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928篇 |
免费 | 3685篇 |
国内免费 | 158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209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2291篇 |
化学工业 | 1442篇 |
金属工艺 | 754篇 |
机械仪表 | 2656篇 |
建筑科学 | 4041篇 |
矿业工程 | 2763篇 |
能源动力 | 925篇 |
轻工业 | 803篇 |
水利工程 | 3131篇 |
石油天然气 | 911篇 |
武器工业 | 154篇 |
无线电 | 295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797篇 |
冶金工业 | 751篇 |
原子能技术 | 913篇 |
自动化技术 | 669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474篇 |
2023年 | 575篇 |
2022年 | 1021篇 |
2021年 | 1244篇 |
2020年 | 1221篇 |
2019年 | 793篇 |
2018年 | 782篇 |
2017年 | 1047篇 |
2016年 | 1283篇 |
2015年 | 1508篇 |
2014年 | 2624篇 |
2013年 | 2289篇 |
2012年 | 3247篇 |
2011年 | 3092篇 |
2010年 | 2019篇 |
2009年 | 1957篇 |
2008年 | 1744篇 |
2007年 | 1963篇 |
2006年 | 1737篇 |
2005年 | 1533篇 |
2004年 | 1328篇 |
2003年 | 1062篇 |
2002年 | 829篇 |
2001年 | 601篇 |
2000年 | 511篇 |
1999年 | 380篇 |
1998年 | 281篇 |
1997年 | 232篇 |
1996年 | 184篇 |
1995年 | 149篇 |
1994年 | 110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192.
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回归分析法、时序分析法、灰色系统理论、人工神经网络等预测方法的基本理论和特点,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概括和讨论,以期在工程建设中更好的利用监测数据对未来的变形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3.
194.
复杂条件下地铁隧道马头门施工技术与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隧道马头门是整个隧道结构的薄弱环节,在复杂条件下施工时容易发生拱顶坍塌或引起地表及周围构筑物的过大沉降。以深圳地铁5号线怡景路站~黄贝岭站区间隧道的马头门工程为例,介绍马头门工程的施工技术和监测方法。施工经验及监测分析表明:(1) 采用二重管注浆、中空锚杆注浆、大管棚支护、小导管注浆相结合的支护方法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动态施工,能有效地控制地表及周围构筑物的沉降;(2) 二重管注浆对地下构筑物及周围土体的加固具有明显作用;(3) 管棚施工法简便快速,能防止拱顶大面积坍塌,但可能导致土层失水,引起地表沉降;(4) 开挖时快速封闭支护结构是控制马头门洞内水平收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5.
我国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会遇到大量的隧道工程,而这些隧道由于受到地形、总体线路线型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需要修建小净距隧道。本文以横岭底隧道为研究对象,探讨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施工监测技术,为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和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6.
北京某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与成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北京某深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并对主要监测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时空效应显著,基坑开挖初期围护结构及地表会发生向上的位移,基坑深层土体开挖会引起较大的桩体位移和土体沉降,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深层土体开挖无支撑暴露的时间,及时架设支撑及浇注混凝土底板,减小土体侧向位移及地表沉降,由于基坑施工周期较长,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7.
针对传统光学水准仪的局限性,简单介绍了电子水准仪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详细阐述了电子水准仪在地铁隧道长期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对确保地铁隧道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8.
199.
Smouldering combustion in burning piles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by studying temperature changes in six piles of 2 m of diameter of cutting debris of hazel (Corylus avellana) for three days after extinction. The piles were monitored using an IR camera and K-type thermocouples. The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in order to study how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of the charcoal might be influenced by the individual and interaction effects of both the quality of extinction and the elapsed time until the start of extinction of the piles. The piles that were properly extinguished (i.e. using a high-pressure,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water flow of 50 l/min for 4 min) had a uniform temperature profile and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hot spots. The temperature reached equilibrium with the environment in less than 10 h after extinction. In contrast, a smouldering front moved throughout the poorly extinguished piles, which had a wid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hot spots of up to 700 °C. A simulation of windy conditions after three days of experiments on a poorly extinguished pile showed that the reactivation of charcoal combustion was possible. It gave a high-risk scenario to cause a wildfire, with hot smouldering embers being transported by wind flow. The results are of interest to improve pile burning protocols so that the number of wildfires caused by such practices may be reduced. 相似文献
200.
本文结合某厂房屋面预应力梁的张拉过程,对主控截面应力、反拱值及弹性压缩变形、锚具变形及钢筋内缩值和局部承压下的裂缝进行了监测,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控制预应力梁的张拉效果、保证施工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