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00篇 |
免费 | 897篇 |
国内免费 | 173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26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954篇 |
化学工业 | 476篇 |
金属工艺 | 111篇 |
机械仪表 | 336篇 |
建筑科学 | 63篇 |
矿业工程 | 32篇 |
能源动力 | 96篇 |
轻工业 | 211篇 |
水利工程 | 23篇 |
石油天然气 | 39篇 |
武器工业 | 46篇 |
无线电 | 490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62篇 |
冶金工业 | 97篇 |
原子能技术 | 115篇 |
自动化技术 | 20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1篇 |
2023年 | 422篇 |
2022年 | 437篇 |
2021年 | 471篇 |
2020年 | 345篇 |
2019年 | 360篇 |
2018年 | 207篇 |
2017年 | 304篇 |
2016年 | 287篇 |
2015年 | 394篇 |
2014年 | 592篇 |
2013年 | 504篇 |
2012年 | 549篇 |
2011年 | 593篇 |
2010年 | 476篇 |
2009年 | 479篇 |
2008年 | 582篇 |
2007年 | 459篇 |
2006年 | 453篇 |
2005年 | 402篇 |
2004年 | 316篇 |
2003年 | 276篇 |
2002年 | 251篇 |
2001年 | 256篇 |
2000年 | 197篇 |
1999年 | 150篇 |
1998年 | 148篇 |
1997年 | 155篇 |
1996年 | 113篇 |
1995年 | 125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82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69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42.
43.
44.
InAs/Ga(In)SbⅡ类超晶格材料由于特殊的二型能带结构,可以通过人造低维结构获得类似于体材料的带间吸收,从而获得较高的量子效率;另外,通过调节材料参数调节能带结构,器件响应波段可调;通过能带结构设计抑制俄歇复合,获得较小的暗电流和较高的器件性能。因为以上特有的材料性能和器件特性,Sb基二类超晶格在国际上被认为是第三代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优选材料。对二类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和器件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峰值波长4μm的nBn结构的中波红外探测器,在没有蒸镀抗反膜的条件下,77 K温度下测试得到的峰值探测率为2.4×1011cm Hz1/2W-1,计算得到的量子效率为47.8%,峰值探测率已经接近目前的碲镉汞中波红外探测器器件性能。研究结果充分显示了二类超晶格优越的材料和器件性能。 相似文献
45.
46.
47.
以樟树叶粉末作为前体,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碳量子点,并以其作为荧光探针建立了检测Fe3+的荧光法。结果表明,在320 nm激发波长下,加入Fe3+反应后碳量子点溶液的荧光强度与未加Fe3+的碳量子点溶液的荧光强度比F/F0与Fe3+浓度在2.72×10-5~1.0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1 2),检出限为8.16μmol/L,将其应用于补铁药中铁含量的测定时,加标回收率为93.08%~105.05%。该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简便快速,原料环保易得,用于Fe3+检测线性良好,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可用于实际补铁药中铁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48.
使用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QD)嵌入氧化石墨烯(GO)层间,在NH3氛围下采用光照辐射进行还原和氮掺杂,制备一种类“三明治”结构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光化学还原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材料的还原和掺氮。氧化石墨烯量子点丰富的边缘活性位点使氮的原子数分数高达18.19%,大幅提高了材料的湿润性和电导率。同时量子点嵌入氧化石墨烯层间,可以有效防止氧化石墨烯片的堆叠,增加材料中离子通道数量。制备的两电极超级电容器在0.3 A/g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高达380 F/g,电极充放电循环2 000次以后,电容量仍然保持初始电容量的86%。这种富氮石墨烯在新型储能系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50.
针对遗传算法容易陷入早熟收敛,无法自适应具有NP难度的多种约束条件下的排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进化算法的智能化排课算法。对排课的冲突要素和约束条件进行定义,构建了排课模型。引入量子进化算法,基于班级、时间元集合的向量矩阵构造了量子染色体,基于软约束条件的最优解设计了适应度函数,基于量子进化算法的计算框架设计了排课算法。实验表明文中算法具有智能性,能够根据开课任务自动生成排课方案,而且排课的质量和效率都优于文中的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