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0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ADHOC按需路由协议的仿真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ADHOC网络中路由协议的基本概念和特殊性,引出三种具有典型性的按需路由协议:DSR、AODV、TORA,接下来用OPNET软件对这三种路由协议在不同的网络规模、网络拓扑变化快慢程度下进行仿真,并从路由分组开销、网络时延和分组投递率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得出这3种路由协议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22.
肖世红  张连芳  龙翀 《微处理机》2007,28(3):29-32,35
由于无线Ad hoc网络拓扑结构的频繁变化以及无线信道的不稳定,导致频繁的路由失效,这给TCP性能带来严重影响。为此对动态源路由协议(Dynamic Source Routing,以下简称DSR)进行了改进。主要包括:通过对链路状态预测估计决定路由上的链路是否进入危险期;使用主动式路由维护机制力争在路由失效前进行快速路由切换。大量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的DSR能有效改善TCP的传输性能,特别是在节点运动频繁的网络中。  相似文献   
23.
Researchers have proposed routing metrics other than hop count, such as ETX (expected transmission count) and ETT (expected transmission time), to find routes with high throughput. These metrics are inherently suitable to be used in source routing protocols such as DSR, because link state information needs to be collect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hortest path.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efficient and generalized approach called accumulated path metric (APM) for supporting high-throughput metrics (HTMs) in on-demand routing protocols. One advantage of APM is that it is able to find the shortest path, in terms of a particular metric, without collecting topology information and without running a shortest-path algorithm. This will significantly simplify the existing design of supporting HTMs in DSR. We present a proof of the correctness of APM. Moreover, we address the problem of duplicate RREQ (route request) transmissions with existing HTM schemes and present a broadcast ordering (BO) technique to suppress unnecessary RREQ transmissions. We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APM and BO in both AODV and DSR, and the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24.
首先分析了DSR路由协议,然后提出了一种简单易实现的独立多径路由算法.该算法中只有目的节点应答路由请求,中间节点只转发一次路由请求,这样不仅减少了路由分组的数量,而且能为目的节点尽可能提供多条独立路径,减少了目的节点路由计算的复杂度.在NS 2环境下与DSR路由协议在路由开销、丢包率和端到端的平均延时方面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IMR算法的性能优于DSR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25.
数据包传输的及时性,稳定性是衡量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路由协议性能的重要指标.VANET网络中由于车辆的快速移动,网络分割现象严重,使得网络结构变化迅速,网络路由维护花销增大.本文提出了一种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基于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路径,车辆的速度方向以及道路上车辆的密度等因素,选择一条快速稳定的网络层数据包传输路径的路由协议算法,该协议在DSR协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较高的转发成功率、较少的路由路跳数和较低的数据传播延时.  相似文献   
26.
采用压力老化试验(PAV)对三种再生沥青进行长期老化,通过沥青组分分析、三大指标、DSR试验和BBR试验,分析老化作用对再生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沥青经老化后,再生沥青B的饱和分含量增加,胶质含量降低,与其他沥青老化后组分变化不同;再生沥青A的软化点增长幅度最大,针入度和延度降低幅度最小;再生沥青C的抗车辙因子小于其他两种再生沥青;当温度低于70℃时,抗车辙因子对温度变化敏感;回收沥青的蠕变劲度高于其他沥青,再生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与基质沥青相近。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处理后的石墨烯对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高速剪切机在SBS改性沥青中掺入PVP修饰石墨烯,制备了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温度扫描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对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及抗疲劳性能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弯曲梁流变仪试验探索了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抗裂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PVP修饰石墨烯的掺入能够有效改善SBS改性沥青在高温条件下的抗变形、弹性恢复能力以及抗疲劳性能;PVP修饰石墨烯的掺入对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存在负面影响,但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8.
新型造纸沉淀剂PAC与DSR施胶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林华  李丹 《中国造纸》1997,16(6):20-22
可在常温常压下生产盐基度0~75%的PAC,用PAC与DSR配合在近中性条件下取得一定的施胶度,能加填部分CaCO3。与明矾-松香施胶体系相比,PAC-DSR施胶的纸页在施胶效果、强度、留着率等方面都有优势,盐基度对施胶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分析了Ad Hoc网络中DSR按需路由发现原理及黑洞攻击原理,针对DSR路由协议面临的黑洞攻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JYH聚合签名算法的路由记录认证机制,新方案在DSR路由请求和路由应答消息中定义了路径证明属性,并设计了与之适应的输入签名算法和输出验证算法;最后,采用形式化逻辑SVO方法对该路由记录认证机制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提出的路由记录认证机制可以有效抵御针对DSR路由协议的黑洞攻击。  相似文献   
30.
Wu  Ji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2003,22(1-4):61-75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a multipath extension to the dynamic source routing (DSR) protocol proposed by Johnson and Maltz, an on-demand routing protocol for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 This extension keeps two node-disjoint paths between the source and destination of a routing process without introducing extra overhead. Unlike other multipath extensions where node-disjoint paths are selected at the destination or at the reply phase, our approach generates two node-disjoint paths during the query phase of the route discovery process by restricting the way the query packet is flooded. Several optimization options are also considered.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success rate of finding node-disjoint pat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