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58篇
化学工业   94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3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49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23篇
自动化技术   88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生命科学仪器》2004,2(2):12-13
小RNA(MicroRNA,miRNA)的作用与应用研究继2001,2002连续两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年度10大突破技术以来,2003年继续热度高涨,名列前矛。其核心技术RNA干扰(RNAi),即用20多个核苷酸组成的短的双链RNA(siRNA)代替传统反义核酸进行转录后基因沉默,已经迅速而广泛地应用到基因功能,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研究等热门领域,并为基因  相似文献   
12.
文特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用合成基因组制成了第一个活细胞。  相似文献   
13.
肿瘤的发生涉及多因素、多环节。目前肿瘤研究不仅关注肿瘤发生中核基因的变化,而且也关注到人类细胞内唯一的核外遗传物质线粒体基因的变化。肿瘤发生中核基因组与线粒体基因组的相互作用成为近年来医学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细胞中两个基因组之间的协调失衡可能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本工作将对这一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德国莱布尼茨植物遗传学与农作物研究所的Stein博士带领一个国际科研团体,经过两年努力,终于首次观察到谷类作物大麦的全基因组。科学家们借助他们建立的新方法,已能确定大麦全部基因2/3的排序,这些成果成为完整破译大麦与相近的小麦基因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DNA序列并不能决定整个遗传学的命运,一个名叫约瑟夫·纳德欧的科学家正尝试寻找其他影响着遗传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美国能源部(DOE)于2008年11月13日宣布向Rochester大学教授David Wu资助175万美元以资助从纤维素生物质制取有用的氢气或乙醇项目,这些废弃生物质可为牧草修剪料、谷物秸杆和木屑。David Wu已研究了一种厌氧、喜热、可分解纤维和可生成乙醇的细菌C.thermocellum。结合其喜  相似文献   
17.
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线粒体作为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是细胞氧化磷酸化进行的场所。它有其自身的基因组,也有其独立的转录、翻译体系,甚至其使用的遗传密码也与核基因组的有所不同。本文介绍了高等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及研究现状。由于高等植物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线粒体DNA有密切关系,本文对此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分析、基因预测、泛基因组构建、功能注释等流程,以66 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基因组为对象,进行该物种的泛基因组分析。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分析表明,上述菌株可划为具有明显物种边界的两个独立分支;获得的泛基因组共包含13 051 个基因,其中核心基因2 165 个;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CAZy)功能注释显示,B.amyloliquefaciens 相比Bacillus 属内其他菌株在分解淀粉、β-葡聚糖和木聚糖上具有较大优势;在促植物生长方面,B.amyloliquefaciens 通过吲哚丙酮酸途径合成吲哚乙酸,并通过碱性磷酸脂酶和植酸酶分解磷元素;抗生素耐药性分析发现,多数菌株含链霉素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性基因。此外,在所有基因组中均发现杆菌烯和杆菌肽等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上述研究进一步明确B.amyloliquefaciens 基因组水平的分类学特点、核心基础代谢特征,以及菌株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植物促生、生物防治等方面的优势及潜力,可为开发利用该菌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溯源分析湿米粉与淀粉制品(统称为\"湿粉\")及其原料米中分离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方法 采用GB/T 4789.29—20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在14份湿粉及其原料米中分离出34株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并进行菌株全基因组重测序,以Burkholderia_gladi...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分离自母乳、婴儿肠道的植物乳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株间亲缘关系和细菌素合成相关基因.方法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不同来源的植物乳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质控过滤后的数据经Unicycler组装获得基因组精细图,通过比对COG、CAZy数据库对功能基因进注释,并借助BAGEL4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