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0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2篇
水利工程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9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Timing predictability of cache replacement polic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rd real-time systems must obey strict timing constraints. Therefore, one needs to derive guarantees on the worst-case execution times of a system’s tasks. In this context, predictable behavior of system components is crucial for the derivation of tight and thus useful bounds. This paper presents results about the predictability of common cache replacement policies. To this end, we introduce three metrics, evict, fill, and mls that capture aspects of cache-state predictability.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LRU, FIFO, MRU, and PLRU policies yields the respective values under these metric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work presents the first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results for the predictability of replacement policies. Our results support empirical evidence in static cache analysis.
Reinhard WilhelmEmail:
  相似文献   
132.
The Convex SPP-1000 is the most recent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Scalable Parallel Computing systems being offered commercially. The SPP-1000 is distinguished by incorporating the first commercial version of directory based cache coherence mechanisms and the emerging Scalable Coherent Interface protocol to achieve a true global shared memory capability. Pairs of HP PA-RISC processors are combined in clusters of 8 processors using a cross-bar switch. Up to 16 clusters are interconnected using 4 ring networks in parallel with a distributed global cache. To evaluate this new system in a Beta test environment, the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conducted three classes of operational experiments with an emphasis on applications related to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A cluster was tested as a platform for executing a multiple program workload exploiting job-stream level parallelism. Synthetic programs were run to measure overhead costs of barrier, fork-join, and message passing synchronization primitives. A key problem for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studies is gravitational N-body simulation of solar systems to galactic clusters. An efficient tree-code version of this problem was run to reveal scaling properties of the system and to measur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nd provides the earliest published evaluation of this new scalable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133.
随着集成电路行业的不断发展,芯片设计规模空前增长,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使得验证的难度和重要性日益增大。在此提出一种由System Verilog语言搭建的基于VMM的一种面向对象的验证平台。该验证平台主要使用覆盖率驱动的验证技术,并结合可约束随机测试和记分板技术,对一款多核处理器芯片中的L2 Cache进行功能验证。最后对验证平台的可重用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验证平台具有良好的激励生成机制,能够对L2 Cache模块的功能进行全面的验证;同时,验证平台经过少量更改就可以在基于标准的AXI接口的So C验证平台之间重用,极大地提高了验证效率,缩短了验证时间。  相似文献   
134.
提出了一种动态可重构高速缓存结构,提升了系统性能;同时,大大降低了功耗。该结构在传统高速缓存上作少量的硬件改动,实现了高速缓存容量、块大小和关联度的动态可配置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结构,动态可重构高速缓冲存储器在不损失性能的前提下,取得了很好的降低系统功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5.
谭成辉  杨磊  文建国  李肯立 《计算机工程》2011,37(5):270-272,275
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分级Cache的透明计算系统HCTS,在系统客户端和服务端采用两级缓存来提升I/O性能。在缓存的管理策略上,针对透明计算应用环境,以提高缓存命中率为主要目标,提出一种基于访问频率计数阈值的改进LRU置换算法LRU-AFS。测试结果表明,当网络环境中的客户主机数不断增加时,与普通透明计算系统TS相比,HCTS能够在减少网络流量的同时大幅缩短客户机启动时间,提高随机读写吞吐量。  相似文献   
136.
穆雅莉  杨兵  喻明艳 《计算机工程》2012,38(7):273-275,278
一级指令Cache的平均缺失损失被量化为下一级存储系统的访问时间,在进行处理器性能瓶颈分析中简单的量化会引起较大的误差。针对该问题,应用区间模型分析影响一级指令Cache平均缺失损失的前端因素,并用模拟实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下一级存储系统的访问时间外,取指带宽、取指队列的大小、一级指令Cache缺失率及程序特性,会对一级指令Cache平均缺失损失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7.
“存储墙”问题是高性能处理器设计必须跨越的障碍之一, 高效、智能的Cache系统是处理器存储体系的关键因素。具有分支预测能力的处理器在猜测执行分支路径上访存指令时取回的存储器数据所导致的Cache污染会显著影响Cache和处理器性能。分析了猜测执行和Cache数据污染对处理器性能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支预测机制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支路径跟踪的Cache污染控制技术——Contra, 通过构建分支路径跟踪表对猜测路径写入Cache的数据进行跟踪, 并对这些数据的存储、访问和替换过程进行控制, 有效地避免了污染数据对Cache效率的影响, 提升了处理器存储系统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 Contra技术相对于baseline结构来说, L1 D-Cache命中率提升幅度为0. 03%~6. 69%, 平均提升为1. 80%; IPC的提升幅度为0. 01%~6. 60%, 平均提升为2. 56%。  相似文献   
138.
基于B/W/D结构的高考网上报名系统设计及其关键技术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系统的功能模型及其采用的B/W/D结构,并重点阐述了系统采用的连接池、高速缓存和在线摄像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9.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信息的Cache漏流功耗估算模型。该模型通过对Cache访问间隔时间的统计,估算出不同衰退间隔条件下Cache的漏流功耗。根据该模型所设计的Cache 漏流功耗模拟器与Hotleakage漏流功耗模拟器相比,对于Cache漏流功耗估算的结果平均偏差小于3.46%。该模型可以用于Sleep Cache与Drowsy Cache中,估算不同衰退间隔下Cache漏流功耗比率,选取最优衰退间隔,最大程度地降低Cache漏流功耗。  相似文献   
140.
Sheraz Anjum  陈杰   《电子器件》2007,30(5):1861-1865
为了提高高速DSP或通用处理器的程序执行速度,描述了一种指令缓存单元的有效架构,特别是实现细节和性能分析.因所提出的指令缓存单元是为一种高性能VLIW结构的DSP核而设计,使用了并行的标签比较逻辑和寄存器堆的结构,芯片面积、关键路径延迟、功耗都大大减小.该指令缓存单元使用高层次的RTL(使用Verilog)编码,并由Synopsys的Design Compiler综合,使用不同的StarCoreTM基准程序测试比较,并进行性能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结构是有效的,适合用于任何高速的处理器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