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187篇
电工技术   1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24篇
化学工业   45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242篇
矿业工程   265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44篇
石油天然气   783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87篇
冶金工业   387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1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1年   3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艾-桑区带内各种类型的圈闭较发育,主要的圈闭类型有断背斜、断块潜山、盐底辟背斜、低幅度挤压背斜和非构造圈闭,其中与盐体有关的圈闭占有重要的地位。海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构造运动在区带内形成了一系列圈闭,其中,在奥陶系、石炭系及三叠系的圈闭中已获重大油气突破。   相似文献   
102.
刘健  姚坤  江凡 《复杂油气藏》2010,3(3):27-30
周口坳陷东部及邻区自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研究表明,晚三叠世末区内卷入了前陆变形,主要表现为一系列逆冲推覆构造及其伴生的宽缓褶皱。随着郯庐断裂带及其旁侧断裂系的大规模左行平移,早白垩世区内出现了走滑盆地,到早第三纪,区内由于广泛伸展活动而形成了大规模的断陷盆地,这些断陷盆地在晚第三纪初发生的喜山运动中,受压抬升、消亡。  相似文献   
103.
根据野外典型构造变形观测和主干地震测线解释与分析,将柴北缘构造演化划分为早-中侏罗世的断坳盆地、晚侏罗世-自垩纪的坳陷盆地、自垩纪末期的反转挤压抬升剥蚀、古近纪坳陷盆地和新近纪挤压坳陷盆地5个阶段。柴北缘侏罗系主要是在造山期后的伸展作用及自身的沉积载荷下沉积的,其构造的复杂性主要是后期构造旋回叠加和改造的结果。受构造活动的控制,柴北缘侏罗系沉积中心具有由南西向北东迁移且沉积范围不断萎缩的特点。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显示,表观年龄(85±12)~(78±9)Ma、(34±9)Ma和2.9~1.1Ma,分别与燕山末期、喜马拉雅中、晚期挤压抬升构造活动相对应,为盆地构造演化分析提供了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04.
叠合盆地概念辨析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中国大陆地处西伯利亚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转换构造域,在地质历史上依次受古亚洲洋、特提斯一古太平洋与印度洋一太平洋三大动力体系的控制,其主体由包容在几个巨型造山带之间的华北、扬子、华南、塔里木等小陆块及众多的微陆块拼合而成。发育在这些陆块之上及其边缘的沉积盆地多为叠合盆地,即由同一阶段的原型盆地发生复合、不同阶段的原型盆地相叠加的盆地类型,经历了多个阶段运动体制(包括构造体制与热体制)的变革。新元古代Rodinia古陆解体至三叠纪Pangaea泛大陆形成过程以及侏罗纪以来Pangaea大陆裂解与聚敛过程构成全球的两个构造巨旋回,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以三叠纪为界的不同叠合盆地类型。在每一巨旋回内部还发育次一级的开一合旋回,多个伸展体制与挤压体制或走滑体制的相互转换期成为盆地的多个关键构造变革时期,从而导致原型盆地多次叠合。多旋回叠合盆地是我国沉积盆地的主要特色,具有独特的油气聚集与分布规律。图1参54  相似文献   
105.
迈陈凹陷东部构造演化及其对构造样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震、钻井、测井资料,将迈陈凹陷新生界自下而上划分为长流组一流沙港组、涠洲组和新近系—第四系3个构造层,分别对应凹陷的陆相断陷、断拗过渡和海相拗陷3个构造演化阶段.这3个演化阶段之间的转变导致了凹陷构造格局的2次转变:始新世末期盆地构造格局由北东向转为近东西向;古近纪末期盆地整体抬升剥蚀,由断陷转变为区域拗陷.下部构造层区域应力以纯拉张为主,主要发育伸展构造样式;中部构造层区域应力场以拉张-走滑为主,主要发育伸展-走滑构造样式;上部构造层断裂发育较少或不发育.  相似文献   
106.
长昌—鹤山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断裂幕式活动、构造沉降阶段性演化以及古构造格架变化等信息的综合分析,揭示了长昌—鹤山凹陷古近纪构造具有分期异向多幕式裂陷特征,且在不同构造幕,地层沉积受断裂控制作用不同,形成的沉积体系空间展布和配置关系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早期裂陷幕,沉积地层完全受断层控制,断陷活动强烈,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物源;晚期裂陷幕,断陷活动大大减弱,主要发育近源辫状河三角洲,且该时期圈闭较发育;断拗转换幕,沉积地层分层发育,早期地层完全受断层控制,主要发育浅海三角洲,晚期沉积部分受断层控制,开始接受海相沉积,陆架边缘三角洲伴随陆架不断向海迁移,陆坡的坡度逐渐变陡,开始发育重力流深水扇。  相似文献   
107.
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构造特征及勘探领域   总被引:68,自引:5,他引:68  
利用新的三维地震资料,综合运用等时地层格架及构造解析方法,分析了塔中Ⅰ号构造带复杂的构造特征及油气富集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塔中Ⅰ号构造带是早奥陶世末至晚奥陶世早期形成的大型逆冲断裂带,在上奥陶统沉积前遭受长期侵蚀而形成复杂的断裂坡折带.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沿高陡断裂坡折带发育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形成碳酸盐岩沉积坡折带.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在横向上具有分段性,其间通过构造变换带的调节作用分为结构与形成演化各具特征的5段,各段油气富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塔中44井区礁滩复合体发育,是实现碳酸盐岩高产、稳产勘探的首选领域;塔中45井区构造作用与岩溶作用强烈,是寻找大规模缝洞系统的有利领域.这2个区带是在塔中Ⅰ号断裂坡折带寻找大油气田的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108.
南沙海域新生代构造运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南沙海域丰富的地球物理资料和调查结果 ,对南沙海域各盆地区域不整合面及与之对应的构造运动的特征进行了探讨 ,认为自中生代末期以来本区发生过 4次重要的构造运动 :礼乐运动、西卫运动、南海运动和南沙运动 ,它们对南沙海域盆地的形成、沉积和构造演化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礼乐运动和西卫运动主要表现为拉张性质 ,礼乐运动造成盆地初始裂离、断陷 ,西卫运动使盆地断陷、断拗加剧 ;南海运动使盆地由断拗逐渐转化为拗陷 ;南沙运动主要表现为挤压性质 ,该时期所形成的构造圈闭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9.
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理论认识是以"洼槽区岩性地层油气藏、深盆湖相页岩油、向斜区煤层气"三个成藏模式为基础,融合前人有关负向构造油气成藏研究理论成果,形成的负向构造区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的系统知识体系,其核心观点是:①"从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油气藏横向有序成环形成分布圈,纵向依次成链形成放射状富集链";②负向构造区由于构...  相似文献   
110.
利用三维地震、钻井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对泰国呵叻盆地H区块二叠系-三叠系构造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H区块主要经历了印支Ⅰ期强烈拉张裂陷、印支Ⅱ期回返拉张以及喜山期热沉降三个发育期;区块内存在四个明显的不整合面,目的层主要包括三叠系与二叠系、中三叠统与下三叠统不整合。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石炭系、二叠系以及中下三叠统三个构造层。构造单元分为南部斜坡、北部断裂两个构造带,区内断裂发育,主要为张性断裂,走向主要有北西向、北西西向和北东向三组;构造样式以基底卷入型为主,在剖面上存在"倒梳状"、"Y"字型、反"Y"字型以及"X"型等多种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