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96篇 |
免费 | 551篇 |
国内免费 | 27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篇 |
综合类 | 195篇 |
化学工业 | 564篇 |
金属工艺 | 146篇 |
机械仪表 | 36篇 |
建筑科学 | 280篇 |
矿业工程 | 2188篇 |
能源动力 | 42篇 |
轻工业 | 10篇 |
水利工程 | 49篇 |
石油天然气 | 40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1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8篇 |
冶金工业 | 833篇 |
原子能技术 | 1060篇 |
自动化技术 | 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2篇 |
2024年 | 170篇 |
2023年 | 178篇 |
2022年 | 260篇 |
2021年 | 274篇 |
2020年 | 257篇 |
2019年 | 211篇 |
2018年 | 187篇 |
2017年 | 240篇 |
2016年 | 279篇 |
2015年 | 210篇 |
2014年 | 311篇 |
2013年 | 600篇 |
2012年 | 310篇 |
2011年 | 297篇 |
2010年 | 194篇 |
2009年 | 160篇 |
2008年 | 136篇 |
2007年 | 179篇 |
2006年 | 170篇 |
2005年 | 134篇 |
2004年 | 136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掺入由聚羧酸系超塑化剂和引气剂复合而成的泵送剂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复合泵送剂中引气剂的用量来调整全尾砂膏体胶体充填料浆中含气量,研究了含气量对全尾砂膏体胶体充填料浆各项性能(坍落度、分层度、泌水率,硬化后的抗压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浆中含气量的增加,可以明显改善料浆的分层度和泌水性,并提高料浆的坍落度;但同时引气含量过高则会导致料浆硬化后的抗压强度的急剧下降。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采用本文的原材料和泵送剂,全尾砂膏体胶体充填料浆最佳含气量为7.5%~9.5%。。 相似文献
92.
不同分维值的铀矿浸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分维值的铀矿石进行柱浸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质量浓度为25g/L、布液强度为30L/(m2.h)、浸出时间30d、液固比2∶1的条件下,分维值为2的铀矿石的堆浸效果较好,铀浸出率达到97.31%。 相似文献
93.
为研究酸法和CO_2地浸采铀对地下水的影响,对新疆伊犁盆地的酸法和CO_2地浸采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酸法地浸开采时地下水中绝大部分组分含量均明显高于地下水本底值和国家地下水Ⅲ类质量标准,总矿化度超过国家地下水Ⅲ类标准11倍左右,超标的组份主要有硫酸根、锰、镍、铁、铅、锌、镉、砷等重金属元素和钍等放射性元素。CO_2地浸对地下水各个组分浓度影响要小得多,pH基本不变,总矿化度高出国家地下水Ⅲ类质量标准2.6倍左右,地下水中主要的污染因子为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氯离子、锰离子和镍离子,而铜、锌、镉、铅、铁、砷等其它组分浓度未发生显著变化。酸法采区中的单项污染指数依次为FeMnNiPbSO_4~(2-)ZnAsCd,CO_2采区中单项污染指数依次为NO_3~-MnNiSO_4~(2-)Cl~-。酸法采区地下水综合污染指数比CO_2采区高3~384倍。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为注入的化学试剂和含矿层中矿物反应释放的组分,两种地浸方法由于加入的溶浸剂不同导致地下水的地球化学环境和污染特征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4.
伊犁盆地南缘蒙其古尔铀矿床是近年来探寻出的储量可观的铀矿床之一,含矿岩系主要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上、下段及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下段。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初步探讨含矿岩层砂体黏土矿物分布特征及转化关系。研究发现蒙其古尔铀矿床东部地区黏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其次为伊利石、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少量绿泥石及蒙脱石。黏土矿物种类及含量随地层埋深增加及地下水运移方向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随深度增加高岭石含量呈递增趋势,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呈递减趋势,伊利石呈微弱递增趋势;沿地下水运移方向高岭土含量持续递减,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含量呈递增趋势,伊利石呈微弱递减趋势。高岭石一部分为陆源碎屑成因,另一部分为成岩初期的次生产物;伊利石大部分是成岩前期的自生矿物,另一部分则是由蒙脱石最终转换而成;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则是蒙脱石向伊利石过渡转化的中间产物。高岭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含量呈明显负相关性;伊利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表现为微弱负相关,高岭石和伊利石二者相关性较差,表明由原生矿物长石、云母等转变成伊利石与高岭石,并且存在高岭石向蒙脱石及绿泥石的转化,而蒙脱石经伊利石/蒙脱石混层中间产物后向伊利石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5.
