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7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330篇
电工技术   102篇
综合类   406篇
化学工业   466篇
金属工艺   69篇
机械仪表   54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177篇
能源动力   19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581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篇
冶金工业   78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大磨拐河组煤层主要发育褐煤,是中国低阶煤层气资源重点勘探目标区.由于该区受多期构造运动控制,煤层发育条件比较复杂,煤层气成藏条件与富集机理认识不清,为下一步煤层气勘探部署增加了难度.为了研究呼和湖凹陷大二段煤层气分布规律并指导勘探部署,在煤层发育及含气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HM2井大二段已发现煤层...  相似文献   
52.
含油气盆地内凹陷区和斜坡区油气分布往往存在差异,为了明确凹陷区和斜坡区的油气分布规律,在断砂配置输导体系研究基础上,分析其控制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凹陷区和斜坡区的断砂配置输导类型不同,凹陷区发育牙刷状、树枝状断砂配置输导体系,而斜坡区发育同层阶梯状、跨层阶梯状断砂配置输导体系;凹陷区和斜坡区的断砂配置输导体系分...  相似文献   
53.
本文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及阴极发光显微镜研究后认为,导致Edl段储层失去大量孔隙空间和在酸化增产措施中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为硅质胶结作用.提出了对于硅质胶结程度较发育的储层,在油田开发酸化增产过程中,应采用氢氟酸处理,可获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4.
某镍钛合金医疗器械产品,在疲劳测试过程中发生早期断裂失效。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对产品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发生早期断裂失效是由于其原材料多股丝表面存在机械抛光凹陷,降低了材料的疲劳抗力,致使产品在周期性疲劳应力作用下发生了早期疲劳断裂失效;严格控制产品原材料表面质量,是提高镍钛合金丝材产品疲劳抗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5.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上台阶是辽河油田稠油主要富集区域,稠油成因主要为后期次生稠化。稠油油藏受构造部位控制,集中分布在断裂发育、构造破碎、埋藏较浅的西斜坡上台阶。稠油油藏形成主要受地层分布、构造位置、有利沉积相带及盖层等条件控制,在本区形成多种类型油藏复合、叠加联片分布的复式稠油油藏聚集带。  相似文献   
56.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周缘凹陷存在多套烃源岩,成藏条件较好,但其东段、中段及西段油藏类型存在差异。为了深入了解其差异成因,在烃源岩及其产物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各段原油特征,对饱和烃色谱、原油碳同位素、姥植比以及甾烷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滴南凸起东段原油为典型的二叠系源岩成熟阶段产物,滴南凸起西段及中段原油来源于二叠系成熟阶段产物,同时存在侏罗系源岩产物的混和物。  相似文献   
57.
充分利用地层倾角技术、高分辨率相干加强技术等技术,落实车镇南坡下古生界潜山构造特征,探讨潜山油气运移模式及成藏规律。研究表明:车镇南坡下古生界发育的10排潜山;其中,1-8排山由反向断层控制,9-10排山由顺向断层控制。建立三种潜山油气运移模式:源山对接型、不整合面型和内幕疏导型,相应地发育了三种油藏类型:风化壳油藏、地层油藏和潜山内幕油藏。潜山也同样具有断层分割油藏的特点,反向遮挡断层断距与含油高度正相关,反向断层断距越大,侧向遮挡越好,含油高度越大。研究结果可为潜山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通过基准面变化的研究,分析了其对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认为东濮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基准面变化频繁,变化频率大于1 000次/Ma.这种频繁变化导致沙三段中单砂层厚度较小,砂泥岩频繁互层.东濮凹陷古近系基准面变化旋回具典型“旋回含旋回”的特点,沉积物随基准面的变化不断迁移,在四级层序的高位域和低位域形成富集,四级层序界面对储层有比较明显的控制作用,界面附近砂岩比较发育,而且油气也富集,是油气勘探中要寻找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59.
张伟  艾启俊  吴小虎 《食品科技》2008,33(1):182-185
探讨天然植物提取物鹿蹄草素对果品致腐真菌的抗菌作用及机制.采用中药抑菌实验方法测定了鹿蹄草素对苹果轮纹病菌和梨链格孢菌的抑菌活性和时期,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菌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鹿蹄草素对上述两种真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培养3d时的EC50分别为0.4076、0.4626 mg/mL;抑菌时期主要是在真菌的快速生长期,使其快速生长期滞后;扫描电镜显示,鹿蹄草素作用下菌体形态发生异常变化,表现为菌丝体之间相互粘连,菌丝粗细不均匀,细胞壁破裂,局部凹陷,部分菌丝断裂,大量内容物外溢,出现空腔等现象,从而发挥其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0.
基于岩心观察与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分析,结合稳定碳氧同位素组成、元素含量、流体包裹体、地层水等地球化学测试,研究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浅变质火山碎屑岩基岩缝·洞型储集层流体作用机制与成岩改造.得到以下几点认识:①基岩发育风化段、内幕段两套储集层,内幕段存在优质储集层发育带,达到Ⅰ类储集层门限;②次生孔隙为碳酸盐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