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24篇 |
免费 | 1315篇 |
国内免费 | 100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56篇 |
综合类 | 2057篇 |
化学工业 | 461篇 |
金属工艺 | 728篇 |
机械仪表 | 2860篇 |
建筑科学 | 1979篇 |
矿业工程 | 443篇 |
能源动力 | 209篇 |
轻工业 | 698篇 |
水利工程 | 315篇 |
石油天然气 | 474篇 |
武器工业 | 169篇 |
无线电 | 168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672篇 |
冶金工业 | 552篇 |
原子能技术 | 132篇 |
自动化技术 | 35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3篇 |
2023年 | 367篇 |
2022年 | 425篇 |
2021年 | 471篇 |
2020年 | 453篇 |
2019年 | 396篇 |
2018年 | 211篇 |
2017年 | 329篇 |
2016年 | 377篇 |
2015年 | 508篇 |
2014年 | 1044篇 |
2013年 | 771篇 |
2012年 | 899篇 |
2011年 | 960篇 |
2010年 | 960篇 |
2009年 | 974篇 |
2008年 | 1116篇 |
2007年 | 1010篇 |
2006年 | 822篇 |
2005年 | 795篇 |
2004年 | 680篇 |
2003年 | 635篇 |
2002年 | 548篇 |
2001年 | 512篇 |
2000年 | 426篇 |
1999年 | 351篇 |
1998年 | 330篇 |
1997年 | 312篇 |
1996年 | 338篇 |
1995年 | 278篇 |
1994年 | 250篇 |
1993年 | 151篇 |
1992年 | 179篇 |
1991年 | 166篇 |
1990年 | 130篇 |
1989年 | 152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01.
102.
103.
104.
105.
植物叶缘形态特征的建模和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片形态模拟是植物建模和可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叶缘是叶片的一个重要形态特征.提出了一种交互式的叶缘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边缘检测法从叶片的数字图片提取叶片的边缘轮廓,然后从边缘轮廓中选取特征点,并构成叶缘的拟合线;最后通过在边缘拟合线段上利用三角折线段和二次曲线等生成各种叶缘特征.系统同时提供了交互式的图形界面,用户能够方便地生成各种常见的叶缘形态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产生较强的真实感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由于人脸在不同的环境.背景等情况下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人脸本身有着细致复杂的模式变化,一般传统的检测方法都是针对正面五官清晰的人脸,而对于多姿态或小目标人脸检测效果不佳,由此提出了一种在光线补偿下基于人脸和头发几何约束的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分别依据肤色和发色的色彩空间模型分割出目标区域,再利用几何约束特点检测出人脸.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特征提取和模板匹配的人脸检测算法,该算法对于五官模糊的小目标人脸以及面部特征不齐全的多姿态人脸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7.
曲线、曲面间距离的计算问题在CAD/CAM、计算机图形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精确计算Bézier曲线/曲面间的最近距离,结合稳定的曲线、曲面分裂技术提出一种基于offset滚动球裁剪的几何算法.首先给出判定条件来裁剪去落在曲面的滚动球外的曲线段,或者落在曲线的滚动球外的曲面片,以摒弃大部分不包含最近点的曲线段或曲面片,为后续可能的Newton方法提供较好的初始点;然后给出判定最近点是否落在曲线的端点或曲面的边界曲线上的条件,将曲线/曲面间的距离计算问题转化为点/曲面或曲线/曲线间的距离计算问题,简化了问题的复杂度,提高了计算效率.实例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8.
109.
基于通用型线的涡旋压缩腔几何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对应的节线类型把压缩腔分为a、b两类,定义涡旋压缩腔的宽度、长度和法面面积,用解析法建立以型线、压缩腔形状变化、生命周期和压缩腔数综合的涡旋压缩腔几何模型,分析压缩腔的宽度、长度、面积、体积、质心、啮合点的曲率半径等几何特性.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几何模型能真实反映压缩腔的形成、变形、破灭等过程,表征涡旋压缩腔的运动特征,可对压缩腔几何特性进行全面分析,是涡旋压缩腔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热力学、仿真等研究以及设计的基础;Ⅲ类型线的压缩腔变化过于复杂,Ⅱ类型线的压缩腔变形及动力特性稳定,Ⅰ类型线的压缩腔变形效率高,加工相对容易,因此实践中宜采用以Ⅰ类型线为基础而中心啮合部分为Ⅱ类型线的组合型线. 相似文献
110.
综合应用扩展物理光学法、等效电磁流法和几何光学法等高频RCS分析方法,计算飞航导弹各散射中心的RCS;考虑目标各部分散射场间的相对相位关系,计算导弹整体RCS,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结论吻合较好,可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