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157篇 |
免费 | 4435篇 |
国内免费 | 231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171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3432篇 |
化学工业 | 5150篇 |
金属工艺 | 2871篇 |
机械仪表 | 2336篇 |
建筑科学 | 2390篇 |
矿业工程 | 2059篇 |
能源动力 | 1559篇 |
轻工业 | 2855篇 |
水利工程 | 989篇 |
石油天然气 | 2599篇 |
武器工业 | 552篇 |
无线电 | 439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014篇 |
冶金工业 | 2419篇 |
原子能技术 | 876篇 |
自动化技术 | 42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567篇 |
2023年 | 648篇 |
2022年 | 1052篇 |
2021年 | 1234篇 |
2020年 | 1350篇 |
2019年 | 1183篇 |
2018年 | 1139篇 |
2017年 | 1439篇 |
2016年 | 1540篇 |
2015年 | 1592篇 |
2014年 | 2308篇 |
2013年 | 2524篇 |
2012年 | 2948篇 |
2011年 | 2900篇 |
2010年 | 2139篇 |
2009年 | 2138篇 |
2008年 | 1890篇 |
2007年 | 2374篇 |
2006年 | 2043篇 |
2005年 | 1762篇 |
2004年 | 1548篇 |
2003年 | 1352篇 |
2002年 | 1131篇 |
2001年 | 960篇 |
2000年 | 859篇 |
1999年 | 738篇 |
1998年 | 617篇 |
1997年 | 531篇 |
1996年 | 472篇 |
1995年 | 422篇 |
1994年 | 314篇 |
1993年 | 245篇 |
1992年 | 210篇 |
1991年 | 155篇 |
1990年 | 144篇 |
1989年 | 95篇 |
1988年 | 68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20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5篇 |
1975年 | 9篇 |
1959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所提出的折算天数法,将空调季的非设计日工况折合成设计日工况,并计算得到冰蓄冷空调系统在相应设计蓄冷率下的空调季折算天数,建立实例工程模型,利用设计日工况和相应的折算天数对实例工程进行整个空调季的经济性分析,以确定合适的设计蓄冷率范围. 相似文献
22.
23.
24.
本文以脱氟率和氨基酸损失率为指标,比较了四种不同钙源物对南极磷虾酶解液氟脱除的影响。并结合吸附法与离子沉淀法共同脱氟,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脱氟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结合脱氟方法进行优化。脱氟前后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酶解液中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结果表明,四种钙源物中乳酸钙对南极磷虾酶解液氟脱除效果最好。利用结合法脱氟的工艺条件为:乳酸钙与氧化铝质量比1∶4,酶解液p H9.0,流速2.0 m L/min,此时脱氟率可达到93.98%±0.04%。脱氟前后南极磷虾酶解液中氨基酸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氨基酸总量损失率也仅为3.49%。由此证明,结合法对南极磷虾酶解液脱氟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以牛骨为原料,利用蛋白酶对牛骨水解进行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运用响应面法,以水解度和多肽得率为响应值,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3.45 h,加酶量10500 U/g,底物浓度12%,温度45℃,p H7.5,此参数下水解度(DH)为14.29%,多肽得率69.76%,接近响应面预测值。结果表明,酶水解牛骨可以有效分解骨蛋白产生短链肽类,对牛骨蛋白利用以及开发活性肽有十分重要意义,为牛骨资源的精深加工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6.
Peizhou Xu Tingkai Wu Asif Ali Jinhao Wang Yongqiong Fang Runrun Qiang Yutong Liu Yunfeng Tian Su Liu Hongyu Zhang Yongxiang Liao Xiaoqiong Chen Farwa Shoaib Changhui Sun Zhengjun Xu Duo Xia Hao Zhou Xianjun W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22,23(18)
Salicylic acid (SA) is a stress hormone synthesized in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 and the branching acid pathway. SA has two interconvertible forms in plants: SAG (SA O-β-glucoside) and SA (free form).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onversion of SA to SAG had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However, which genes regulate SAG to SA remained unknown. Here, we report a cytoplasmic β-glucosidase (β-Glu) which participates in the SA pathway and is involved in the brown hull pigmentation in rice grain. In the current study, an EMS-generated mutant brown hull 1 (bh1) displayed decreased contents of SA in hulls, a lower photosynthesis rate, and high-temperature sensitivity compared to the wild type (WT). A plaque-like phenotype (brown pigmentation) was present on the hulls of bh1, which cause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seed setting rate. 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a mutation in LOC_Os01g67220, which encodes a cytoplasmic Os1βGlu4. The knock-out lines displayed the phenotype of brown pigmentation on hulls and decreased seed setting rate comparable with bh1. Overexpression and complementation lines of Os1βGlu4 restored the phenotype of hulls and normal seed setting rate comparable with WT.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revealed that the protein of Os1βGlu4 was localized in the cytoplasm. In contrast to WT, bh1 could not hydrolyze SAG into SA in vivo. Together, our results revealed the novel role of Os1βGlu4 in the accumulation of flavonoids in hulls by regulating the level of free SA in the cellular pool. 相似文献
27.
28.
河南某金矿具有嵌布关系复杂、氧化率高、泥化严重等特点,属于复杂难选泥质高氧化型金矿,选矿厂浮选指标不理想。为提高此类矿石的选矿回收率,开展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浸出工艺和预氧化+浸出工艺均很难获得理想的浸出指标,Au浸出率仅为77.46%、80.28%;采用焙烧+浸出工艺可显著提高浸出指标,Au浸出率为93.66%,但技术经济性较差;采用浮选+浸出工艺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指标,Au总回收率为94.25%,且工艺流程可操作性强。因此,浮选+浸出工艺对此类矿石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不仅可回收高度弥散分布在硫化物和脉石矿物中的超细微粒级金,而且粗粒级颗粒金也得到较好的回收。本研究为矿山企业的生产实践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研究荜拨(piperlongumine,PL)体外抗新孢子虫的作用。方法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确定PL对Vero细胞增殖率完全无影响的安全浓度,用安全浓度的PL处理Vero细胞,检测PL对细胞内新孢子虫增殖、细胞感染率以及虫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处理24和48 h,PL浓度为0. 6和1. 25μg/mL对Vero细胞活力均无影响;P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Vero细胞内新孢子虫增殖,非剂量依赖性降低Vero细胞的感染率,可显著损伤新孢子虫的正常形态结构,使虫体胞质水肿,大量空泡产生,类锥体与棒状体丢失,虫体崩解。结论 PL能显著抑制细胞内新孢子虫的增殖,降低虫体感染Vero细胞的能力,损伤虫体的超微结构,发挥较好的抗新孢子虫作用,在治疗新孢子虫病方面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