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645篇 |
免费 | 4917篇 |
国内免费 | 232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963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5652篇 |
化学工业 | 5558篇 |
金属工艺 | 1888篇 |
机械仪表 | 2844篇 |
建筑科学 | 6902篇 |
矿业工程 | 2193篇 |
能源动力 | 1588篇 |
轻工业 | 2753篇 |
水利工程 | 2822篇 |
石油天然气 | 2673篇 |
武器工业 | 491篇 |
无线电 | 596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641篇 |
冶金工业 | 2661篇 |
原子能技术 | 575篇 |
自动化技术 | 471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962篇 |
2023年 | 1648篇 |
2022年 | 1919篇 |
2021年 | 2194篇 |
2020年 | 2197篇 |
2019年 | 1701篇 |
2018年 | 876篇 |
2017年 | 1362篇 |
2016年 | 1529篇 |
2015年 | 1817篇 |
2014年 | 2963篇 |
2013年 | 2481篇 |
2012年 | 3011篇 |
2011年 | 2909篇 |
2010年 | 2702篇 |
2009年 | 2823篇 |
2008年 | 3509篇 |
2007年 | 2568篇 |
2006年 | 2195篇 |
2005年 | 2303篇 |
2004年 | 1847篇 |
2003年 | 1483篇 |
2002年 | 1236篇 |
2001年 | 1205篇 |
2000年 | 1025篇 |
1999年 | 893篇 |
1998年 | 753篇 |
1997年 | 698篇 |
1996年 | 682篇 |
1995年 | 652篇 |
1994年 | 519篇 |
1993年 | 425篇 |
1992年 | 388篇 |
1991年 | 361篇 |
1990年 | 349篇 |
1989年 | 334篇 |
1988年 | 75篇 |
1987年 | 61篇 |
1986年 | 44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46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5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把提高能源效率落到实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有两个重要指标:第一个是人均GDP;第二个是能耗,要求"十一五"末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要如此强调大力促进节能工作呢? 相似文献
42.
43.
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随着地产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设计人员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设计,以达到降低结构成本和节能降耗的目的。结合实际工程经验,通过轴压比限值法和层间位移比法的综合应用,提出剪力墙住宅项目结构优化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44.
以陕西榆神高速公路穿越国家重点历史文物秦长城遗址为背景,通过不同的方案必选,采用浅埋暗挖双跨大断面矩形隧道下穿秦长城遗址。施工中采用超前大管棚水钻平行跟进管棚,单洞4步开挖,以及劲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等施工技术措施控制地表沉降,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国家重点历史文物秦长城遗址。 相似文献
45.
46.
47.
试验研究了钢渣比表面积和掺量对钢渣复合水泥基泡沫混凝土强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钢渣掺入量下,随钢渣比表面积增大,泡沫混凝土砌块7d和28d抗压、抗折强度,总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山”型变化,其中钢渣比表面积为600m2/kg与700m2/kg时效果较好,砌块28d抗压强度可达JG/T266-2011《泡沫混凝土》标准中C2等级.在同一钢渣比表面积条件下,随着钢渣掺入量增大,泡沫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整体呈降低趋势.当加入钢渣微粉小于20%时,砌块28d强度高于纯水泥时的强度;但是,当继续增加钢渣掺入比例时,强度均比纯水泥时低.当钢渣最大掺入量达50%时,泡沫混凝土砌块28d抗压强度仍可满足JG/T266-2011标准规定下C1级强度等级. 相似文献
48.
49.
以A稀土矿为原料,选取不同粒级精矿,在不同矿酸比和焙烧温度下,按照要求进行多次静态硫酸焙烧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综合分析选择稀土的最佳条件,提高稀土精矿的分解率和回收率. 相似文献
50.
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沟壑众多,在隧道选线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最不利的地形条件,即隧道需穿越超浅埋大偏压地段。为了研究其经济、安全、可靠的穿越方案,提出经济安全系数比的概念及计算原理。对隧道穿越超浅埋大偏压段的方案先进行设计,然后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相关定额计算出各方案的经济安全系数比,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3种典型穿越方案下的隧道围岩应力、洞室变形和初期支护应力等进行计算分析。经过综合对比,得出按反压法设计的穿越方案最优。该方案既有利于超浅埋大偏压隧道的整体稳定,又有利于减少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