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33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二硫化碳氧化性自由基对生物靶分子损伤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脉冲辐解技术研究了二硫化碳(CS2)被氧化生成的阳离子自由基,以时间分辨瞬态吸收光谱方法获取CS2阳离子自由基的特征吸收谱,同时,研究了CS2阳离子自由基损伤生物靶分子的机理,测定了相关的反应动力学常数。结果发现,CS2阳离子自由基能与DNA、dGMP、酪氨酸和色氨酸反应产生亲的产物,在CS2对生物靶分子的氧化损伤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体中一类重要的大分子。它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也是辐射生物学效应的最重要的靶分子。电离辐射可引起DNA多种类型的损伤,其中双链断裂(DSB)是辐射所致生物效应中最重要的原初损伤。此实验旨在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重离子辐射诱发的DNA双链断裂。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新显色剂2-(2、3、5—三氮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简称TZADMAB)与Cu(Ⅱ)的显色反应。在一定浓度的KNO3介质中,pH=2.5,室温条件下,与Cu(Ⅱ)形成蓝紫色配合物,其组成比为Cu(Ⅱ):TZADMAB=1:2,稳定常数K=3.4×1013,最大吸收波长为550 nm。在此条件下,Cu(Ⅱ)—TZADMAB配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DNA)能迅速生成超分子配合物,使配合物的吸光度迅速降低,因此利用Cu(Ⅱ)—TZADMAB配合物吸光度降低的原理可以检测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质量浓度在0.02~0.12mg/m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54.
利用荧光探针溴化乙锭(EB)研究了茶多酚与DNA相互作用时其荧光光谱的变化.实验表明,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茶多酚对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的抑制率几乎成线性关系,随它们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率也升高,其半抑制质量浓度为0.5 mg/mL;茶多酚的荧光抑制率随质量浓度的变化不存在饱和性,且抑制率可达95%以上.并对茶多酚与DNA分子相互作用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5.
研究一种新型的利用毛细管作为载体检测靶DNA的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首先应用0.2%多聚赖氨酸在毛细管内壁固定1×10-4mol/L ssDNA,与3.33×10-5mol/L靶DNA杂交后,应用1 g/L EB染色,在RF5000荧光仪上进行检测,t=5.5629,p<0.05,测定组与试剂空白组的荧光强度有明显差别;通过对12 h和14 h的杂交时间的比较,14 h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12 h;对0.01,0.1,1,100,1 000 nmol/L的靶DNA进行测试,随靶DNA浓度的增高,荧光强度增强。实验结果表明:在光学DNA传感器的构建中,毛细管作为探针固定和荧光检测的载体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6.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它的损伤将直接导致生物体遗传信息的缺失,如果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修复,进而将导致细胞的突变或死亡。低能电子在放射生物学领域有重要的意义。径迹结构方法能够更逼真地再现物理、化学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7.
饮用水生物预处理生物活性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生物预处理过程中,生物膜上存活的活性生物量是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基础.利用合适的微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及时、准确地评价出活性生物量的生物活性,可以为系统的运行与监控提供很大的帮助.论述了各种生物膜活性评价方法的检测机理,分析了这些评价方法存在的优缺点,探讨了它们在饮用水生物预处理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同时,也介绍了利用生物活性参数来表征饮用水生物预处理系统的生物活性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8.
DNA探针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探针实质上是一种具有单一螺旋结构的DNA,其多核苷酸通过碱基配对可以同具有互补顺序的另一条多核苷酸(靶DNA)杂交,用同位素、酶或其他检测方法进行标识,就可以很快发现探针并知道混合在其他微生物中的检测菌。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辨别出各种致病菌的DNA。该方法可用于包括食品生产中产生的致病菌和各种谷物、禽畜的疾病检测。  相似文献   
59.
美国研究人员已发现一种可控制纳米粒子(药物载体)形状的新方法,研究还显示纳米载体的形状对治疗癌症等疾病的功效有很大不同。研究成果发表在2012年10月12日《先进材料》杂志网络版上。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因治疗技术不使用病毒携带DNA(脱氧核糖核酸)进入细胞,因而可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60.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随着以核酸扩增为基础的体外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核酸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法医鉴定、进出口检验检疫以及物种进化研究等领域.核酸标准物质是保证核酸检测结果准确性和溯源性的"金标准",WHO和我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均规定,体外诊断试剂需使用国际、国家标准物质或厂级标准品对其准确性进行溯源.HER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