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88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15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50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151篇
石油天然气   614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56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亚湾核电站全厂断电诱发的严重事故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大亚湾核电站严重事故计算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全厂断电诱发的典型的严重事故序列及缓解对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厂断电事故发生后,大约1~2h堆芯上部会裸露,压力容器在5~7h后失效。在约100h安全壳超压失效,而堆坑地基在事故后8.7d会被熔蚀5.5m。结果还表明,堆坑注水措施可以防止堆坑地基熔穿并且减少事故中由于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反应产生的氢气。  相似文献   
32.
大亚湾核电站2号机组曾多次发生汽轮机电液控制阀门模块内部直流调压块烧损事件,本文对该模块烧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汽轮机电液控制阀门直流调压块烧损的主要原因是:内部三极管质量有缺陷、阀门模块的结构过于紧凑,以及其控制机柜通风散热不良导致三极管长期在过热的情况下运行。针对故障原因采取了有效的纠正行动。  相似文献   
33.
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水下地形测量为例,简要介绍了水下地形测量主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以及影响测量精度的两大关键技术:测深和定位同步以及坐标转换,并结合实际的测量数据,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保证测深和定位同步以及坐标转换精度来保证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34.
GIS在海湾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改善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大连湾为例采用ARCVIEW和ARC/INFO为GIS软件平台建立了海湾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信息系统。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对海湾陆域社会经济信息管理、沿岸各类工业及生活污染物排放情况管理和分析、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和海域水质、底质状况评价模型的建立;实现了海洋环境评价工作的可视化,将海湾水动力模型、污染物飘移扩散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集成,并将其结果同化到地理信息系统中来,以便与其他信息进行有机地复合,从而分析污染扩散对海洋资源的影响;同时还实现了海湾水动力过程的动画模拟。该系统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35.
储层非均质性强、主控因素不明是制约杨税务奥陶系内幕深潜山勘探的重要因素.以岩心、薄片及XRD观察为基础,综合扫描电镜、物性、成像测井、锶同位素资料,分析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奥陶系潜山从下而上发育3套似层状储层及1套局部分布的储层.Ⅰ号储层分布在亮甲山组—马家沟组一段,Ⅱ号储层分布在马家沟组二段上部—马家沟...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渤海油田针对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太古宇变质岩潜山开展了勘探实践,成功发现渤中19-6大型整装凝析气田。目前,对于该气田优质裂缝型储集体发育控制因素认识不清,阻碍了下一步勘探进展。综合利用钻井岩芯、岩石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渤中19-6变质岩潜山裂缝型储层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中19-6构造带深层潜山储层是由太古宇变质花岗岩潜山为主体组成的立体网状裂缝型储集系统,上部形成风化裂缝带、内幕形成网状裂缝带的双层储层结构。上部风化裂缝带具有孔隙型和裂缝型的双重特性,下部内幕裂缝带以裂缝型储层为主。潜山风化裂缝带和内幕裂缝带储层的形成与分布均受控于3期构造活动的叠加作用,印支期以来是潜山裂缝的主要发育时期。由此建立了研究区太古宇潜山变质岩“优势岩性—多期裂缝”的成储模式。  相似文献   
37.
利用遥感技术来观察伶仃洋,可以在是获得大面积的地表或地表浅层信息,其时间上的同步或准同步性克服了以前由直接观测点或线推证到面的局限性,为伶仃洋和珠江三角洲东四口门规划作局部工程治理监测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通过遥感技术获得的技术图片和数据,分析伶仃洋两槽三滩动力一地形结构,复杂的径流、潮流、沿流动力机制及其泥沙主要来源,提出东西部动力区具有相对分界线的新观点,并论证大喇叭和小喇叭规划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8.
SMS模型在杭州湾潮流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实测资料(潮位、流速、潮量)的验证,确定本次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它能为整个钱塘江河口综合规划方案的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形成与勘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渤海湾盆地是一个新生代裂谷盆地,其演化具有早第三纪断陷,晚第三幼坳陷的特点,烃源层位于下第三系,上第三系为河流相沉积,受盖层控制,上第三系油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黄骅,渤中和济阳坳陷),多数上第三系油藏位于凸起上和凹陷内大断层下降盘逆牵引构造中,大量勘探实践表明,小规模的低凸起比大规模的高凸起更有利于油气富集,凹陷内聚烃条件差,则利于凸起上聚集油气,断层的运移条件决定了上第三系逆牵引构造油气富集程度,与主断层相交的次数断层晚期活动强,断层密度大且断至层位深,有利于油气运移至上第三系富集成藏,地层与断层的组合关系控制了油气富集部位,海域内的低凸起及富生烃凹陷边缘大断层下降盘的逆牵引构造是上第三系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0.
油气的运移、聚集与地下水动力场密切相关。从古水动力场演化角度分析东濮凹陷南部油气运聚机理,流体流动与断裂开启性之间的匹配关系,并利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结合研究区热演化史和生烃史特征分析了油气藏形成时间,恢复其油气充注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可划分为3个水动力单元:东、西次凹带发育泥岩压实水离心流;兰聊断裂带发育大气水下渗向心流;中央隆起带位于东西两侧离心流汇合越流泄水区,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区域。东营组沉积期是石油最主要的运移、聚集期,该阶段油气主要聚集在中央隆起带断层下盘的底部;东营运动抬升剥蚀期是石油的主要调整运移期。早期形成的深层油气藏向构造高部位的顶部运移调整,重新聚集形成浅层次生油藏;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期为天然气主成藏期,断层封闭性增强,天然气聚集在构造翼部的深部地层,形成“上油下气、顶油边气”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