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88篇
  免费   6395篇
  国内免费   3820篇
电工技术   277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491篇
化学工业   15949篇
金属工艺   1506篇
机械仪表   2737篇
建筑科学   3418篇
矿业工程   1261篇
能源动力   603篇
轻工业   5360篇
水利工程   836篇
石油天然气   2871篇
武器工业   388篇
无线电   630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12篇
冶金工业   782篇
原子能技术   292篇
自动化技术   15521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1435篇
  2023年   2407篇
  2022年   2670篇
  2021年   3019篇
  2020年   2784篇
  2019年   2439篇
  2018年   1441篇
  2017年   1707篇
  2016年   2051篇
  2015年   2407篇
  2014年   4198篇
  2013年   3347篇
  2012年   3800篇
  2011年   3919篇
  2010年   3642篇
  2009年   3785篇
  2008年   3980篇
  2007年   3308篇
  2006年   2899篇
  2005年   2735篇
  2004年   2298篇
  2003年   1866篇
  2002年   1520篇
  2001年   1192篇
  2000年   1065篇
  1999年   884篇
  1998年   766篇
  1997年   668篇
  1996年   604篇
  1995年   509篇
  1994年   463篇
  1993年   368篇
  1992年   398篇
  1991年   358篇
  1990年   278篇
  1989年   323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分享了北京北控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建设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中为实现绿色三星级建筑所做的工作,比较了各种生态、节能技术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总结经验与得失,供绿色建筑开发、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2.
综述了喷涂聚脲弹性体的改性方法,重点介绍了环氧树脂、有机硅、酚醛树脂、液态聚硫橡胶改性喷涂聚脲弹性体的反应机理及改性后材料的性能变化特点.利用不同材料改性的方法,喷涂聚脲弹性体除保留原有的性能优势外,收缩率还明显减小,附着力得到改善,耐温及耐化学介质等方面性能也得以提高,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3.
以SO24-的去除率作为考察指标,在高浓度SO24-模拟地下水中以不同方式投加高铁酸钾(K2Fe O4)、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考察不同药剂对SO24-的去除效果,并对其去除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于SO24-浓度为1 000 mg/L的原水,加入K2Fe O4比单独使用PAC和PAM处理时去除效果显著提高; K2Fe O4-PAC-PAM复合药剂对SO24-的去除率可达46. 69%;并且发现K2Fe O4和PAC-PAM的投加顺序也会对SO24-的去除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K2Fe O4-PAC-PAM复合药剂体系中,K2Fe O4起到显著的絮凝协同作用,从而使高浓度硫酸盐通过强化絮凝作用被去除。  相似文献   
64.
根据行标YY 0709规定,大部分有源医疗器械都需要具备听觉报警功能,且报警声音信号波形应符合特定时域、频域要求.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WM的医疗器械报警声音播放平台.本文首先介绍了该设计的背景和标准要求,以及使用WinHex软件和单片机产生PWM波的过程;然后对平台硬件方面的阻容低通滤波电路和D类功放模块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5.
在传统振动诊断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非开挖机器人气动冲击机构灰色故障诊断系统,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实现对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与诊断.实例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在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的食品中嘌呤类物质检测方法优化的基础上,对典型水产品、畜禽肉类、豆制品、食用菌、蔬果以及常见调味品中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为消费者健康饮食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常见食品中总嘌呤含量以水产品最高,其次为畜禽肉类,植物性食品中最低。其中,水产品和畜禽肉类中总嘌呤含量分别为147.46~433.15 mg/100 g和106.09~138.16 mg/100 g,且以次黄嘌呤为主;内脏猪肝中嘌呤则以鸟嘌呤和腺嘌呤为主,总嘌呤含量在280 mg/100 g以上;检测的6种植物性食品中,4种总嘌呤含量小于50 mg/100 g。在检测的多种调味品中,鸡精、鸡鲜调味料中总嘌呤含量较高,达到500 mg/100 g以上,海鲜类酱料总嘌呤含量高于150 mg/100 g,豆类调味品中总嘌呤含量约在120 mg/100 g,而蔬果类调味料中总嘌呤含量小于50mg/100 g,不同食品类的嘌呤分布除了含量外,尚与呈味...  相似文献   
67.
通过水热合成法成功地制备了丙三醇改性Ni/Al型水滑石(GMH),并通过批量处理法和静态吸附法考察了在固体投加量、溶液pH、离子强度、腐殖酸、接触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影响下,溶液中Eu(Ⅲ)和U(Ⅵ)在GMH上的吸附行为。采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手段对材料吸附前后进行分析,结合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Eu(Ⅲ)和U(Ⅵ)在GMH上的吸附行为影响显著,在pH=7.0左右时吸附率达到最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Eu(Ⅲ)和U(Ⅵ)在GMH上的吸附过程,且此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的过程;实验条件下,GMH对溶液中的Eu(Ⅲ)和U(Ⅵ)的最大理论吸附量分别为511 mg/g和441 mg/g;GMH对溶液中Eu(Ⅲ)的吸附主要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内层表面络合以及离子交换相互作用实现;而对U(Ⅵ)的吸附主要是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和内层表面络合作用实现的。实验表明,合成材料在含低放废水的有效净化和修复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以TiO2/SiO2[n(TiO2)∶n(SiO2)=90∶10]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低分子质量聚四氢呋喃二苯甲酸酯(PTMGDB)。采用单因素法进行条件筛选,借助响应面分析法建立连续变量曲面模型,优化反应工艺并预测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202℃、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 319%(占酸醇总质量)、n(苯甲酸)∶n(聚四氢呋喃)=2. 077∶1。预测的转化率为99. 96%,实验重复3次,酯化率高达99. 91%,相对误差为0. 05%,并通过FT-IR、GPC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成功预测酯化反应结果。加入10%PTMGDB增塑后,PVA水凝膜熔点从183. 5℃降低至116. 9℃,热稳定性提高;拉伸强度由77. 9 MPa降至38. 4 MPa;熔体流动速率由0. 005 g/min升至4. 28 g/min。因此,低分子质量PTMGDB可提高PVA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熔体流动性,可解决PVA难以热塑性加工的难题。  相似文献   
69.
以矿渣、粉煤灰和硅灰为原材料制备高强地聚物,利用单一质心设计法对原材料组成进行设计优化,研究了硅灰对凝结硬化过程以及对硬化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灰充分发挥了细颗粒作用,充填在矿渣和粉煤灰堆积空隙中,由此释放的激发剂提高了固体颗粒表面的液膜厚度,从而改善地聚物的流动性,降低浆体的触变性、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由于高活性,部分硅灰在强碱性溶液中快速溶解,使得激发剂中硅酸根离子浓度提高,碱度降低,从而使矿渣和粉煤灰的反应速率降低,减缓C—A—S—H凝胶形成,宏观上表现为凝结时间延长,加速期迟滞,反应热峰值和累计放热量降低,硬化体早期强度发展受到影响。当矿渣含量>50%、粉煤灰含量<30%且硅灰含量<30%时,地聚物砂浆强度超过100MPa,满足新拌性能要求,具有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0.
对《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第7.2.12条"当采用Ⅰ类灯具时,灯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可靠接地"的规定作了系统阐述;说明了灯具及电气设备防触电分类的规定,及各类灯具(0、Ⅰ、Ⅱ、Ⅲ类)的特点和接地要求;阐述了低压配电系统电气设备(包括灯具)间接接触防护措施,以及和电气设备类别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