
2015年 | 688篇 |
2014年 | 1220篇 |
2013年 | 960篇 |
2012年 | 1307篇 |
2011年 | 1388篇 |
2010年 | 1118篇 |
2009年 | 1144篇 |
2008年 | 1022篇 |
2007年 | 1334篇 |
2006年 | 1187篇 |
2005年 | 1181篇 |
2004年 | 969篇 |
2003年 | 753篇 |
2002年 | 573篇 |
2001年 | 453篇 |
2000年 | 390篇 |
1999年 | 341篇 |
1998年 | 287篇 |
1997年 | 216篇 |
1996年 | 189篇 |
1995年 | 158篇 |
1994年 | 127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68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36篇 |
1977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基坑土层局部加固对减小支护结构位移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坑底土层局部加固对支护结构位移的影响效果和规律,结合工程实例,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研究.理论和实例分析表明,坑底土层局部加固是减小支护结构位移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用物元分析法判别膨胀土胀缩等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膨胀土胀缩等级、判别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根据膨胀土分级标准建立关联函数,提出用物元分析判别膨胀土胀缩等级的新方法。结合实例与灰色聚类法和模糊评价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4.
该文结合福建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两栋厂房的地基处理施工实例,阐述了深层搅拌法在复杂软土地区用于地基处理的可行性。开拓了深层搅拌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5.
86.
城市土壤热扩散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城市边界层能量特征,于2004年7~8月分别在合肥、南京两地采集土壤温度数据,并分析获得两地的土壤热扩散率vg.由于数据采集存在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分析数据:采用振幅变化法分析合肥地区水银地温温度计及计算机系统采集的数据,得到其深度15 cm以上土壤层的土壤热扩散率vg值为1.665×10-7~4.687×10-7 m2/s,vg值随深度加深而增加;利用热传导方程设计的差分格式分析合肥(铂电阻地温温度计-计算机采集系统采集数据)、南京浦口两地数据,结果表明合肥土壤深度10 cm处的vg值为2×10-7 m2/s,南京土壤深度5~20 cm之间的vg值为2.1×10-7~6.5×10-7 m2/s,其vg值随深度变化而变化,趋势与合肥一致.最后比较了合肥、南京两地土壤热扩散率vg值的差异,对同一土壤深度,南京地区的土壤热扩散率vg值略大于合肥地区. 相似文献
87.
Shijie Wang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36(13):974-980
A commercial microbial agent (Devoroil)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bio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four petroleum contaminated soils/sediment collected all around China. After 40 days of biodegradation, the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s removal rates were 41.8%, 95.7%, 84.5% and 93.5%. The soil achieved the lowest biodegradation efficiency was chosen to conduct another bioremediation experiment to study the degradation dynamics of petroleum and the microbial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iodegradation dynamics correspond to a negative index relation. The analysis of PCR-DGGE exhibited that Thioalkalivibrio sp., Nocardia sp. and Mycobacterium sp. were probably the dominant functional microbes in the contaminated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88.
89.
90.
下第三系沙四段是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深层主要产油层,目前关于沙四段原油的油源和成藏期问题还存在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研究区储层流体包裹体分析,结合沙四段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的生、排烃资料及构造演化资料,讨论了沙四段油藏的形成历史。研究表明,渤南洼陷沙四段曾发生过2期油气充注:第一期始于沙二段沉积末期,主要时期为沙一段沉积后期到东营组沉积中期,由于构造抬升,至东营组沉积末期(28.8 Ma)可能存在间断;第二期油气聚集从馆陶组沉积初期到明化镇组沉积早期,主要在馆陶组沉积期。油气成藏时期与沙四段和沙三段烃源岩的主要生、排烃期是相一致的。由此推测,沙三段与沙四段油源的相对贡献主要取决于烃源岩与油源断层及圈闭的空间配置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