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84篇 |
免费 | 1843篇 |
国内免费 | 118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08篇 |
综合类 | 1500篇 |
化学工业 | 2227篇 |
金属工艺 | 1927篇 |
机械仪表 | 840篇 |
建筑科学 | 2207篇 |
矿业工程 | 859篇 |
能源动力 | 1573篇 |
轻工业 | 515篇 |
水利工程 | 646篇 |
石油天然气 | 1578篇 |
武器工业 | 148篇 |
无线电 | 316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659篇 |
冶金工业 | 614篇 |
原子能技术 | 195篇 |
自动化技术 | 17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2篇 |
2023年 | 310篇 |
2022年 | 500篇 |
2021年 | 632篇 |
2020年 | 661篇 |
2019年 | 609篇 |
2018年 | 530篇 |
2017年 | 729篇 |
2016年 | 710篇 |
2015年 | 755篇 |
2014年 | 1158篇 |
2013年 | 1193篇 |
2012年 | 1434篇 |
2011年 | 1626篇 |
2010年 | 1148篇 |
2009年 | 1156篇 |
2008年 | 1129篇 |
2007年 | 1271篇 |
2006年 | 1266篇 |
2005年 | 981篇 |
2004年 | 816篇 |
2003年 | 772篇 |
2002年 | 622篇 |
2001年 | 567篇 |
2000年 | 492篇 |
1999年 | 382篇 |
1998年 | 293篇 |
1997年 | 256篇 |
1996年 | 205篇 |
1995年 | 179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130篇 |
1992年 | 109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0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磨辊堆焊材料C-Cr-Si-Mn合金体系中合金成分对使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C-Cr-Si-Mn合金体系堆焊层的耐磨性和磨辊抗剥离能力,进行了不同合金堆焊材料的耐磨性(即磨痕深度)和抗剥离能力的试验。结果表明,(1)合金元素C、Cr含量对堆焊层的耐磨性及抗剥离能力影响大(;2)C-Cr-Si-Mn合金体系的合金元素最佳范围为:w(C)=5.0%~5.5%,w(Cr)=23.5%~29%,w(Mn)3.0%,w(Si)1.5%(;3)工艺对堆焊层的耐磨性及抗剥离性有影响,堆焊修复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992.
对流体层流横掠多孔介质中恒热流加热的平板,应用Brinkman-Forchheime-extended Darcy流动模型和流体与多孔介质之间局部非热平衡理论建立守恒方程组,应用数量级分析和积分法,得出了速度边界层厚度、热边界层厚度、壁面黏性摩擦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流体与多孔介质之间局部温差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速度边界层与光板时明显不同,其在平板前端迅速增长,之后越来越平坦,趋于一个恒定值;而热边界层则沿着流动方向不断增长,类似于光板时的情况;局部的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在平板前端达最大值,之后逐渐减小,也类似于光板时的情况;多孔介质与流体间的局部温差在平板前端达最大值,之后呈现沿着流动方向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3.
994.
<正>由电化学理论可知,在电化学体系中,电极与溶液的交界处存在双电层.双电层具有电容的特性,即可以充电或放电,其在电极一侧的充电电荷由电极上的电子或正电荷提供,而在溶液一侧的 相似文献
995.
996.
