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4篇
  免费   1686篇
  国内免费   1791篇
电工技术   1285篇
综合类   2207篇
化学工业   516篇
金属工艺   343篇
机械仪表   1393篇
建筑科学   1011篇
矿业工程   684篇
能源动力   230篇
轻工业   264篇
水利工程   515篇
石油天然气   319篇
武器工业   197篇
无线电   20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57篇
冶金工业   236篇
原子能技术   140篇
自动化技术   5117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477篇
  2022年   493篇
  2021年   554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524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479篇
  2015年   580篇
  2014年   787篇
  2013年   719篇
  2012年   869篇
  2011年   930篇
  2010年   875篇
  2009年   927篇
  2008年   1064篇
  2007年   993篇
  2006年   816篇
  2005年   753篇
  2004年   642篇
  2003年   596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11.
卫星导航信号码跟踪精度理论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码跟踪精度理论在导航系统信号体制评估中的广泛应用,利用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信号仿真平台对导航跟踪优化的适用条件进行了研究,对不同载噪比环境、前端接收带宽以及超前滞后间距条件下的信号伪距误差进行了测量,将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对比,分析了实际应用中滤波器、鉴别器的非理想特性对信号码跟踪精度所造成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非相干超前滞后(NELP)码跟踪环的条件下,当载噪比较高时,前端接收带宽接近发射带宽,并在超前滞后间距足够小时,计算结果能够较真实的反映信号的性能,并可以为导航信号体制的理论评估以及新型导航信号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针对一般方法推导离散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过程繁琐费时的问题,给出一种先连续化求出闭环传递函数再离散化求解的简便方法,并给出使用本方法的单一化条件。对于满足该条件的系统,可直接求用简便方法求取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不满足该使用条件的系统,对其中间变量的求取可使用本方法,因而大大简化求解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过程,为采样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13.
空间科学实验中图像的分辨率不断提高、数据量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对图像数据进行星上压缩处理后再进行传输。FPGA具有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已普遍应用在卫星的各种有效载荷上,因此可采用FPGA实现图像压缩。基于FPGA的图像压缩算法的核心是DCT变换,而DCT变换中需消耗大量的乘法资源。为了提高图像压缩的效率,同时减少对专用乘法器的依赖,本文就充分利用FPGA中的BRAM与LUT资源,使用改进型的分布式算法、流水结构和乒乓操作,在避免使用乘法器的同时,实现JPEG压缩算法中的DCT变换,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经验证,该方法用于基于FPGA的JPEG图像压缩系统中,相比传统DCT快速算法运算速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4.
Ni—Ti—Nb带滞后记忆合金的机械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Ni-TI-Nb合金在不同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下的机械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和平均切温度的影响基本上与45钢相同;切削时宜用K类硬质合金刀具,最佳切削速度为40m/min。  相似文献   
115.
针对一类具有Beddington - DeAngelis功能反应的离散竞争系统,运用差分不等式和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证明了该系统具有持久性和全局吸引性.利用差分概周期方程的壳理论,得到了保证该系统存在唯一的概周期解的充分条件.所得结果补充了文献[3]和文献[4]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随着微电网技术的持续发展,电力用户对其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微电网故障诊断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MODWT)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微电网故障诊断新方法,并通过仿真与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出故障类型,且不受故障初始相位角和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与现有的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诊断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提供更好的故障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17.
建立考虑沟床侵蚀、坡面汇流以及沟道上空降雨共同作用下沟道流体运动的水土耦合模型,可以为流域风险评估、防灾减灾以及潜在泥石流沟判识等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沟道流体对沟床可移动固体物源的侵蚀过程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具有时空变异性的坡面汇流及沟道上空降雨进行合理耦合,建立了小流域沟道流体运动的水土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流体运动水土耦合模型进行时空离散,得到了沟道流体运动数值离散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语言编写了流体运动数值离散模型的求解程序;同时,以来流流量及沟槽坡度为控制变量开展了室内模型实验,观测不同工况条件下沟槽控制点处流体流深、流速以及流体容重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所得到的12组水槽实验的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在沟槽坡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沟槽控制点处流体流深及流体流速与来流流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流体容重与来流流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同时,将沟槽控制点处流体流深、流速以及流体容重的数值求解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流体流速及流体容重的模拟精度均高于90%,流体流深的模拟精度高于80%。表明所建立的小流域沟道流体运动的水土耦合模型基本合理,所采用的数值离散方法及所编写的模型求解程序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118.
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结构模型与其他普通螺杆挤出机相差很大且构成独特,近年来在聚合物加工行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设计螺槽深度与螺杆半径比为1∶2、2∶5、1∶3的三种锥形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离散单元法模拟了锥形双螺杆挤出机挤出LDPE、HDPE两种颗粒的过程,分析了锥形双螺杆挤出机螺槽内颗粒速度的变化,同时在不同参数下对三种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的输送效率进行了比较。利用EDEM软件对LDPE和HDPE颗粒进行离散元分析,得出不同时刻两种颗粒在三种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内的混合情况。结果表明,螺槽深度与螺杆半径比为1∶2的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的混合效率优于螺槽深度与螺杆半径比为2∶5、1∶3的锥形双螺杆挤出机。  相似文献   
119.
《广东电力》2021,34(6)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谐波带宽大幅拓宽,存在较多弱谐波分量,易产生混叠现象。传统傅里叶算法虽适合宽频信号检测,但存在严重的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缺陷,谐波检测精度不高。为此,在研究自卷积运算对窗函数旁瓣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针对谱线插值算法的频率估计误差累积缺陷和全相位数据预处理算法的栅栏效应加剧问题,通过一阶自卷积运算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提出基于一阶自卷积Kaiser窗的谐波检测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DFT)算法。同时,为降低宽频信号的检测时间,对宽频信号划分频段,提出分频段的电力谐波检测DFT算法,降低高频段的检测时间,提高计算速度。仿真表明,所提分频段算法适合宽频信号检测,能有效克服基频频率波动和噪声干扰,具有较高的谐波参数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0.
为研究黄陇煤田低阶煤甲烷解吸滞后规律并定量评价解吸滞后,采集郭家河井田3号煤层煤样(GJH3)、大佛寺井田4号煤层煤样(DFS4)与黄陵二矿井田2号煤层煤样(HL2),采用液氮吸附与等温吸附/解吸试验,分析其孔隙结构特征与吸附/解吸特征,基于Langmuir方程与热力学计算结果,定量评价解吸滞后与吸附/解吸前后吸附热差异.结果表明:(1)温度相同时,煤样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DFS4,HL2,GJH3,煤样残余吸附量大小顺序为HL2,GJH3,DFS4,温度对残余吸附量的影响略有区别,温度并非与残余吸附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温度对解吸的影响.(2)DFS4,GJH3,HL2的解吸滞后系数为0.4~0.6,其中,20℃时HL2解吸滞后系数最大,吸附/解吸可逆性较差;GJH3解吸滞后系数最小,吸附/解吸可逆性最好;解吸滞后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吸附/解吸可逆性随温度升高变好.(3)解吸时的等量吸附热均大于吸附时的等量吸附热,解吸需要从体系外吸收热量,吸附和解吸过程的能量差异可能是解吸滞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