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531篇 |
免费 | 3694篇 |
国内免费 | 140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70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774篇 |
化学工业 | 3428篇 |
金属工艺 | 2193篇 |
机械仪表 | 4487篇 |
建筑科学 | 3845篇 |
矿业工程 | 3225篇 |
能源动力 | 564篇 |
轻工业 | 10038篇 |
水利工程 | 2406篇 |
石油天然气 | 818篇 |
武器工业 | 409篇 |
无线电 | 213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70篇 |
冶金工业 | 1284篇 |
原子能技术 | 168篇 |
自动化技术 | 171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926篇 |
2023年 | 1603篇 |
2022年 | 1803篇 |
2021年 | 2012篇 |
2020年 | 1996篇 |
2019年 | 1475篇 |
2018年 | 905篇 |
2017年 | 1260篇 |
2016年 | 1357篇 |
2015年 | 1612篇 |
2014年 | 2595篇 |
2013年 | 1976篇 |
2012年 | 2376篇 |
2011年 | 2294篇 |
2010年 | 1908篇 |
2009年 | 1869篇 |
2008年 | 1919篇 |
2007年 | 1528篇 |
2006年 | 1271篇 |
2005年 | 1352篇 |
2004年 | 1118篇 |
2003年 | 929篇 |
2002年 | 766篇 |
2001年 | 709篇 |
2000年 | 651篇 |
1999年 | 588篇 |
1998年 | 522篇 |
1997年 | 440篇 |
1996年 | 448篇 |
1995年 | 376篇 |
1994年 | 344篇 |
1993年 | 309篇 |
1992年 | 289篇 |
1991年 | 290篇 |
1990年 | 301篇 |
1989年 | 299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34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甘南州玛曲县高寒草甸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低温纤维素降解菌M7。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及16SrRNA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菌株M7与Bacillus subtili strain XS6进化距离最近,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RSM),对其生长和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温度20℃,培养基初始pH5.0,转速175r/min,酵母膏2.5g/L和微晶纤维素2.5g/L,蛋白胨5g/L,菌株M7所产CMCase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52.
53.
54.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蕨老茎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影响因子,以提取总黄酮得率作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法分析(RSM)。结果:蕨老茎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3%,液固比68∶1,提取温度81℃,提取时间48min,理论得率13.83%,实际测得值为13.81%,两者较接近。结论: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对蕨老茎叶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55.
粪臭素是在公猪大肠内产生的一种会影响猪肉品质的物质。本研究利用短乳杆菌1.12(Lactobacillus brevis1.12,L.brevis1.12)对粪臭素进行去除实验,在此过程中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L.brevis1.12在发酵过程中去除粪臭素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且研究各发酵参数之间的交互效应。经过实验得出L.brevis1.12在发酵过程中去除粪臭素的最佳条件是:接种量为77mL/L,发酵液量为107mL,发酵时间为4d,发酵温度为36.6℃,pH为5.61。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粪臭素去除率是71.83%±0.07%。另外,研究表明,短乳杆菌1.12的发酵上清液对粪臭素的去除能力最强,其去除率为17.25%±0.79%(24h),并且证明了短乳杆菌1.12去除粪臭素的作用不是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56.
57.
58.
《食品工业科技》2013,(01):140-144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一株筛选自腌肉制品表面中度嗜盐菌的培养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嗜盐菌生长的重要培养基成分和工艺条件进行筛选,确定主要影响因子为盐度、初始pH和培养温度;再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影响因子的取值。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胰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NaCl54.8g/L;培养工艺条件为初始pH7.9、培养温度32.8℃、装液量70mL/250mL摇瓶、摇床转速120r/min。在此培养条件下培养2d后,菌体密度(OD600nm净增值)达3.349±0.021,较优化前提高了13%。 相似文献
59.
《食品工业科技》2013,(02):299-302
以枸杞皮渣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提取,用色素提取率为衡量提取工艺的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g/mL)、提取剂(乙醇)浓度为自变量,色素得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得率的影响,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在超声波功率为150W的条件下,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7%、提取温度67℃、料液比1∶32,提取时间37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色素得率为7.632%,与理论预测值7.861%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2.91%。说明通过响应面优化后得出的方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食品工业科技》2013,(04):243-248
利用响应面曲线法对杜仲叶中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了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knhen实验设计原理及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二次回归方程。以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和乙醇浓度为自变量,柚皮苷、橙皮苷得率为响应值,研究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最终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利用所得模型的响应曲面图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杜仲叶粉碎颗粒度为100目、液料比60∶1(mL/g)、微波提取时间5.3min、微波功率757W、乙醇浓度67%(v/v),在此条件下,柚皮苷、橙皮苷的提取得率分别达到69.02、4.96mg/g,与理论预测值吻合。在抗氧化实验中,杜仲叶黄酮提取物表现出比VC更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能力,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