攀枝花某铁尾矿中钛主要以钛铁矿、钛磁铁矿形式存在,由于原生产工艺不合理导致钛精矿中钛回收率低、硫品位高等问题,为此进行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经多方案对比,最终确定采用弱磁选—强磁选—螺旋溜槽重选—电选工艺,可获得TiO2含量47.33%、回收率为55.13%、含硫0.15%的钛精矿,为后续的工艺流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
红石泉铀矿床位于古元古代基底褶皱带内侵入到龙首山群上部地层中的伟晶状钾质花岗岩中,矿床中铀的存在形式主要为晶质铀矿,其次为沥青铀矿、残余铀黑。通过化学全分析及相关矩阵分析得出,与铀正相关性较大的有P2O5、TiO2、MgO、Fe2O3、MnO、T失。采用三阶段规模式方法得出成矿年代复相关系数为0.9999,表明成矿与成岩时代接近,属于吕梁运动时期产物。黑云母化阶段是主要的矿化阶段,黑云母中能见到附生锆石包裹体及流线状的包裹体,结合成岩阶段(混合岩化主期)和黑云母化以后的矿化阶段,矿床成因应为与混合岩化有关的多阶段交代热液矿床,从矿床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铀的来源主要由深部熔浆和钾硅质溶液带来。 相似文献
97.
本文探究了采用细铁尾矿砂(FIOTS)代替石英砂(SS)制备高强碱激发砂浆(HAAM)的可能性。以粉煤灰和矿粉作为碱激发材料的前驱物,利用MTS万能试验机研究FIOTS/SS质量比及养护条件对粉煤灰-矿粉基HAAM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结合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揭示碱激发产物的微观物相组成、形貌特征及化学组成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FIOTS/SS质量比的增加,HAAM的抗压强度与劈裂强度逐渐降低。室内养护下HAAM的力学性能最高,其次是标准养护和水中养护,同时水中养护试件力学性能的降低程度随FIOTS替代率增加而更加显著。HAAM力学性能的降低主要由于FIOTS中的Fe元素抑制碱激发反应过程,并生成对力学性能无益的矿物相。 相似文献
98.
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历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也是近年来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尤其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陡岩质边坡更是如此,若在此条件下参与了人工开挖,那么边坡的稳定性和导水性均会产生显著的变化。在此条件下采用3DMine、FLAC3D数值模拟软件、Origin后处理软件以及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某尾矿库3个剖面的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Ⅰ-Ⅰ剖面和Ⅱ-Ⅱ剖面虽然边坡底部存在最大剪应变,但其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其边坡处于稳定状态,且其边坡表面的最大主应力均分布在0.1 MPa左右,不会产生明显的应力变化。研究结果为今后尾矿库的建设和边坡的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并能够很好的为尾矿库边坡的地质灾害提供安全预警。 相似文献
99.
云锡某老尾矿锡含量低,为0.175%,锡石共生关系复杂且嵌布粒度细,锡石主要分布在-0.074mm粒级中,回收难度较大。利用昆明理工大学新近开发的KGS-Ⅱ选矿设备,对该老尾矿进行初富集试验。根据试样特性对其进行旋流器分级得到沉砂、溢流,将沉砂细磨矿、溢流以及将磨矿后的沉砂和溢流合并分别用KGS-Ⅱ进行分选试验。在给矿锡品位为0.175%的条件下,磨矿后的沉砂试样产出了含锡0.447%的精矿,锡作业回收率为62%;溢流试样产出含锡0.541%的精矿,锡作业回收率为0.584%;合并试样产出含锡0.53%的精矿,锡作业回收率为66.90%。试验结果表明,KGS作为一种粗选设备有一定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0.
以铁尾矿和铜矿渣为原料,成功制备了尾矿渣复合胶凝材料。通过分析球磨时间、胶砂比、料浆浓度、矿渣用量、碱激发剂、水泥熟料、养护条件与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探讨矿渣胶凝体系制备过程影响因素,确定矿渣胶凝材料制备工艺条件。当矿渣胶凝体系配比为铜矿渣∶石灰∶石膏=80%∶4%∶16%、矿渣胶凝体系球磨时间25min,充填体中矿渣胶凝体系∶水泥熟料∶氢氧化钠∶铁尾矿=20%∶5%∶0.5%∶74.5%、料浆浓度为75%时为充填材料的最好配比,在此条件下,5%水泥填料,试块28d抗压强度为3.62MPa。试验中尾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制备研究满足矿山充填胶凝材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