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0篇
电工技术   42篇
综合类   62篇
化学工业   235篇
金属工艺   70篇
机械仪表   224篇
建筑科学   59篇
矿业工程   46篇
能源动力   56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25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1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98篇
冶金工业   63篇
原子能技术   38篇
自动化技术   1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改变缸盖的结构,提高气缸盖运行工况下的温度分布及结构可靠性,进行了以鼻梁区宽度等六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其许用范围约束条件、以等效热应力最低为优化目标的汽缸盖结构优化。基于正交实验法,构建了6因素5水平的正交实验表,并建立相应的三维模型,仿真得到了温度场及热应力。通过均值化法去量纲,分析得到了各因素的显著性水平,基于各因素的显著性水平选取了最优方案,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尺寸优选后方案的最大热应力比原始结构降低了13.48%,为缸盖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探究柴油发电机排气消声器的声学性能,以某型针对其排气噪声过大设计的扩张室消声器为例,应用Virtual.Lab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分析了扩张室消声器的结构模态,并对其结构及施加的约束进行了优化;分析优化后的结构模态,得出优化后模型前五阶结构模态频率明显升高,成功避开了排气噪声基频。其次分析了优化后消声器内部气流速度和声固耦合效应对优化后模型传声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计算所得的消声器内部气流平均速度对于消声器传声损失的影响甚微;声固耦合效应使得消声器的传声损失普遍降低,在其通过频率处变为负值,在其结构模态频率处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53.
讨论了确定叉指换能器的孔径长度以及与利用串联谐振进行匹配时的方法。分析了金属化对辨识标签(ID-tage)频率响应的影响,对金属化厚度和叉指换能的周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并有利于提高接收到的反射信号的信噪比,讨论了反射栅的反射系数大小控制以及为减小整体器件的尺寸,确定反射栅之间最小距离的方法,分析了如何有效降低插损和多次反射对ID-tag器件影响,最后利用耦合模理论,获得了器件的时域应,对指导器件制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本通过分析内燃机缸套-活塞系统中的活塞运动的动力学行为。缸套-活塞裙部间的流体动压润滑及缸套的弹性动力学行为来研究缸套-活塞系统中的复杂的动力耦合问题,建立了一个以缸套-活塞系统中的动力润滑油膜为动力耦合件的用于描述整个缸套-活塞系统动力学行为的运动耦合方程组,并提出了求解此复杂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相似文献   
55.
飞行模拟器六自由度运动系统负载交联耦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所研制的飞行模拟器液压六自由度运动系统试验样机为研究对象 ,通过建立运动系统的多通道数学模型 ,对并联六自由度运动系统的耦合特性作了定性分析 ,探讨了该类控制系统的特点和适用的控制策略 ,并在试验样机上作了实验研究 ,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并联六自由度运动系统的负载交联耦合特性作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6.
弹性膜盘联轴器膜盘受力分析与转矩应力关系式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几种膜片联轴器受力特点以及相关文献给出的应力计算关系式进行了分析;对膜盘式联轴器的应力计算提出了不同看法;用相关文献和文中给出的关系式对同一引进装置的膜盘联轴器的膜盘分别进行校核计算,文中公式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用此关系式进行了膜盘设计和制造,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7.
苏婷婷  王锐  宫红 《现代仪器》2004,10(4):28-30
介绍气相色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GC FTIR)联用分析技术 ,讨论近年来该联用技术分别在联用系统的 4个主要组成部分———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接口系统和计算机控制及数据处理中的作用。叙述该联用技术在联用色谱系统、联用接口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的进展和成就。证明气相色谱法独特的分离能力能够与红外光谱的分子结构鉴别能力完美的结合 ,用于分离鉴定各类复杂混合物 ,其检测灵敏度相当高。另外结合研究实际 ,对联用技术在化学反应产物分析以及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58.
The coupling agents content and thickness on glassfiber (GF) surfaces which have been treated with silanesand titanat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re tested bymeans of XRF (X-Ray Fluorescent spectrometry). And the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persed systemsprepared from the above glass fibers combined with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UP) are discussed. Theresults show that the rigidity of the internal layers ofsilane coupling agent absorbed by glass surfaces isgreater than the one of the external layers; while theeffect of the titanate coupling agents on the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is approximatelythe same in each structural layer, that is due to thefact that bot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layers oftitanates on glass surfaces have the similar flexiblestructures.  相似文献   
59.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hybrid ceramic-polymer coating with high wearing resistance and designed to cover wood surfaces, are reported in this work. This hybrid material provides a high wearing resistance (400% higher than a conventional commercial product typically used to protect these surfaces); additionally it has a high UV resistance and high transparency and gloss. The wood surfaces were previously treated either with a primer coating or with a special coupling agent, before the hybrid coating was applied; in both cases, good adhesion with the substrate was obtained. Electronic Publication  相似文献   
60.
This paper studies modular decomposition as an approach for failure diagnosis based on Discrete Event Systems. This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problem of coupling produc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entralized modular diagnosers, as coupled diagnosers cannot carry out their own diagnosis task, when there is a failure in another subsystem sharing a common energy or material flow. In addition, we propose a method to avoid diagnoser coupling, by means of decoupling functions using non-local informa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coupled diagnoser and generated in the diagnoser where the failure has been isol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