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0012篇 |
免费 | 12262篇 |
国内免费 | 625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6171篇 |
技术理论 | 9篇 |
综合类 | 21957篇 |
化学工业 | 25362篇 |
金属工艺 | 11782篇 |
机械仪表 | 43820篇 |
建筑科学 | 101936篇 |
矿业工程 | 13761篇 |
能源动力 | 6562篇 |
轻工业 | 35974篇 |
水利工程 | 21265篇 |
石油天然气 | 10343篇 |
武器工业 | 3522篇 |
无线电 | 4105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2884篇 |
冶金工业 | 9309篇 |
原子能技术 | 1790篇 |
自动化技术 | 5102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4261篇 |
2023年 | 8642篇 |
2022年 | 9859篇 |
2021年 | 15057篇 |
2020年 | 10594篇 |
2019年 | 8342篇 |
2018年 | 3440篇 |
2017年 | 6032篇 |
2016年 | 7432篇 |
2015年 | 11732篇 |
2014年 | 29450篇 |
2013年 | 22656篇 |
2012年 | 27118篇 |
2011年 | 26488篇 |
2010年 | 23681篇 |
2009年 | 26516篇 |
2008年 | 30866篇 |
2007年 | 24065篇 |
2006年 | 19980篇 |
2005年 | 19622篇 |
2004年 | 15166篇 |
2003年 | 14975篇 |
2002年 | 12344篇 |
2001年 | 10663篇 |
2000年 | 9732篇 |
1999年 | 8373篇 |
1998年 | 7047篇 |
1997年 | 6616篇 |
1996年 | 6289篇 |
1995年 | 5954篇 |
1994年 | 5038篇 |
1993年 | 4558篇 |
1992年 | 4492篇 |
1991年 | 3979篇 |
1990年 | 3861篇 |
1989年 | 3043篇 |
1988年 | 206篇 |
1987年 | 136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26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世博地块采用实地观察和少量走访的研究方法,从城市设计的各个要素和城市环境意象方面对其城市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2.
设计是挣扎于无限与有限之间的产物,幻化在有形与无形之间的精灵,融合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设计之时很难说运用的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理念、是传统还是现代的手法、是园林还是艺术的素材,设计师在此只是追寻一种超越有形、有限的本质的美。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本文介绍马江兴业银行大厦的总体设计,平面布局,立面构思的过程,在建筑创作中颇具新意,力争成为马尾经济开发区的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146.
本文依据系统工程原理,把某工程的核供热厂、峰荷热源、热力网、热力站以及热用户作为一个系统,以综合经济效果最佳为目标,充分考虑供热设计和运行的实际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寻求四个基本参数的最佳组合和较佳范围。 相似文献
147.
148.
有关设计师个人设计风格问题的讨论,一直是我们杂志的重要内容。然而选择坚持自我风格,还是转型,是当前设计师们在自我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所拿捏不定的。设计作品中带有强烈的个人烙印也许可以成为一种品牌效应,但转型却意味着另辟蹊径,更潜藏着创新。在看过“被立体了”的山水画、戏·江南、品尚品后,当我们再一次看到吕邵苍作品的时候,不得不惊讶于他的这种“变”。在本期刊登的新作中我们甚至已经很难找到专属于吕邵苍风格的那种痕迹:没有了“中国”古典的情节;也找不到外景内移的典型装饰;更不见娱乐休闲场所通常见到的豪华和惊艳,取而代之的是简洁,素雅和纯净。有种可以自由呼吸的舒畅感觉。在作品中水元素被多次,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统一且不单调;形散而神不散。像散文般清新的表现方式让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这种转变至少在吕邵苍这里是成功的,也看到个人风格有时是种束缚,我们相信转型会让他和他的设计在朝国际化迈进的征途中,越战越勇。 相似文献
149.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07,(2):1-1
建筑物的产生最直接最原始的目的是遮风避雨。历史发展至今,建筑物的这一基本功能从未动摇过。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建筑功能趋于完善,而其发展最终将会使它的使用者觉得建筑更加舒适和便捷。与建筑功能最直接相关联的是建筑构造和内部的设计,它们所采用的技术通常能为建筑空间新功能的出现创造条件。我们通常讲的最多的设计风格,其实只是具有一定技术、功能的建筑与空间的一个外在属性,而并非会因为存在一种风格引发其功能和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150.
近日,开利公司携手母公司美国联合技术公司连续第三年顶级赞助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进一步加强了开利公司对推动绿色建筑事业在中国发展的长期承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