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10篇
  免费   2101篇
  国内免费   1340篇
电工技术   1311篇
综合类   2082篇
化学工业   2063篇
金属工艺   2014篇
机械仪表   941篇
建筑科学   4610篇
矿业工程   4496篇
能源动力   686篇
轻工业   1640篇
水利工程   2662篇
石油天然气   3071篇
武器工业   254篇
无线电   24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69篇
冶金工业   1422篇
原子能技术   230篇
自动化技术   2469篇
  2024年   274篇
  2023年   972篇
  2022年   1221篇
  2021年   1440篇
  2020年   1091篇
  2019年   1049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728篇
  2016年   889篇
  2015年   1316篇
  2014年   2478篇
  2013年   1654篇
  2012年   1999篇
  2011年   1777篇
  2010年   1611篇
  2009年   1756篇
  2008年   1958篇
  2007年   1573篇
  2006年   1324篇
  2005年   1355篇
  2004年   1006篇
  2003年   904篇
  2002年   740篇
  2001年   604篇
  2000年   521篇
  1999年   469篇
  1998年   376篇
  1997年   344篇
  1996年   323篇
  1995年   281篇
  1994年   288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99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91.
《山东农药信息》2010,(4):48-50
<正>一、小麦病虫预计:小麦条锈病关中中西部、陕南中等至偏重发生,汉中西部重发生,发生面积650万亩。小麦白粉病中等发生,秦岭北麓常发区、渭北塬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00万亩。  相似文献   
992.
增粘树脂因结构差异种类居多,在胶粘剂、涂料和油墨等产品中应用广泛,通过红外分析进行有效快速鉴别对于科研及生产单位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选用不同增粘树脂作为研究对象,分类别比较其FT-IR谱图。研究表明:松香树脂含有酯基(γC=O)特征吸收峰,季戊四醇酯的烃链骨架振动为双峰(1 058 cm-1,1 036 cm-1),甘油酯为单峰;萜烯树脂只出现较强的烷烃基团吸收,(δ=CH)吸收很弱;C5石油树脂在970 cm-1有δ=CH反式振动吸收,双环戊二烯树脂同时在970 cm-1(反式)与702 cm-1(顺式)振动吸收,且有环(γC-H)单峰(3 040 cm-1)出现,氢化后,δ=CH吸收峰减弱或消失;C9石油树脂等芳香族树脂有明显的芳环吸收,骨架振动吸收峰随颜色加深有所偏移,δ=CH吸收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基因遗传变异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35例一线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NSCLC患者,收集外周血及活检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基因分型及表达测定。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在KDR的标记多态性位点中,只发现了V297I位点的临床意义。V297I位点位于该基因的编码区,在研究人群的基因分布频率为:CC型99例(73.33%),CT型33例(24.44%),TT型3例(2.2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4,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898)。后期比较将TT型和CT型患者合并,对不同基因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发现:CT/TT基因型患者和野生型CC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41.67%和47.47%(P=0.549)。CT/TT和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6.2和8.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在总生存期(OS)方面,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18.9和21.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无进展生存期(PFS)构建多变量的Cox模型校正之后发现CT/TT基因型对PFS的影响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OR=1.95,P=0.019)。另外,进一步在68例癌组织标本的表达分析中发现,CT/TT基因型患者相对于野生型的CC型患者,癌组织中KDR的表达明显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KDR基因V297I位点可能通过影响KDR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光悬浮区熔法以3 mm/h的生长速度制备Gd2PdSi3单晶。该化合物表现为同成分熔融,其熔点在1700°C左右。与Gd2PdSi3化学计量成分相比,制备的晶体中Pd含量略低,导致了熔区内Pd的富集以及实验过程中熔区温度的降低。采用标准成分给料棒制备的单晶内含有少量定向的GdSi沉淀,可以通过退火热处理减少其含量但并不能完全消除。采用给料棒成分微调的方法制备出不含GdSi沉淀的高质量Gd2PdSi3单晶。  相似文献   
995.
