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1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187篇
电工技术   1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24篇
化学工业   45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243篇
矿业工程   265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44篇
石油天然气   810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88篇
冶金工业   392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1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1年   3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前陆盆地前缘隆起是一重要油气聚集带,其特殊的构造部位及复杂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决定了在该部位有多种圈闭形成和分布。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盆地由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发育而成的成油体系中的前缘隆起——沙雅隆起区经历了海西期挤压形成雏形、印支—燕山早期挤压定型、燕山晚期—喜马拉雅中期拱张、喜马拉雅晚期挤压拗陷等构造活动阶段,圈闭形成与构造活动相关,成藏与烃源岩演化、幕式构造运动有关,因此各圈闭带的含油气性与圈闭形成期和油气运聚期的匹配有很大关系,由此划分出沙雅前缘隆起区的3级有利构造带。  相似文献   
22.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岩心和测井数据,将辽东地区新生界自下而上划分为孔店组-沙河街组、东营组和馆陶组、新近系-第四系三套构造层。构造层的发育分别对应于盆地演化的强烈伸展断陷期、强走滑断坳转换期和热沉降坳陷期三个阶段。对应于各阶段构造的差异活动,各构造层断裂的发育特征存在差异。下部构造层以发育NNE向正断层为主,断裂组合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中部构造层以NNE向走滑断裂为主,断裂组合以走滑构造样式为主;上部构造层多为NE向次级断裂,断裂发育组合以弱走滑构造样式为主。  相似文献   
23.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最新地震、地质资料和勘探成果,通过构造演化史分析和古构造恢复等手段,重点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1段古构造特征,并分析了古构造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通过地层对比分析,明确了二叠系山1段的沉积-构造-沉降特征。构造演化史和成藏期次揭示,西南部上古生界构造-成藏关键变革期为侏罗纪末期和早白垩世末期。通过对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山1段古构造的恢复,认为三叠纪末期、侏罗纪末期和早白垩世末期上古生界山1段古构造具有继承性和迁移性。其中古隆起和古斜坡在侏罗纪末期发育广泛,西倾斜坡范围呈逐渐收窄趋势,天环坳陷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期。在构造变形与成藏期次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侏罗纪末期山1古构造可能是控制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气藏分布的关键因素。研究区上古生界天然气缺乏长距离运移的条件,早白垩世末期的油气充注围绕着侏罗纪末期山1段的古构造进行,表现为近源或源内成藏。  相似文献   
24.
陆丰13东洼是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在精细解释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对陆丰13东洼的洼陷结构和构造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对洼陷的构造演化进行了恢复与研究,探讨了构造演化对圈闭形成与成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陆丰13东洼新生代构造演化可划分为早—中始新世断陷、晚始新世断坳转换、渐新世—第四纪区域热沉降坳陷等3个阶段,其中断陷阶段具有完整的断陷旋回,根据断陷活动的强弱可进一步划分为断陷初始期、断陷高峰期、断陷萎缩期,断陷初始期和断陷萎缩期储层较为发育,断陷高峰期烃源岩较为发育。(2)在多期次构造活动的影响下,陆丰13东洼新生代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圈闭,包括披覆背斜圈闭、断背斜圈闭、断块圈闭、断鼻圈闭、构造-地层圈闭(削截、超覆)、构造-岩性圈闭。众多的圈闭类型表明研究区油气勘探潜力巨大,特别是断陷阶段与断坳转换阶段沉积的文昌组和恩平组均发育大量各类型圈闭,且邻近优质烃源岩,成藏条件优越,是陆丰13东洼油气勘探的重点层系;平面上,南部缓坡带发育圈闭类型及数量最多,其次是中央隆起带与低凸起,均是研究区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带。  相似文献   
25.
