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036篇 |
免费 | 2515篇 |
国内免费 | 91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62篇 |
技术理论 | 3篇 |
综合类 | 1850篇 |
化学工业 | 6318篇 |
金属工艺 | 1773篇 |
机械仪表 | 851篇 |
建筑科学 | 2847篇 |
矿业工程 | 632篇 |
能源动力 | 1411篇 |
轻工业 | 2922篇 |
水利工程 | 553篇 |
石油天然气 | 3360篇 |
武器工业 | 153篇 |
无线电 | 61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177篇 |
冶金工业 | 1426篇 |
原子能技术 | 439篇 |
自动化技术 | 187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65篇 |
2024年 | 747篇 |
2023年 | 716篇 |
2022年 | 1088篇 |
2021年 | 1326篇 |
2020年 | 1219篇 |
2019年 | 1005篇 |
2018年 | 786篇 |
2017年 | 840篇 |
2016年 | 935篇 |
2015年 | 969篇 |
2014年 | 1416篇 |
2013年 | 1556篇 |
2012年 | 1797篇 |
2011年 | 1721篇 |
2010年 | 1402篇 |
2009年 | 1356篇 |
2008年 | 1218篇 |
2007年 | 1491篇 |
2006年 | 1563篇 |
2005年 | 1221篇 |
2004年 | 973篇 |
2003年 | 848篇 |
2002年 | 695篇 |
2001年 | 602篇 |
2000年 | 499篇 |
1999年 | 420篇 |
1998年 | 297篇 |
1997年 | 222篇 |
1996年 | 212篇 |
1995年 | 185篇 |
1994年 | 185篇 |
1993年 | 137篇 |
1992年 | 108篇 |
1991年 | 119篇 |
1990年 | 94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8篇 |
1977年 | 3篇 |
1972年 | 3篇 |
1959年 | 5篇 |
195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Oil and Energy Trends》2019,44(10):19-23
Current data on crude oil, field/lease condensate, and natural gas liquids produced from NGL plants. Updated on a monthly basis. 相似文献
42.
《Oil and Energy Trends》2019,44(11):28-30
Current data on natural gas production, as well as a breakdown of production by country. Updated on a monthly basis. 相似文献
43.
44.
45.
研究了刺桐花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用酸醇溶液提取刺桐花红色素可得到较稳定的红色素,在60℃以下、pH小于5的酸性条件下稳定性好;对有机酸、碳水化合物、多种金属离子较稳定;但对光比较敏感;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相似文献
46.
47.
针对JUFrame应用服务器老化情况,设计了多种类型的客户请求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记录了各种参数共计5类36个参数;对影响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性能的主要指标采用多维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建模。用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用所建模型得到的预测值能很好地拟合原始数据,该模型可以用于系统实际运行时的预测,预测结果可作为再生的依据;与一维AR模型相比,预测精度提高了7%。 相似文献
48.
概述了镀锌的铜箔暴露于老化处理氛围中(313K,90%RH,168h)以后,铜箔上镀锌层的取向和HCl浸渍后的剥离损失对附着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箔镀层(0002)取向的锌基面比其它取向具有较低的HCl浸渍后的剥离损失。 相似文献
49.
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肩负着贯彻国家安全战略,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形象的重要使命。通过对重大活动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内容的梳理,深化对无线电保障工作的认识,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重大活动无线电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50.
V. Sivasubramaniam N.S. Bosco J. Janczak-Rusch J. Cugnoni J. Botsis 《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2008,37(10):1598-1604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reinforcement of Sn-4.0wt.%Ag-0.5wt.%Cu (SAC405) lead-free solder on interfacial intermetallic layer
growth and strength of the ensuing joints through short-term isothermal aging (150°C) were studied. Composite solders were
prepared by either incorporating 2 wt.% Cu (3 μm to 20 μm) or Cu2O (∼150 nm) particles into SAC405 paste. Aggressive flux had the effect of reducing the Cu2O nanoparticles into metallic Cu which subsequently reacted with the solder alloy to form the Cu6Sn5 intermetallic. While all solders had similar interfacial intermetallic growth upon reflow, both of the composite solders’
growth rates slowed through aging to reach a common growth rate exponent of approximately 0.38, considerab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nreinforced solder (n = 0.58). The nanoscale reinforced solder additionally exhibited the highest tensile strength in both the initial and aged
conditions, behavior also attributed to its quick conversion to a stable microstructur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