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4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358篇
电工技术   32篇
综合类   81篇
化学工业   185篇
金属工艺   54篇
机械仪表   485篇
建筑科学   90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37篇
轻工业   225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3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7篇
冶金工业   197篇
原子能技术   285篇
自动化技术   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A two-dimensional global higher-order deformation theory is presented for thermal buckling of cross-ply laminated composite and sandwich plate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power series expansion of continuous displacement components, a set of fundamental governing equations which can take into account the effects of both transverse shear and normal stresses is derived through the principle of virtual work. Several sets of truncated Mth-order approximate theories are applied to solve the eigenvalue problems of a simply supported multilayered plate. Modal transverse shear and normal stresses can be calculated by integrat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equations of equilibrium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and satisfying the continuity condition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layers and stress boundary conditions at the external surfaces.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published three-dimensional layerwise theory in which both in-plane and normal displacements are assumed to be C0 continuous in the continuity condition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layers. Effects of the difference of displacement continuity conditions between the three-dimensional layerwise theory and the global higher-order theory are clarified in thermal buckling problems of multilayered composite plates.  相似文献   
12.
以屏栅电离室为基础,同时引出其阳级和阴极信号,研制了1台能够同时记录两路信号的双参数谱仪,在DEC-3000工作站上编制程序,实现了双维谱数据的获取、显示和存储。利用所建立的谱仪,测量了α放射源的双维谱,计算了α粒子的角分布,并讨论了如何利用角分布来校正活度测量中自吸收和反散射的影响以及改善电离室阳极能谱的能量分辨率。  相似文献   
13.
核动力堆安全壳内外中子能谱和剂量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自制的多球谱仪测量了某核动力反应堆安全壳内外的中子能谱和剂量当量率。对安全壳外测量,中心探测器为球形^3He正比计数管;对安全壳内测量,中心探测器为球形金箔。系统的响应函数用MCNP程序计算,解谱程序为MIEKEB。为验证系统响应函数计算的准确性,进行了一些实验测量,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在不确定度范围内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A novel production process for aluminium foam sandwich panels (AFS) is described. As an example for a serial application of AFS a support for a mobile telescope arm on a small lorry is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飞利浦PW2400型新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它采用了多种新技术,包括脱X射线管(SST),直读光学定位传感器(DOPS)多道分析器(MCA)及新的窗式软件。  相似文献   
16.
热中子三轴谱仪(TTAS)是利用非弹性散射测量材料激发态信息的重要实验手段。论文基于Mc Stas中子装置模拟程序对中物院拟建的热中子三轴谱仪的各项参数进行了系统的模拟和优化。研究表明,双聚焦单色器采用15行×11列的阵列、总面积为260 mm(宽)×200 mm(高)时可最大限度地提高中子束流强度,单晶片采用34'的镶嵌度可提高反射中子强度,速度选择器螺旋角最佳值为10.7°。该项模拟研究为热中子三轴谱仪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德国斯派克MAXx04型火花直读光谱仪,建立起Sn-Sb-Cu的分析程序,绘制各元素的工作曲线,增加类型标准化等,并对其精密度、准确度进行考查,应用火花直读光谱仪可满足Sn-Sb-Cu系锡基合金快速、准确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非制冷色散式成像光谱仪辐射传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接收信号信噪比,研究了基于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阵列构造色散式成像光谱仪的可行性.综合考虑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大气传输透过率、仪器接收孔径、色散式光谱仪辐射传递特性、红外阵列探测器参数、数据链传输等环节,建立了完善的色散式长波红外成像光谱仪辐射能量传递模型.选用典型地物红外发射率数据,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红外焦平面阵列参数,利用低分辨率大气辐射传输计算软件LOWTRAN生成大气红外透过率曲线,依据传递模型,计算了以非制冷微测辐射热计阵列为探测器的色散式长波红外成像光谱仪可达到的光谱分辨率,验证了依据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构建小型红外成像光谱遥感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从荧光量子产量的原理出发,利用 MODIS 卫星数据建立了一种估算量子产量的算法--φ算法.通过 2006 年 3 月 23 日渤海和北黄海的 MODIS 数据计算了荧光量子产量,并与叶绿素荧光效率(cFE)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φ算法是一种更精确的荧光量子产量的估算算法,它有效地避免了 CFE 存在的几个误差来源:包括未考虑浮游植物的"包裹效应"、使用 412nm 的离水辐亮度反演的浮游植物吸收系数以及积分深度过浅.CFE在大部分海域出现负值,还出现了某些高估点;在有效数据范围内,两者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φ算法估算的量子产量最高值在0.05左右,这与其它海区测量的值域范围基本一致.除辽东湾东北部和部分近岸水域外,大部分离岸水域在0.001~0.02的范围内.通过对φ算法的误差来源分析,认为发展一种新的反演 678nm 比吸收系数和平均吸收系数的波段比值算法是可行的,也是改进φ算法精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室设计的脉冲光源钨丝原子吸收光谱仪,采集到一个分析信号和光源载波叠加的复合信号。为了从中提取原子吸收分析信号,首先对该复合信号进行数值微分,确定光源脉冲载波每个峰的坐标和相应的峰高,算出每个载波峰位相应的吸光度值,绘制吸收峰轮廓图;然后根据辛普森(Simpson)数值积分原理,求出吸收峰的面积,从而得到积分吸光度值。在微软公司的Visual Basic 6.0开发平台上,编写了实现上述功能的软件,以图形和数值的方式,同时输出每次测定结果。该软件系统和钨丝原子吸收光谱仪硬件系统相配合,对铜标准溶液的测试结果为:检出限为0.0133μg/ml,线性范围为0.10- 4.0μg/ml,对1.0μg/ml Cu(n=10)测定的精密度为RSD=4.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