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5篇 |
免费 | 103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8篇 |
综合类 | 72篇 |
化学工业 | 70篇 |
金属工艺 | 35篇 |
机械仪表 | 147篇 |
建筑科学 | 54篇 |
矿业工程 | 15篇 |
能源动力 | 111篇 |
轻工业 | 13篇 |
水利工程 | 12篇 |
石油天然气 | 25篇 |
武器工业 | 67篇 |
无线电 | 7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0篇 |
冶金工业 | 16篇 |
原子能技术 | 15篇 |
自动化技术 | 2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78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软着陆过程中自主选取安全着陆点的需要,研究了探测器机动能力的评估方法.首先根据软着陆制导律,建立加速度模型积分结果与剩余燃料可生成速度增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推导出探测器机动能力的数值计算方法;其次,将软着陆过程中抵消重力作用与位置机动看作两个独立的过程,并假设位置机动过程为理想两脉冲机动,推导出解析的软着陆机动能力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表明两种分析方法能够得到相近的结果,解析的机动能力分析方法可以实时的对探测器可能着陆区域进行预测,能够为探测器自主的选定着陆点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2.
着陆巡视器和探月返回舱等短钝体风洞试验模型具有更大的阻力测量范围和更短的长度尺寸,为了提高该类模型在风洞试验中的测量精准度,研制了一种新型复合式结构大阻力六分量应变天平.与传统串联式结构天平相比,复合式结构天平结构紧凑而阻力承载能力更强,能够完全安装于模型内部从而减少温度对天平测量精准度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复合式... 相似文献
53.
54.
飞机着陆下滑道与输电线路垂直防护间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着陆下滑过程中,应与穿越或接近机场飞行区端净空的架空输电线路保持一定的垂直间距,防止对机载导航电子设备干扰。根据不同类别飞机着陆系统的性能和防护指标,分析了无线电干扰程度,并验算了干扰防护率;结合下滑道净空特点和相关标准规定,计算出了下滑道关键点净空要求及防护间距。结果表明:对于双信标着陆系统,下滑道应与架空输电线路保持不小于150m的垂直间距;对于当前主流使用的仪表着陆系统,应根据下滑信标发射方向和飞行程序计算确定垂直间距,150m的垂直间距有很大裕度。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一起动力站过电压事故原因的调查,得出了两种以上有争议的相近结论.通过分析故障现象、检查结果、以前的试验报告及主要参数,提出了预防同类现象发生的措施及小发电机组的一些主要参数计算应考虑的因素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6.
分析研究了单相电流连续和电流不连续型Boost功率因数校正开关变流器拓扑.针对单相电流连续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变流器开关压力和输出电压高的缺点,提出了带有源浮充平台的Boost型功率因数校正交流器方案.详细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单周控制技术和控制方法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功率因数校正AC/DC开关变流器电路,并给出了电路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7.
针对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入水压力测试需求,首先分析了船底结构压力场及测试环境,通过 ALE 算法对
船底压力进行数值仿真,得出船底入水时刻压力分布;并结合基于改进 Wanger 模型的理论计算,确定入水压力最优测点,设计
基于非线性振动模型的信号传感方案;其次,分析机上改装实际工程难题,确定传感器改装工艺;最终通过飞行试验,验证了方
案的可行性及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最大偏差为 3. 4%,并为下一阶段测试方案的优化与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
59.
The modification of an energy-based approach called the dissipating energy flow (DEF)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uses data from phasor measurement units (PMUs) to trace the source of poorly damped natural and forced oscillations in power systems. The original energy-based approach (Chen et al., 2013) assumes the ability to determine steady-state values of variables measured by PMU during the transient process and that prevents the reliable use of the original method with actual PMU data. PMU data processing, proposed in the DEF method, is a key step in converting the energy-based method into a robust and automated tool for use with actual PMU data.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DEF method is demonstrated by testing multiple simulated cases of sustained oscillations, including both poorly damped natural and forced oscillations and more than 30 actual events in ISO New England (ISO-NE) and two events in Western Electricity Coordination Council (WECC) systems. The study also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for using the DEF method to estimate the contribution of any generator to the damping of a specific oscillation mode. 相似文献
60.
为快速准确定位电力系统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提出强迫振荡平均耗散功率分布的同心松弛规律.在强迫振荡等幅振荡阶段,将系统中的频率偏差和功率偏差用相量表示.通过相量运算,推导了耗散能量分布的2条准则:节点注入平均耗散功率和为0,支路首末端平均耗散功率近似相等.再考虑电网相对于故障所具有的放射式结构,得出了平均耗散功率分布的同心松弛规律.10机39节点仿真验证了这一规律.同心松弛规律将有助于制.定大电网强迫振荡扰动源快速定位策略,避免对扰动源的误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