泥浆泵高铬铸铁材料激光淬火技术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提高高铬铸铁的耐磨性能。方法采用CO_2激光器对高铬铸铁工艺试样进行表面激光淬火,利用MMW-1A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激光淬火后试样在磨粒介质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并对试样的表面摩擦系数以及磨损率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淬火后试样表层组织被细化,由表及里可分为淬硬区、热影响过渡区和基体区。与基体相比,淬硬层硬度显著提高,最高硬度出现在次表层,可达1105.7HV。当摩擦磨损试验达到稳定状态时,淬火后的试样表面摩擦系数均比未淬火的低,当淬火带间距为1 mm时摩擦系数最小,其值为0.3左右,而未淬火的试样表面摩擦系数高达0.65。相同磨损时间下,激光淬火试样均比未淬火试样的磨损率小,当淬火带间距为1 mm时,磨损率最小,耐磨性最佳。结论激光淬火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高铬铸铁材料的耐磨性能,延长了泥浆泵缸套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更好地理解热障涂层在热循环条件下的失效行为。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引入了内聚力模型,研究热障涂层在多次热循环条件下的界面开裂行为,并且考虑了陶瓷层厚度和粘结层厚度对界面开裂行为的影响。结果涂层最先在陶瓷层/TGO层界面的波峰与波谷之间开裂,此外在界面波谷处也存在开裂现象。当陶瓷层厚度在300~500μm范围内,界面裂纹的平均长度随陶瓷层增厚而增长,裂纹密度也随之增加。粘结层厚度为50μm时,界面裂纹的平均长度为15μm;当厚度增加到100μm时,界面裂纹平均长度减少到10μm;而厚度为150μm时,界面裂纹平均长度又提高至12μm。当粘结层与陶瓷层厚度比在0.2~0.4的范围内时,陶瓷层/TGO层界面上的最大拉应力最小。结论陶瓷层厚度和粘结层厚度对热障涂层界面开裂行为的影响极大,小厚度陶瓷层以及当粘结层与陶瓷层厚度比在0.2~0.4的范围内时,热障涂层具有更好的抗界面开裂能力。粘结层厚度不宜过大,超过一定厚度时反而会降低涂层的抗界面开裂能力。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近,证明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双辉渗金属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进行铜铪共渗,使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研究铜铪共渗合金层的显微组织、相结构、形貌、成分和表面硬度,采用薄膜密贴法对合金层进行抗菌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铜铪共渗合金层由扩散层和沉积层构成,合金层表面组织致密、分布连续、无明显裂纹和孔隙。铜、铪含量由表至里逐渐减少,渗铜铪试样中的铬和碳都出现向渗层表面迁移的现象。抗菌检测中,铜铪合金层表面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抗菌率均达到99%以上。当铜在源极棒中比例达到80%和90%时,所得到的渗铜铪试样抗菌率分别为99.83%和99.12%,当铜比例为70%时得到渗后试样的抗菌率仅为93%。渗后试样表面硬度约为605 HV0.1,大于渗铜试样和304不锈钢表面硬度。 相似文献
999.
将Zr-4板材制成Φ3 mm透射电镜薄试样,放入高压釜在300℃/8 MPa去离子水中短时腐蚀,用光学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氧化膜形成初期的晶体结构、与基体晶粒取向间的关系、氧化锆晶体中的缺陷和应变分布。结果表明:光学显微镜下不同取向的金属晶粒表面上氧化膜的厚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氧化膜主要由单斜结构的柱状晶组成,还有少量的四方和立方氧化锆,同时还观察到一种a=0.88 nm的bcc结构氧化锆;不同晶体结构的初生氧化锆与α-Zr基体之间存在一种半共格的取向关系:(10 11)_(α-Zr)//(020)_(m-ZrO_2)//(002)_(t-ZrO_2)//(020)_(c-ZrO_2),某些晶体方向受到了3%~7%压缩;氧化锆晶体中存在大量位错,并存在不均匀的拉/压应变,大小在–4.8%至3.5%之间。 相似文献
1000.
以3 mm厚2A14铝合金和TC4钛合金为对接材料,0.05 mm厚Zn薄片为中间层材料进行搅拌摩擦焊对接。研究了不同焊接参数对钛/铝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对接接头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焊接速度为75 mm/min,旋转速度为375~950 r/min,偏移量2.5 mm时,均可获得表面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但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加,焊缝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而对接接头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当旋转速度为600 r/min,焊接速度从60mm/min增大到95 mm/min时,焊缝的飞边逐渐减少。当旋转速度为375 r/min,焊接速度为75 mm/min,偏移量2.5 mm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237.3 MPa,达铝合金母材抗拉强度的56.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