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74篇
  免费   2080篇
  国内免费   1423篇
电工技术   207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807篇
化学工业   3998篇
金属工艺   2609篇
机械仪表   939篇
建筑科学   2121篇
矿业工程   1959篇
能源动力   332篇
轻工业   1107篇
水利工程   586篇
石油天然气   1155篇
武器工业   322篇
无线电   23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81篇
冶金工业   2069篇
原子能技术   182篇
自动化技术   2719篇
  2024年   206篇
  2023年   696篇
  2022年   889篇
  2021年   937篇
  2020年   745篇
  2019年   870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656篇
  2016年   792篇
  2015年   882篇
  2014年   1653篇
  2013年   1163篇
  2012年   1452篇
  2011年   1461篇
  2010年   1279篇
  2009年   1238篇
  2008年   1555篇
  2007年   1253篇
  2006年   1174篇
  2005年   1189篇
  2004年   1044篇
  2003年   980篇
  2002年   808篇
  2001年   670篇
  2000年   567篇
  1999年   489篇
  1998年   468篇
  1997年   433篇
  1996年   470篇
  1995年   465篇
  1994年   320篇
  1993年   285篇
  1992年   257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98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 探究电沉积工艺参数对无掩模定域性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微观形貌、直径和沉积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尖锥形铂丝作为阳极、铜板作为阴极,电镀液从阳极和导流腔之间的微缝隙以射流方式流到阴极表面,电化学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镍柱微观结构进行检测.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极间电压和初始极间距对微镍柱微观形貌、沉积速率和直径的影响规律.结果 初始极间距为10μm、电压为3.8~4.4 V时,可以制备出直径均匀、圆柱度较高的微镍柱;电压增至4.7 V时,微镍柱形状不规则,常伴有分叉现象或呈瘤状沉积.极间电压从3.8 V增加到4.7 V时,微镍柱体积沉积速率由539μm3/s增长至4159μm3/s,直径由55μm增长至102μm.此外,当极间电压为4.1 V、初始极间距为20~40μm时,随着初始极间距的增大,微镍柱顶端从圆柱形逐渐转向锥形沉积.结论 极间电压对微镍柱微观形貌、沉积速率和直径的影响明显,初始极间距主要影响微镍柱顶端的沉积生长形状.  相似文献   
993.
《锻压技术》2021,46(10):19-24
FGH96是我国第2代粉末冶金高温合金,采用常规锻造工艺进行开坯和成形极为困难,为了探索合理的细晶盘坯制备方法,在900℃的热模温度下,以不同应变速率、变形温度和变形量进行热模锻造实验,研究FGH96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以低于γ′相固溶温度锻造时,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显微组织更加均匀,当变形温度超过γ′相固溶温度时,晶粒有长大倾向;合金晶粒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细化,低变形量时组织不均匀,变形量超过30%时能获得较好的细化组织;在1050~1130℃变形温度范围、以大于30%的较大变形量锻造时,晶粒度可以提高3个级别以上;采用大变形镦锻、反复镦拔可获得12级左右的再结晶组织,拉伸强度明显提高,断口特征为沿晶和穿晶混合断裂。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和冲击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E550级高强度钢850~1000 ℃系列奥氏体化温度下组织演变规律和不同回火温度下的组织性能。建立了奥氏体化温度与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数学关系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高度吻合。检测了不同奥氏体化温度试板分别在600 ℃和670 ℃回火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选择880~930 ℃范围得到原奥氏体晶粒均匀细小,配合670 ℃回火,得到的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995.
本刊讯2015年1月19日~23日,中国与马来西亚主管部门间第七次卫星网络协调会谈在北京举行。本次协调会谈共设议题42项,涉及EHF、L、S、X、C、Ku及Ka等频段。中马双方代表在会上交换了各自卫星网络及卫星的使用计划。由于双方主管部门在C和Ku频段已达成大轨位间隔协议,此次会谈主要针对轨位间隔较小的卫星网络进行了友好磋商。最终,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部分卫星网络成功完成协调,并就部分卫星网络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阐述了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的基本原理,并使用SystemView软件对数字基带系统进行仿真设计。我们修改信道噪声和基带信号的码元传播速率,并观察比较接收波形和发送波形,直观看到噪声和码间干扰对数字基带系统的影响,同时验证了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多回路理论构建电路模型,通过MATLAB进行不同故障的仿真,经分析得出定子匝间短路电流的谐波特性以及电压不平衡故障电流的谐波情况,对比可知二者谐波特性相类似,难以通过故障电流区分两种故障。用EEMD-HHT方法分析处理故障电流后,两种故障所得的现象不同,由此很好地区分了这两种故障情况,在定子匝间短路故障的诊断中,排除了电压不平衡故障的干扰,同时该方法还能得出电机故障的发生时刻,可以为定子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998.
极间短路条件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电磁暂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澳±160kV中压柔性直流系统为例,配合直流断路器的应用,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分析了极间短路故障时系统的暂态特性。首先介绍了南澳直流工程的系统拓扑和主回路参数,然后结合不同保护策略分析了系统对直流断路器的参数要求,提出了系统与断路器配合时直流限流电抗的调整思路。最后研究了线路长度、故障位置和断路器动作对暂态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直流断路器可以快速开断故障电流,限制电流峰值,通过调整直流限流电抗可以实现系统与断路器的配合。研究结果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参数设置和器件及设备选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是汽轮发电机的频发故障,但现有的方法实现匝间短路定位,尤其是动态匝间短路线圈的定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确定发电机励磁绕组存在动态匝间短路线圈的位置,详细推导了汽轮发电机励磁线圈匝间短路时励磁磁动势、气隙磁密、定子空载电势、定子并联支路间环流等物理量的变化;在考虑电机饱和的基础上,确定了动态匝间短路故障的特征量,提出了故障诊断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定子空载奇次谐波电势变化量的比值以及并联支路偶次谐波环流比值与励磁线圈匝间短路的位置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据此可确定励磁线圈的短路位置。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出励磁线圈动态匝间短路的位置,同样也可以检测出静态匝间短路的位置,从而实现励磁线圈匝间短路故障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00.
双馈式感应发电机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领域,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特殊结构和工作特性,准确定位发生匝间短路故障的槽号存在一定难度。本文从有限元理论出发,利用Ansoft仿真分析正常和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后的气隙磁密的变化特性。从磁特性角度出发,分析了故障槽定位的可行性;通过探测线圈和光电装置的结合,对比分析正常与故障下采集信号的差值,即可确定故障槽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