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3篇 |
化学工业 | 10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能源动力 | 16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原子能技术 | 58篇 |
自动化技术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本文成功地训练了3种用于预测临界热流密度(CHF)的人工神经网络,其输入参数分别是系统压力、质量流速、平衡含汽量;其输出参数是CHF.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分析了压力、流量、热平衡含汽量和进口过冷度对CHF的影响,且成功地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CHF的预测中,预测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很好.分析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训练的3种类型中,类型Ⅱ的预测精度最高,可达±10%. 相似文献
73.
74.
75.
介绍了在常压下,竖直环形通道内水强迫循环流动的临界热流密度实验。先后做了两种不同管长的单管CHF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拟合了适用于本实验参数范围的CHF关系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给出了这两种不同管长单管CHF的结果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6.
77.
78.
堆内熔融物滞留(IVR)策略得以实施的关键在于压力容器下封头外部冷却(ERVC)能力,即压力容器下封头外部临界热通量(CHF)高于下封头壁面对应的热通量。通过结合Helmholtz不稳定性与液膜蒸发,提出了池沸腾下朝向曲面加热面临界热通量的分析模型。由于表面张力作用,内部嵌有汽柱的薄液膜附着在下封头壁面外,Helmholtz 不稳定性作用于薄液膜与汽柱的交界面;随着加热表面热通量的增大,汽柱与液膜之间相对速度达到一定时,在Helmholtz 不稳定性的作用下,汽液交界面产生畸变,并形成汽膜,阻碍主流液到达加热表面;当加热热通量接近CHF时,液膜逐渐蒸发直至CHF触发。通过该模型计算得到了不同过冷度下,CHF随加热曲面方位角的变化,计算结果与现有的大量实验数据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79.
为评价氧化铝纳米流体相对于纯水工质对球形下封头熔融物滞留(IVR)能力边际的拓展程度,采用基于气泡力平衡的氧化铝纳米流体临界热流密度(CHF)机理模型和壁面热通量拆分CHF模型计算球形下封头外表面纳米流体CHF。利用熔融物堆内滞留分析软件CISER开展衰变热分布抽样计算,得到下封头壁面CHF随倾角变化的随机分布,并将其与纳米流体CHF模型的理论值相比,以CHF比值小于1作为IVR成功准则,研判纳米流体对IVR能力边际拓展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若不对下封头内外传热构成采取任何优化措施,仅采用纳米流体替代纯水工质,压水堆核电厂的IVR能力边际能够拓展至1300 MW额定电功率水平。 相似文献
80.
采用R134a作为流体工质,对单棒垂直方形通道临界热流密度(CHF)进行了实验研究。流道横截面为19 mm×19 mm的方形通道,内置外径为9.5 mm的单根加热棒,用来模拟压水堆中典型栅元通道。实验工况通过流体模化方法覆盖了压水堆典型运行工况。实验结果表明,R134a在方形通道内的CHF参数趋势与圆管中水的CHF参数趋势相同,R134a可以替代水作为模化工质;通过对圆管Bowring关系式和Katto &; Ohno关系式进行冷壁因子修正,可用于预测带有冷壁的方形通道的CHF;Katto的流体模化方法适用于带有冷壁的方形通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