现有的频谱感知算法主要在时间、频率以及地理空间维度进行检测,对角度维的利用尚不成熟。将多天线技术中的到达角(AOA, angle of arrival)估计算法应用到频谱感知领域,提出了2种基于空间谱的盲频谱感知算法,分别为最大—最小延迟相加谱值比检测和平均—最小延迟相加谱值比检测。利用空域匹配滤波的优势,新算法在低信噪比下得到了较高的检测概率,同时为角度维的频谱接入提供了AOA信息,从而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此外,运用随机矩阵理论,推导了检测阈值和检测概率的理论值。仿真结果表明,在Nakagami-m信道下,提出的算法具有比现有盲感知算法更优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26.
前人认为二连盆地是在海西期“宽对接、软碰撞”褶皱基底上发育的中、新生代盆地,其基底年代为海西期;针对蒙南地区的归属问题研究较少,对于该区是否属于二连盆地并不明确,仅认为蒙南地区(温都尔庙隆起)是二连盆地南部的隆起造山带,并未从基底特征、构造演化等方面分析蒙南地区与盆地的关系。为此,基于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运用重磁电特征对比、层序地层旋回对比等方法分析了二连盆地基底特征、基底演化过程、构造演化差异性,得到以下认识: ①二连盆地基底演化经历加里东期洋盆发育(阶段Ⅰ)、海西期蒙南地区隆起(阶段Ⅱ)、海西期古亚洲洋兴—蒙海槽开始发育至最终闭合(阶段Ⅲ)、印支早期盆地统一基底形成(阶段Ⅳ)、晚印支—燕山期统一盆地发育阶段(阶段Ⅴ)、喜山期的开阔内陆盆地(阶段Ⅵ)等6个阶段,其中关键阶段为Ⅱ、Ⅴ及Ⅵ。②二连盆地基底具有过渡特征,盆地北部、中部和南部基底分别发育于早海西期、晚海西—印支期以及加里东期三个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③二连盆地基底演化以联合基底和统一盆地形成过程为特征,蒙南地区经历了泥盆纪—二叠纪(海西期)、新生代以来(喜山期)两期隆起;晚三叠世—白垩纪(晚印支—燕山期)在统一基底隆起上形成统一盆地。④蒙南地区和二连盆地的基底特征和盆地演化过程具有相似性,说明在地史期间蒙南地区应属于二连盆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7.
古地貌形态控制着沉积相类型和展布,从而控制油气藏的生储盖组合,因此,古地貌的准确恢复对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法、双界面法、回剥和填平补齐法、构造沉积模拟法和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推算法对古地貌恢复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小区域内可利用双界面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对于构造运动强烈地区,应采用构造沉积模拟法,而针对一些微幅构造地区,沉积期微幅度古地貌推算法能较为准确地恢复古地貌。  相似文献   
28.
中国中西部地区大型盆地都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这些大大小小的构造事件对盆地的形成演化起到了不同的控制作用。晚古生代以来,中西部地区大型盆地的发展可分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北聚南离"过渡构造体制和中生代以来的陆内变格体制,盆地关键变革期总体受控于这2种构造体制,随所处构造位置不同,在变革期次以及变形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总体存在2个关键期:一是海西晚期-印支早期,主要导致盆地完成海陆转变;二是燕山期-喜马拉雅期,这是中西部地区构造活动最为强烈的时期,也是主要构造主形成期,同时也大多对应着碎屑岩层系的主要成藏期和改造期,其变形特征主要表现为断裂-褶皱改造和差异抬升掀斜作用。  相似文献   
29.
以C1对称C20富勒烯分子为模型,在Gussion03上做了结构优化、频率计算以及自然键轨道理论(NBO)计算,并在同样的方法和基组下分别对C20分子得失一个电子的情况做了计算,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C1对称C20富勒烯分子不稳定,易于得失电子而以离子形式存在.C20,C+20,C-20三者的能量关系为:EC2...  相似文献   
30.
电动汽车新技术是电气工程专业一门新开课程,该门课程与当前市场发展联系紧密,知识更新快,科技水平高,行业术语多,包含多门电气工程专业课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气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电气工程专业的实际培养需求出发,研究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从兴趣引导、课程思政、双语教学、自主学习四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相关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