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45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68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介绍了新疆塔什库尔干河下坂地水库区冰碛及冰水堆积物的分布、结构特征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为高寒及高海拔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2.
第七章决战唐家山 19.振臂一呼 迫在眉睫,紧要关头,这两个词用在此时此刻唐家山堰塞湖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最关键时刻,需要伟大人物的振臂一呼,他对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有着独特的作用。群众心理上,自然而然都有这份期待。 6月5日下午,温家宝总理专程视察唐家山堰塞湖除险情况。  相似文献   
93.
6月10日,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取得决定性重大胜利.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电贺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指挥部,对成功处理唐家山堰塞湖险情,消除了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一个特大威胁表示慰问,称赞他们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  相似文献   
94.
《中国水利》2008,(10):29-30
1.建立监测系统 (1)监测系统 为确切掌握堰塞湖水位变化、崩塌区实际土体变形及孔隙水压分布状况,为安全或警戒提供实时信息参考,应由专人每日量测两次水位并记录,持续监测。监测雨量,并评估区域内降雨情形。在坡地地层滑动监测方面,应进行自动测倾系统、震动系统、孔隙水压监测系统、水位观测系统及自动化网站等建设.埋设孔隙水压计及自动测倾管,以量测该区的孔隙水压,对坡地地层滑动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95.
当堰塞湖爆破成功,人们欢呼雀跃之时,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在这一切的背后,科技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当堰塞湖填堵在灾区时,它也同样填堵在我们每一个关心灾情的人们心中;当堰塞湖爆破成功,人们欢呼雀跃之时,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在这一切的背后,科技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汶川地震引发的山地灾害以及堰塞湖的管理方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汶川地震触发了大规模的崩塌与滑坡等山地灾害,形成众多堰塞湖。为分析其风险与应对措施,本文通过野外考察、卫星影像与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灾后堆积体与堰塞湖的稳定性,以及它们与下切性河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山地灾害在不同程度上释放了潜在势能,其中滑坡释放能量最大,因此滑坡堆积体的稳定性较好,而崩塌堆积体稳定性较差。从长期治理角度看,若能控制河床下切则可避免部分灾害的产生。堰塞湖管理方略包括两种:对于风险高的堰塞湖应以拆除为主,而对于风险很小的堰塞湖则应予以保留。震区大部分河流处于不稳定的下切拓宽阶段。保留堰塞湖可以加大河床阻力,使河流提前达到平衡,降低未来地震中山地灾害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7.
汶川大地震形成了大量堰塞湖,其中以唐家山堰塞湖危害最大,其水位不断上涨,严重威胁下游100多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唐家山堰塞湖现场的复杂状况,提出了应急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与施工方案.采用非接触式超声波测深仪与投入式压阻水计相结合的水位测量方式,解决了现场水位快速上涨及大量漂浮物流动对测量造成的干扰;通过微功耗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北斗通信终端,定时采集水位数据并向权威部门发送,对唐家山堰塞湖排险决策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98.
西部地震多次生水灾大地震后往往会次生水灾,我国史籍很早就有记载。西汉大儒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在《春秋繁露》卷四就记有:鲁成公五年(公元前586年)"七月地震,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梁山在陕西和山西边界,河为黄河。)此后文献  相似文献   
99.
 马铃岩滑坡位于唐家山堰塞湖内上游约4 km的通口河左岸,在堰塞湖抢险过程中备受关注。在对滑坡基本地质条件和地震前、后变形破坏迹象现场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震后、尤其是唐家山堰塞湖形成后滑坡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各种不同工况下震后滑坡整体稳定,只是靠上游侧前缘受地震、堰塞湖蓄水及泄水水位骤降等因素影响存在局部失稳,马铃岩滑坡不会对下游唐家山堰塞坝溃坝以及未来堰塞湖综合治理工程产生不利影响,但震后重建工作中应注意靠上游侧滑坡体前缘一带不稳定对坡体上数十户居民造成的潜在危害。就马铃岩及地震重灾区其他古滑坡体而言,地震对大型古滑坡复活主要受控于其地形坡度及微地貌特征,地形坡度40°以上以及由缓变陡的转折部位是古滑坡整体或局部容易被地震触发失稳的充分条件,并非所有的古滑坡体均会被地震诱发而整体复活。  相似文献   
100.
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 灾区形成的堰塞湖(海子)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