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2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79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328篇
化学工业   548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1412篇
矿业工程   78篇
能源动力   94篇
轻工业   141篇
水利工程   1488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4篇
冶金工业   4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6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洱海弥苴河河口湿地整治是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数值模型方法进行模拟可对湿地现状及相应措施实施后的改善效果进行直观分析。利用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湿地现状,提出主要存在问题和相应治理措施,并进行模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选工程措施可有效治理洱海弥苴河河口湿地长期存在进水不畅等问题,有效提高河口区域生态环境水平。  相似文献   
52.
为改善汉江水电站库区水质,考察了跌水式人工湿地应用于合流制排水系统雨季溢流污染的治理情况,以维护附近生态环境平衡.通过与普通湿地的比较,发现3级跌水式湿地对COD、氨氮、总氮及总磷的去除率均高于普通湿地,分别高13.1%、7.9%、6.1%和6.0%.跌水型湿地具有较好的溶解氧梯度,而普通湿地末端容易形成厌氧环境.Biolog微平板试验的结果表明,跌水型湿地中的微生物对糖类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肪酸及脂类、代谢中间产物及次生代谢物的利用程度更高.PCR-DGGE分子图谱技术分析表明,跌水型湿地的微生物种群普遍比普通湿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丰富,且特有的功能微生物与污染物去除相关.  相似文献   
53.
人工湿地是人为设计建造用于处理污水的工程设施,存在着系统水力负荷偏小、占地面积大、系统供氧不足、氮磷的去除效率偏低、易堵塞等弱点。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CRI)是污水土地处理法中的一种类型,系统基本的处理机理是有控制地将污水投放于特定渗滤介质的表面,使其在向下渗透的过程中达到净化污水的过程。实验研究了将CRI作为人工湿地系统的前置处理单元改善人工湿地易堵塞的问题,并对改善原因作了分析,得出利用人工快速滤与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组合后,可以有效地改善堵塞状况,同时较一般未设预处理设施的人工湿地可以较长时间运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54.
湿地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通过对2011—2014年西溪湿地引水口、内部河道水、湿地出口水3处监测点水质资料的整理分析,初步探讨了西溪湿地对水质产生的影响。证实了湿地对水质的改善作用,但同时该作用也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  相似文献   
55.
分析了小清河沿线8个湿地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实际在湿地水循环过程、生态需水、水文——生态过程耦合关系、生态修复、流域污染治理、湿地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规划,为管理决策者保护和管理小清河沿线湿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根据永定河生态修复过程中对河道补水水质、水量的要求,结合永定河丰台段的地质条件,建设人工湿地对永定河园博湖水体进行循环净化。通过大型垃圾回填坑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园博园湿地的建设成为可能;并通过运行管理,提出了在后期维护管理过程中运行及监测重点,对人工湿地工程在严重缺水城市建设时的选址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7.
针对传统潜流湿地床体内溶解氧不足导致有机物和氨氮去除率低的问题,介绍了预曝气、跌水充氧、潮汐流增氧和机械曝气等几种潜流湿地强化增氧技术。通过强化充氧,可以改善潜流湿地内部的溶解氧浓度、提高对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去除效率以及扩大潜流湿地工艺在水污染控制领域的适用范围,使其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东平湖湖区及周边土壤的采样分析,探讨了该湖水体和周边土壤中氮磷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平湖表层水体中TN含量为0.29~11.43 mg/L,TP含量为0.019~0.459 mg/L;湖泊周边水域氮磷含量较高,而湖区氮磷含量相对较低,说明上游污染物排放和人为活动对水体中的氮磷分布有很大影响;水平空间上,土壤表层(0~10 cm)TN含量最高的是稻屯洼,王台大桥最低,TP含量都在0.05%以上;垂直空间上,东平湖湿地土壤TP垂直分布由上到下呈减少趋势,在垂直地面20 cm处TP含量出现较大转折,TP含量迅速下降,这与磷素的淋失、动植物活动及地质沉积作用有关,TN集中分布在20~40 cm土层,这与土壤对氮元素的截留、淋失、沉积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9.
文中通过对石佛寺人工湿地内水生植物、野生动物、水质、沉水植物腐解及气象等监测要素的系统设计,详细阐述了大型人工湿地的生态监测的内容和方法,为人工湿地的生态监测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0.
"碟形湖"是指鄱阳湖湖盆区内枯水季节显露于洲滩之中的季节性子湖泊,具有特殊的地貌特征和水文特性、复杂多变的湿地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特征.在碟形湖及其周边,湿生与水生植物群落有序分布、季节性演替;静水水域有利于底栖动物和鱼类生长育肥;缓慢下降的水位、逐渐伸展的泥滩为越冬候鸟持续提供丰富的食物和歇息环境,全湖80%以上的水鸟在碟形湖区域越冬.高低不一、分布广泛的碟形湖群有效地缓解了干旱、洪水灾害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冲击,对于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加强碟形湖保护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