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9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280篇
电工技术   88篇
综合类   304篇
化学工业   2892篇
金属工艺   167篇
机械仪表   63篇
建筑科学   135篇
矿业工程   163篇
能源动力   30篇
轻工业   266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216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3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879篇
冶金工业   273篇
原子能技术   48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81.
用二氧化硅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秀果  张建民  彭政 《硅酸盐学报》2007,35(9):1174-1177
针对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在水性涂料中极易团聚、分散性差的问题,以提高TiO2分散稳定性为目的,用并流中和法,以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为载体,硅酸钠(Na2SiO3)为包覆剂,用硫酸(H2SO4)调节pH值,成功地在纳米TiO2表面包覆致密的SiO2膜.借助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技术(X-ray diffraction,XRD)和X射线能量散射谱(X-ra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表征样品的键合情况、相态结构、表面的化学成分,同时测定包覆改性前后的纳米TiO2比表面积和酸溶性.FTIR和EDS结果表明:该包覆方法可行,氧化硅(SiO2)以化学键合的方式沉积在纳米TiO2表面,在包覆层和纳米TiO2颗粒之间的界面上形成了Ti-O-Si键.酸溶实验分析和XRD结果证实:在TiO2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致密SiO2膜.比表面测定的结果显示:改性后TiO2的比表面积随质量分数m(SiO2):m(TiO2)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2.
硅灰石制多孔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硅灰石制得多孔二氧化硅在硅橡胶中的应用,重点考察了粒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增强效果越好,其中比表面积起主导作用。文章和其他几种填料比较了增强效果,提出了多孔二氧化硅的再加工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83.
采用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硅丙酯(MPs)对分散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中的纳米SiO2粒子进行偶联改性,得到了表面改性的纳米SiO2单体分散液,用原位悬浮聚合方法制备了不同SiO2含量的PMMA/纳米SiO2复合粒子。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在PMMA中分散良好;MMA可通过与MPS的共聚而有效地接枝到SiO2粒子表面,当SiO2含量为6.6%(质量分数,下同)、MPS用量为0.06g/gSiO2时,其接枝率可达73.8%;同时,纳米SiO2的引入可提高PMMA的耐热性能,当Si02含量为14.7%时,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最大热分解速率时的温度分别提高了11.8℃和18.8℃。  相似文献   
84.
纳米SiO2改性PP的结晶结构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吴唯  钱琦 《中国塑料》2002,16(1):23-27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和研究了三种不同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改性PP的结晶结构,并通过DSC分析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结晶特性。结果表明:纳米SiO2在PP中具有成核剂作用,PP以异相成核方式结晶,使PP的结晶温度提高,结晶速度增大,球晶颗粒变得细小而均匀,但基本不影响PP的结晶度和熔点。纳米SiO2在PP中的粒度越小,分散均均匀,或适当提高其含量,上述作用越明显。纳米SiO2的表面处理对PP/纳米SiO2材料的结晶结构和特性影响很大,其中经表面偶联剂加分散剂处理的纳米SiO2-AB对PP结晶的上述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5.
对SiO2微粉和Al2O3细粉所制的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后的强度,X-射线定量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反应开始于700℃。  相似文献   
86.
王岳 《微处理机》2014,(4):30-31
在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研制和制备过程中,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及技术进步,双层乃至多层布线越来越多,尺寸也越来越小。然而,在尺寸较小、台阶较高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一层金属上淀积介质后直接形成上层布线就会导致断条现象的出现,这就导致了平坦化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工艺。给出了平坦化工艺的基本原理,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并进行实验验证,确定了平坦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可以确保进行一次金属刻蚀以后,片子表面仍能基本平坦,这样就为二次布线打下了良好基础,杜绝了断条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87.
马骄  石冬 《辽宁化工》2007,36(10):679-683
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对纳米二氧化硅含量为5%的有机硅复合涂层的防护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与有机硅清漆涂层和微米二氧化硅含量为5%的有机硅复合涂层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氧化硅粒子的填加有效的阻挡侵蚀介质的渗透和腐蚀,纳米氧化硅-有机硅复合涂层比有机硅清漆涂层和微米二氧化硅-有机硅复合涂层具有更好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88.
纳米二氧化硅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宪宏  刘杉  孙立夫 《橡胶工业》2007,54(6):337-340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纳米二氧化硅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SBR乳液、纳米二氧化硅后样品的温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均得到提高;其中SBR(质量分数0.03)加纳米二氧化硅(质量分数0.0005)复合改性效果最佳。纳米二氧化硅与SBR形成网状结构以及SBR在体系中吸附油分后的溶胀作用是沥青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秦旅 《湖北化工》1995,12(2):62-63
用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硼酸混合熔剂,在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熔融样,用稀酸浸出溶融物,然后用氟硅酸钾容量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当二氧化硅含量在1%以上时,用本法测得的结果与重量法很接近,且完成一次测定只需1 ̄2h。该法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水垢水二氧化硅的测定,也适用于硅砂中二氧化硅的测定。  相似文献   
90.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m-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并对该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对m-LLDPE具有一定的增强、增韧作用。复合材料的红外吸收能力较m-LLDPE明显提高,此外,m-LLDPE/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可见光透光度有所降低,雾度却有明显的上升。通过SEM电镜得出,表面处理方法对纳米SiO2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