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17篇 |
化学工业 | 29篇 |
金属工艺 | 16篇 |
机械仪表 | 4篇 |
建筑科学 | 16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44篇 |
轻工业 | 7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9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 |
冶金工业 | 9篇 |
原子能技术 | 6篇 |
自动化技术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01.
通过对正规的凝汽器特性试验数据计算分析,得出了同一凝汽设备状况下凝汽器传热系数的汽侧空气修正系数与负荷和排汽压力有关的结论,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曲线,分析认为其实质是与凝汽器内的空气浓度和空气漏入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105.
106.
居住建筑外墙传热系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调研得到的我国居住建筑特征,建立了居住建筑动态能耗分析计算模型.在各气候分区中选取12个代表城市,使用DOE-2软件,对非自然通风条件下外墙传热系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12个典型城市中建筑单位外墙面积的能耗变化量与墙体热阻变化的关系曲线图,并得到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各代表城市外墙传热系数的优化推荐值. 相似文献
107.
采用效率传热单元法(ε-NTU),分析了顺流和逆流两种形式的套管式换热器的效率影响因素,给出了效率计算公式和线算图,指出当采用单管式换热器时,逆流连接方式换热效率较高,当采用双程套管换热器时,顺流连接方式的换热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8.
以煅烧硅藻土和玻化微珠掺量为主要变化参数,对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试块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不同空心率χ(0、0.35)和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对组合柱传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对比了单一墙体和考虑热桥后的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平均传热系数.结果显示:煅烧硅藻土掺量为3%时,玻化微珠掺量为130%的试块抗压强度可达32.45 MPa,导热系数仅为0.243 2 W/(m·K); 当采用方中空夹层钢管再生混凝土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时,对外墙能耗影响不大,且组合柱平均传热系数较方钢管普通混凝土低20%. 相似文献
109.
为提高热风加热沥青路面的就地再生加热效果,基于热风冲击射流对流换热和沥青路面内部导热的共轭传热过程,建立了热风加热沥青路面的冲击射流共轭传热理论模型,选取有限容积法得到了共轭传热模型的通用离散方程,采用压力-速度耦合半隐式算法(semi-implicit method for pressure linked equations, SIMPLE)获得了整个求解域内温度场分布,选取平均热流密度和平均换热系数反映沥青路面加热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热风出口速度和热风出口温度对路面加热效果的影响程度。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温度场分布趋势吻合度高,两者平均误差为8.4%;平均热流密度和平均换热系数在加热初期均从最大值急剧下降,而后下降幅度逐渐减小趋于平衡,两者的仿真计算与实验结果趋势相同,平均误差分别为6.4%和7.8%;热风出口速度和热风出口温度对平均热流密度均有显著影响,热风出口速度对平均换热系数有显著影响,热风出口温度对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相较于平均热流密度指标表现为不显著。研究结果为后续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热风加热温度控制和加热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对纳米流体的概念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纳米流体的典型制备方法及传热性能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影响纳米流体导热的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