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45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68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朱亚杰  吴雪婷 《人民长江》2007,38(1):124-126
在俄罗斯欧洲平原上广泛分布着冰川沉积,其中Донская1冰碛层和Московская冰碛层就是其中重要的两个.以取自莫斯科周边城市Звенигород以及莫斯科地区的土样,对两冰碛层亚黏土的性质指标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Донская冰碛层和Московская冰碛层土壤虽然均为亚黏土,但其性质存在明显差异,донская冰碛层亚黏土物理力学性质优于московская冰碛层亚黏土.  相似文献   
72.
周兴波  周建平  杜效鹄  陈祖煜 《水利学报》2021,52(10):1229-1239
基于2018年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应急处置工作,全面总结了部际联合会商、央地协同联动等应急抢险工作机制,深入分析了金沙江中游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削峰对防灾减灾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若无梨园水库拦蓄,将可能新增淹没面积约160 km2,必对沿江两岸造成更大的损失。据此认识到,迅速获取堰塞湖信息是抢险处置的前提,快速研判堰塞湖风险是重要支撑,精准分析溃决洪水是核心技术,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是基本保证,动态抢险工程管理是科学方法,完善的高坝水库群是应对洪灾的根本手段。进而提出加强乏信息条件下堰塞湖多源信息快速获取与处理技术、乏信息条件下风险快速研判技术能力、抢险处置专用装备研发、抢险工程统筹管理和协同联动体系完善、高坝水库群开发建设和风险防控与应急调度体系建设等建议,为堰塞湖应急管理水平提升和流域综合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3.
应用遥感遥测技术,对灾区滑坡、水利基础设施、堰塞湖等进行分析,形成了一批有科学依据的分析报告。特别是通过对唐家山堰塞湖进行全面的遥感遥测技术跟踪监测,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溃坝风险分析及影响评估报告》,为唐家山抢险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B3G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相似文献   
74.
我国堰塞湖灾害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受灾群众多、经济损失大,提升堰塞湖灾害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国家重大需求。目前,我国堰塞湖风险快速评估与应急抢险技术和装备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理论方面对堰塞坝成生机制及溃决机理尚认识不清;在技术方面目前已有的堰塞湖风险快速评估方法及应急处置装备尚不能满足堰塞湖高效应急抢险的需求。针对堰塞湖风险快速评估与应急处置这一国家重大需求,拟运用现代地质学、水沙动力学与信息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与融合的手段,旨在解决“基于岸坡地质和运动过程分析的堰塞体形成机理、不同结构及变化环境下的堰塞体溃决机理”两大科学问题,突破“堰塞湖多源信息快速感知与动态识别和结构探测技术、基于携砂水流的堰塞体溃决过程模拟技术、考虑结构形态要素的堰塞湖致灾风险评估技术、堰塞湖高效排水疏通及堰塞体流道控制技术”四大关键技术,形成完善的堰塞湖风险评估体系及应急抢险成套技术和装备。通过开展堰塞体形成与溃决机理及溃决过程、多源信息快速感知与探测、险情应急监控与预警、致灾风险评估、高风险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及应急抢险关键装备研发等六个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破解堰塞湖成生及溃决难题,构建堰塞湖风险评估理论体系,最终形成成套堰塞湖应急处置技术和装备并进行示范应用,以期通过协作攻关研究进而提升我国堰塞湖应急处置与抢险水平并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5.
虹吸分为正虹吸和倒虹吸,随着真空技术和虹吸技术不断完善,正虹吸管经历了由小管径向工业级大管径的发展。虹吸泄流具有可控性好、节省能源、跨越地形障碍、无须开挖、多台套并用等优点,是堰塞湖应急排水的重要补充方式。堰塞湖虹吸应急泄流系统包括潜水整流单元、液气交换单元、虹吸管道单元,堰塞湖虹吸泄流关键技术问题主要有水力控制优化技术、虹吸液气交换技术、虹吸泄流精准调控技术,国家重点研发(2019YFC1510804)课题组解决了相应的技术难题,研制了相应设备,为堰塞湖虹吸泄流抢险提供了新的装备。  相似文献   
76.
堰塞湖抢险爆破对坝基及保留堰体的液化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堰塞湖除险爆破前需对爆破荷载作用下的堰体和堰基是否液化进行判别,避免爆破引起的次生灾害。由滑坡体和河床特性决定了爆破除险主要是复核堰塞湖坝基是否液化。本文针对堰塞湖除险爆破,提出了不产生堰塞坝体及坝基液化的安全爆破振动及孔隙动水压力控制标准,并参考土石围堰爆夯试验成果提出了堰塞坝拆除爆破的振动及孔隙动水压力预报公式。  相似文献   
77.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排险设计及综合整治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研究唐家山堰塞坝地形地质条件、物质组成、通口河段水文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堰塞坝特点及各种溃决可能,提出了三种工程处理措施方案,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水文特性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满足了现场施工及利用水力特性溯源冲刷泄流的要求,实现了有效控制泄流过程及减少对下游影响的目的,成功解除了唐家山堰塞湖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威胁。对泄流后的唐家山综合治理进行了进一步的专题研究,提出了综合治理的设想、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8.
唐家山堰塞湖泄流后新河道行洪能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杰  胡维忠 《人民长江》2008,39(22):83-85
根据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渠设计条件,分析比较了堰流公式、渠道水面线法和MIKE-11模型等流量计算方法,认为渠道非均匀流水面线法精度较高。采用渠道水面线法,计算了堰塞坝天然过水通道、泄流渠设计方案、实际施工方案的过流能力,并对水流冲刷所导致泄流渠缓坡段缩短、底高程降低、底宽变窄等影响泄流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于泄流后形成的新河道,也进行了行洪能力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79.
1 主动请缨,接受任务坚决 (1)主动请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党委果断作出决策,在组织驻灾区部队参加抗震救灾人员抢救的同时,了解到震中若干河流因山体滑坡被阻断形成堰塞湖、若干水利工程受损后,敏锐地意识到,这一个个堰塞湖、一座座病险水库,是悬在灾区人民头上的一盆盆水.水电部队作为一支专业化部队,理应发挥人才、技术和装备优势,为抗震救灾作出贡献.地震发生第二天,指挥部迅速向国家防总、水利部、电监会递交请战书;2008年5月15日,指挥部贾方亮政委带领指挥部先遣人员达到成都,并立即到我部参加救灾的各现场指导救灾工作;19日,指挥部李光强主任、贾方亮政委带领指挥部及三总队有关领导在抗灾一线面见水利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再次表达请战意愿.  相似文献   
80.
提高堰塞湖入湖径流量预报的准确性对其下游洪水灾害的预警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堰塞湖往往形成于缺乏观测资料的山区,给预报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文采用将具有物理机制的WEP分布式水文模型与热带降雨测量卫星的降雨数据(TRMM_PR)相结合的方法,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塞湖为研究对象,对其入湖径流量进行了逐日模拟预报。首先,由1:250000的DEM数据生成研究区域(12029.25km2)内的数字水系,并收集了相关的三期土地利用(1985、2000、2005年)、土壤等下垫面数据;然后,采用研究时段内4个气象站逐日降水、气温、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数据作为输入来驱动模型,并选择区内4个水文站1976-1980年的月均径流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为提高模拟预报精度,下载了热带降雨测量卫星的TRMM_PR数据,对模型的降水输入进行了改进。结果显示:利用地面气象站点观测降水数据对TRMM_PR数据进行修正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模型的降水输入,有利于提高模型的径流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