采用Gleeble热模拟方法调查了钛镁钙复合处理与微钛处理两种不同成分的船板钢EH40在不同热输入条件下的粗晶热影响区的组织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t8/5时间13 ~ 550 s之间,钛镁钙复合处理的试验钢(A号)模拟粗晶区组织随t8/5增加由粒状贝氏体逐渐转变为晶界铁素体+晶内针状铁素体+晶内多边形铁素体,同时发现大量尺寸在0.2 ~ 3 μm之间的TiOx-MgO-Al2O3复合氧化物夹杂;t8/5≤700 s时,其模拟粗晶区-20 ℃冲击吸收能量≥192 J;微钛处理的试验钢(B号)模拟粗晶区组织随t8/5增加则由粒状贝氏体逐渐转变为晶界铁素体+上贝氏体组织,在t8/5≤300 s时,其模拟粗晶区-20 ℃冲击吸收能量≥196 J。A号试验钢焊接性能优于B号试验钢,其原因在于A号试验钢中大量存在的复合氧化物夹杂促进了晶内铁素体形核,从而提高粗晶区的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双相区保温+奥氏体化淬火+低温退火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合金元素配分行为对C-Si-Mn系高强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60℃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双相区中奥氏体相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多直至达到饱和,而铁素体向奥氏体扩散的Mn元素含量也逐渐增多直至在两相间达到化学势平衡,后加热至930℃保温120 s,再淬火至220℃,配分过程中发生了C从马氏体向奥氏体中的扩散偏聚.经该工艺处理后实验用钢的抗拉强度为1310 MPa,延伸率可达12%,强塑积达到15720 MPa·%,相比传统淬火+碳配分工艺,双相区保温+奥氏体化淬火+低温退火的热处理工艺过程中Mn配分和C配分共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钢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和稳定性,从而提高高强钢的室温成形能力.  相似文献   
997.
全浸区是海洋石油平台腐蚀严重的部分,国内一般采用阴极保护[1]的方法对其加以保护;沙特阿拉伯KCROP项目两座平台的全浸区,采用阴极保护的同时施工煤焦油环氧油漆。文章着重介绍了煤焦油环氧油漆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表面处理、油漆施工和油漆检验等。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热模拟技术、金相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焊接热循环下E4330钢粗晶区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焊前预热改善粗晶区(CGHAZ)的组织,从单一的板条马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和下贝氏体的混合组织,但预热温度过高会导致晶粒严重长大和上贝氏体的出现。E4330钢粗晶区经历峰值温度为800℃的二次热循环后,出现了组织遗传现象,但当层间温度为200℃时,临界粗晶区(IRCGHAZ)并没有因组织遗传而表现出韧性恶化,这是因为马氏体转变不完全引起细小的球状奥氏体增多,抑制了粗大晶粒的遗传。调质处理改善粗晶区的韧性,但不能完全消除组织遗传。  相似文献   
999.
许顺维 《铸造技术》2014,(4):790-792
以差厚拼焊管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及其数值模拟分析了高温膨胀时影响塑性变形的因素。结果表明,变形协调性随着长度比的提高而呈现增加的趋势。厚壁管的最大胀形量会出现在距离焊缝最近的地方,外形形状为圆锥形的;薄壁管的外形形貌为椭球形,中间区域的胀形量最大。差厚拼焊管变形协调性主要受变形强化和长度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究磁流变动压复合抛光基本原理及抛光力学特性。方法通过建立磁流变动压复合抛光过程中流体动压数学模型,分析抛光盘面结构化单元对抛光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优化其结构。搭建磁流变动压复合抛光测力系统,探究工作间隙、抛光盘转速、工件盘转速和凸轮转速对抛光力的影响规律,基于正交试验,优化抛光效果。结果抛光盘面结构化单元的楔形区利于流体动压效应的产生,且流体动压随楔形角和工作间隙的增大而减少,随楔形区宽度的增大而增大。结构化单元较为合理的几何参数为:楔形角3°~5°,工作间隙0.2~1.0 mm,楔形区宽度15~30 mm。法向力Fn随工作间隙的增大而减小,随工件盘转速的增大而增大,随抛光盘和凸轮转速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剪切力Ft随工作间隙的增大而减小,随工件盘、抛光盘和凸轮转速的增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优化工艺参数为:抛光盘转速60 r/min,工件盘转速600 r/min,凸轮转速150 r/min。在羰基铁粉(粒径3μm、质量分数35%)、SiC磨料(粒径3μm、质量分数5%)、工作间隙0.4 mm和磁感应强度0.1 T工况下,抛光2 in单晶硅基片4 h后,表面粗糙度Ra由20.11 nm降至2.36 nm,材料去除率为5.1 mg/h,初始大尺度纹理被显著去除。结论磁流变动压复合抛光通过在抛光盘面增设结构化单元,以引入流体动压效应,强化了抛光力学特性,并利用径向往复运动的动态磁场实现柔性抛光头的更新和整形,最终达到了提高抛光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