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90篇
  免费   2922篇
  国内免费   2453篇
电工技术   2618篇
技术理论   9篇
综合类   2728篇
化学工业   373篇
金属工艺   94篇
机械仪表   685篇
建筑科学   1110篇
矿业工程   600篇
能源动力   373篇
轻工业   427篇
水利工程   449篇
石油天然气   184篇
武器工业   122篇
无线电   67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80篇
冶金工业   411篇
原子能技术   49篇
自动化技术   16694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408篇
  2022年   741篇
  2021年   1014篇
  2020年   1083篇
  2019年   708篇
  2018年   623篇
  2017年   877篇
  2016年   944篇
  2015年   1003篇
  2014年   2464篇
  2013年   2031篇
  2012年   2545篇
  2011年   2677篇
  2010年   1903篇
  2009年   1823篇
  2008年   1898篇
  2007年   2084篇
  2006年   1800篇
  2005年   1598篇
  2004年   1339篇
  2003年   1279篇
  2002年   969篇
  2001年   810篇
  2000年   680篇
  1999年   410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nternet studies in two lead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i.e. China and India) and finds that the Chinese scholarly community relies on the discourse of liberation from the state as a form of critique, whereas Indian Internet studies question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zation to contemplate about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factor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development. The difference generally reflects the academic responses to the development discourses embraced by the two governments. We suggest that Internet studies should not only respond to the realities but also transcend the contextual constraints to direct attention to the often neglected dimensions of development, which are to make actual impacts through allowing the people and the communities to define their own development discourses as well as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at are oriented to influence policy-making.  相似文献   
92.
为了提高彩色图像加密的安全性和加密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混沌系统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法.将一个彩色图像分解为R、G、B三个灰度图像,使用MD5算法动态生成加密算法的初始值,然后使用三种不同的基于混沌的加密结构对三个图像进行加密.对R图像使用Feistel结构加密,其中Feistel结构的S一盒由Logistic混沌序列和Hyperhenon混沌序列组合产生;对G图像使用由Lorenz系统产生加密序列对图像进行代替和置换操作的加密结构;对B图像使用由分段线性混沌映射产生加密序列,然后加密图像的加密结构,再把加密后的图像结合起来生成加密后的图像.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加密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地保证彩色图像加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3.
为了能够有效对RFID系统的已知攻击和未知攻击进行检测和预警,在分析大量RFID安全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构建多决策树的方法对RFID系统的入侵行为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得到所构造出的多决策树能够发现针对RFID系统的攻击之间的关系,并且具有可扩展性和高效性,使之能够适用于各种实际的RFID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针对不同厂商、不同系统的楼宇自控设备互操作、互通信的局限性,分析了BACnet/IP技术和实时数据库,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BACnet/IP技术的实时数据库DasRdb的设备驱动程序。该设备驱动程序采用UDP通信方式,通过调用每个BACnet/IP设备的标准接口函数来驱动实时数据库DasRdb分别进行写操作和读操作,能够有效地实现BACnet/IP设备与实时数据库DasRdb之间的通信,从而使楼控设备的互操作成为可能。现场工程应用表明,该程序的运行契合BACnet的一致性要求,具有简单、高效、精确度高、实时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5.
从手机银行的应用现状出发,阐述手机银行的技术架构以及常见的安全风险。结合国家等级保护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技术要求,分析手机银行的各个层面的风险评估指标,并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得出手机银行的总体安全情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手机银行风险评价体系,可量化风险评估结果,为手机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
陈浩  叶青  吴国田 《微处理机》2014,(1):22-24,28
随着社会进步及车辆增多,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使得城市环境下车联网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真实数据的分析和验证,可以得到城市不同区域的车联网网络度分布服从广义的幂律分布,即网络是无标度网络。根据此性质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建立车联网网络模型,通过分析和仿真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
杨明极  祝庆峰  李硕 《测控技术》2014,33(10):93-96
针对目前对终端设备的网络远程控制需求,设计了一种可自适应10/100 Mbit/s网络的嵌入式网络控制器,以实现控制系统中对工业设备、信息家电、移动设备等的远程控制和信息交互。设计了微控制器STM32F107和DP83848以太网PHY芯片的硬件设计方案,详细分析了LwIP嵌入式网络协议栈在STM32F107处理器上的移植过程,以及在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上进行网络编程的软件设计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稳定、可靠地实现网络远程控制和信息交互。  相似文献   
98.
无线体域网(WBAN)技术是当前重要的研究热点,可以应用于医院内患者实时监测和家庭健康护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WBAN对设备的可穿戴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发展中存在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对WBAN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产业化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WBAN技术的未来研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孙艺  顾欢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4):106-107,110
在对网络隔离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利用网络隔离技术来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目前的网络隔离产品大多是采用基于硬件的开关控制,受限于现有硬件技术条件,并且厂家要根据不同用户要求而开发生产针对特定应用的网闸,不能方便地同时支持多种应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安全隔离网闸实现方案。重点是模块化和软件方式实现开关技术,采用独立的软件开关控制和模块化设计,解决了现有物理隔离网闸产品在硬件开关控制和所支持应用上的限制,这种采用软件实现开关功能的方式避免基于现有硬件技术的可用性和寿命时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0.
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但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尚处于初期,因而科学、直观、紧扣实际、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第一课尤为重要。以物联网应用技术实例为专业教育切入点,采用阶梯式递进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物联网,感知物联网,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专业人才定位,明确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为整个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