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12篇 |
免费 | 231篇 |
国内免费 | 15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03篇 |
综合类 | 598篇 |
化学工业 | 483篇 |
金属工艺 | 189篇 |
机械仪表 | 581篇 |
建筑科学 | 2241篇 |
矿业工程 | 223篇 |
能源动力 | 74篇 |
轻工业 | 159篇 |
水利工程 | 242篇 |
石油天然气 | 116篇 |
武器工业 | 49篇 |
无线电 | 17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02篇 |
冶金工业 | 110篇 |
原子能技术 | 28篇 |
自动化技术 | 2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147篇 |
2021年 | 180篇 |
2020年 | 148篇 |
2019年 | 124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115篇 |
2016年 | 104篇 |
2015年 | 176篇 |
2014年 | 363篇 |
2013年 | 244篇 |
2012年 | 331篇 |
2011年 | 329篇 |
2010年 | 315篇 |
2009年 | 345篇 |
2008年 | 409篇 |
2007年 | 316篇 |
2006年 | 276篇 |
2005年 | 307篇 |
2004年 | 241篇 |
2003年 | 232篇 |
2002年 | 198篇 |
2001年 | 144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111篇 |
1998年 | 88篇 |
1997年 | 74篇 |
1996年 | 76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箱形截面钢梁与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刚性连接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同时对节点混凝土强度、钢梁翼缘厚度、端柱含钢率及端柱配箍率等对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参数分析,以期对其抗震性能的评价建立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墙弱梁"的实际设计背景下,箱形截面钢梁与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刚性连接节点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延性特征。钢梁翼缘厚度对节点的屈服弯矩略有影响,但是对节点的延性性能影响显著。混凝土强度、端柱含钢率及端柱配箍率对节点的滞回性能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942.
针对新旧建筑物基础部位相连的问题,介绍了一种与旧建筑物相毗邻的新建工程基础变形缝的设计方法,避免了传统做法的不足,达到了整体建筑完美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43.
本文针对GB/T17748—1999标准中铝塑板180°剥离强度测试方法(GB/T2790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铝塑板存在挠性部分不够“挠”(特别是铝材较厚较硬时),刚性部分又不“刚”的问题,导致在试验中,产生了使试件弯曲的力矩M_0(F),加之试件刚性部分抗弯刚度(EI)刚性部又较差,于是试件就产生了弯曲变形 这与180°剥离强度测试方法规定的适用对象性状有差异,影响测试结果。赞成等效采用AsTM D1781-1998《胶粘剂滚筒剥离试验方法》检测铝塑板剥离强度。 相似文献
944.
双排脚手架整体稳定极限承载力通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双排脚手架简化为格构式轴心受压柱,并在剪切变形中考虑了连接件半刚性连接特点的影响,得到一个通用的双排脚手架整体稳定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与试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45.
946.
947.
948.
在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稀浆封层、SAMI应力吸收薄膜、土工织物中间层、科氏反射裂缝应力吸收系统等几种防止裂缝反射的措施,从根本上较好地解决了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9.
梁柱刚性连接的极限承载力是保证强震作用下抗震钢框架安全性的关键要素之一。以H形截面梁柱的刚性连接为例,讨论其极限受弯承载力设计问题。首先,通过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与欧洲规范以及日本相关规范的对比分析,指出:期望在遭受强烈地震作用下梁端截面形成塑性铰的钢框架,“规范”(GB50011—2001)的梁柱连接系数,至少不比欧洲规范的低,一般也不会低于日本规范的。对于梁截面较高或采用高强结构钢(Q345及以上级别钢)情况,甚至要高于日本规范的。同时指出,连接系数应随钢号而变化,采用定值连接系数不舍理。进而,讨论了梁端潜在塑性铰区域的长度,对于钢柱伸出短梁段的梁端梁一梁拼接,给出其避开梁端塑性区设定拼接位置的计算式。最后,建议梁柱连接极限承载力计算应计入腹板连接贡献的受弯承载力。对于混合连接(WUF—B),腹板连接贡献的极限受弯承载力应取其焊接、高强度螺栓连接两者中的较小值,并推荐了相应的连接系数值。 相似文献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