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929篇 |
免费 | 2975篇 |
国内免费 | 110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38篇 |
综合类 | 2200篇 |
化学工业 | 2740篇 |
金属工艺 | 1762篇 |
机械仪表 | 3594篇 |
建筑科学 | 3083篇 |
矿业工程 | 2594篇 |
能源动力 | 453篇 |
轻工业 | 7973篇 |
水利工程 | 1942篇 |
石油天然气 | 648篇 |
武器工业 | 327篇 |
无线电 | 169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638篇 |
冶金工业 | 1001篇 |
原子能技术 | 134篇 |
自动化技术 | 13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749篇 |
2023年 | 1279篇 |
2022年 | 1417篇 |
2021年 | 1586篇 |
2020年 | 1577篇 |
2019年 | 1215篇 |
2018年 | 727篇 |
2017年 | 1007篇 |
2016年 | 1059篇 |
2015年 | 1305篇 |
2014年 | 2043篇 |
2013年 | 1555篇 |
2012年 | 1875篇 |
2011年 | 1834篇 |
2010年 | 1554篇 |
2009年 | 1497篇 |
2008年 | 1542篇 |
2007年 | 1198篇 |
2006年 | 1015篇 |
2005年 | 1076篇 |
2004年 | 908篇 |
2003年 | 754篇 |
2002年 | 616篇 |
2001年 | 554篇 |
2000年 | 542篇 |
1999年 | 485篇 |
1998年 | 423篇 |
1997年 | 350篇 |
1996年 | 364篇 |
1995年 | 287篇 |
1994年 | 278篇 |
1993年 | 240篇 |
1992年 | 228篇 |
1991年 | 229篇 |
1990年 | 238篇 |
1989年 | 236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3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食品工业科技》2013,(05):259-263
以产于吉林的黑豆为材料,采用超声波法对黑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结果基础上,选择液料比、提取时间、温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中心组合设计实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超声波法提取黑豆异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46∶1(mL/g)、提取时间51min、提取温度52℃,异黄酮提取率实测值为1.883%,预测值为1.891%,理论值与预测值相差甚小,可确定利用响应面优化异黄酮提取的工艺参数可靠,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振荡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具有高效、省时、节能等优点。同时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测定了其他四个产地的黑豆异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产于吉林的黑豆异黄酮含量最高,产于山西的黑豆异黄酮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62.
63.
64.
《食品工业科技》2013,(05):184-188
为确定红雪茶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丙酮为浸提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作为自变量,以类胡萝卜素特定波长下吸光度值作为响应值,基于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根据响应面结果,建立了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红雪茶类胡萝卜素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参数为:料液比1∶3(g/mL),提取温度52℃,提取时间20min。在该条件下,红雪茶类胡萝卜素提取液的吸光值为0.3682,实际获取红雪茶类胡萝卜素量22.092μg/g,与预测值相对误差较小。说明该模型拟合度好,优化后得到的提取条件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5.
66.
以橄榄油饮液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均质时间、均质温度、均质转速为自变量,以乳化稳定系数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三自变量的最佳组合。结果显示,在均质时间11min、均质温度51℃、均质转速16000r/min条件下,乳化稳定系数达到98.56%,与理论预测值99.60%相比,其相对误差为1.04%。说明通过响应面优化后得出的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确定葡萄籽中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葡萄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籽多酚。比较酒石酸亚铁法和Folin-Ciocalteau法测定多酚含量的不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浸提温度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籽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1(mL/g)、时间100min、超声功率36W、浸提温度45℃,葡萄籽多酚提取量可达17.22mg/g,提取量较高。结论: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多酚在较高温度下的分解,且优化后提取率较高,可以用于葡萄籽多酚的提取。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以脱氟率和氨基酸损失率为指标,比较了四种不同钙源物对南极磷虾酶解液氟脱除的影响。并结合吸附法与离子沉淀法共同脱氟,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脱氟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结合脱氟方法进行优化。脱氟前后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酶解液中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结果表明,四种钙源物中乳酸钙对南极磷虾酶解液氟脱除效果最好。利用结合法脱氟的工艺条件为:乳酸钙与氧化铝质量比1∶4,酶解液p H9.0,流速2.0 m L/min,此时脱氟率可达到93.98%±0.04%。脱氟前后南极磷虾酶解液中氨基酸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氨基酸总量损失率也仅为3.49%。由此证明,结合法对南极磷虾酶解液脱氟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