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1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304篇
电工技术   158篇
综合类   192篇
化学工业   286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62篇
建筑科学   50篇
矿业工程   33篇
能源动力   31篇
轻工业   406篇
水利工程   73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1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0篇
冶金工业   25篇
原子能技术   36篇
自动化技术   105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We describe fluorescent oligonucleotide probes labeled with novel (phenylethynyl)pyrene dyes attached to locked nucleic acids. Furthermore, we prove the utility of these probes for the effective detection of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natural nucleic acids. High-affinity hybridization of the probes and excellent fluorescence responses to single-base mismatches in DNA/RNA targets are demonstrated in model dual-probe and doubly labeled probe formats. This stimulated us to develop two diagnostic systems for the homogeneous detection of a drug-resistance-causing mutation in HIV-1 protease cDNA and RNA gene fragments. Target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by analysis of 200 clinical samples from patients currently receiving anti-HIV/AIDS combination therapy at the Russian Federal AIDS Center. Using these fluorescent oligonucleotides, we were able to detect the target mutation despite all the challenges of the natural targets, that is, the presence of additional mutations, neighboring sequence variation, and low target concentration, which typically reduce binding and effectiveness of sensing by fluorescent oligonucleotides.  相似文献   
142.
以Streptococcus equi SHO为出发菌,通过5-BU、X-射线辐照诱变选育到1株无溶血性和透明质酸裂解酶双缺陷型菌株X103;以NTG为诱变剂对该菌进行化学诱变,选育到遗传稳定性好,无溶血性,产高分子量透明质酸(HA)的突变菌SH0201,其摇瓶发酵生产HA相对分子量达2.06×106Da,较之出发菌,所产HA分子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3.
以酿酒酵母Ygx-5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进行紫外线(UV)与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经初筛和复筛,选育出1株耐高温、高产乙醇菌株U-N2。在37℃培养条件下,菌株U-N2产乙醇浓度最高可达16.32%vol,比原菌株提高20.44%,比只用紫外线诱变后的菌株提高8.04%,比只用亚硝基胍诱变后的菌株提高6.27%。经过20次传代培养,乙醇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144.
姚晓玲  曾莹  宋卫江 《中国酿造》2007,(7):18-20,31
通过选育得到1株L-组氨酸高产菌株,以液体发酵法培养谷氨酸棒杆菌、黄色短杆菌、粘质赛氏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用比色法测定其组氨酸产量。结果表明,黄色短杆菌产组氨酸最高,在添加150g/L葡萄糖,35g/L硫酸铵和10g/L蛋白胨的发酵培养基中培养72h,产L-组氨酸达128.28mg/L。  相似文献   
145.
高产纤维素酶生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纤维素酶在生物量转化及多种工业加工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纤维素酶活性不高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当务之急。从菌种选育、基因改造、生产工艺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6.
采用物理化学诱变方法,对纳豆菌进行复合诱变,以期筛选出纳豆激酶(NK)活力高的优良菌株。以实验室分离、筛选的纳豆菌NK-8作为出发菌,通过紫外线和氯化锂对其进行复合诱变,经过菌种的初筛和复筛,得到了酶活较出发菌提高2.2倍的菌株JN-14,并对初始菌株与诱变菌株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该菌株产纳豆激酶的发酵过程,比较了不同的营养源与生长条件对菌株产酶的影响,优化、确定了菌株产纳豆激酶的产酶条件。  相似文献   
147.
为了选育出生产用的高产洛伐他汀菌种,利用超高压对土曲霉出发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并基于粗糙脉胞菌对洛伐他汀的生物敏感性,对菌株进行初筛,再通过HPLC法检测进行复筛.研究表明,培养3d的菌株处于对数生长期,适宜于试验;压力值为200MPa时能获得最大的诱变率.成功的选育出一株高产洛伐他汀的突变菌株,其抑菌圈直径达25.5mm,比对照高出37.8%;洛伐他汀产量达2.89mg/g,比对照高出18.9%,这一突变菌株具有挖掘潜力,并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8.
共轭亚油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国萍  李庆章  霍贵成 《食品科学》2006,27(12):146-148
共轭亚油酸在抗癌、减少脂肪沉积、延缓动脉硬化等方面表现出来功效,推动了共轭亚油酸生产的研究。本研究以寻找到的共轭亚油酸的生成菌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亚硝基胍进行多次及复合诱变处理,以提高菌株Ldb2生成共轭亚油酸的能力,获得了315UU、98DD及71UN突变菌株,使共轭亚油酸的生成能力较出发菌株提高幅度在43.04%~59.56%。  相似文献   
149.
从福州温泉澡堂排水道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可用于环保的耐热脂肪酶产生菌株Wi-3,经UV NTG复合诱变,选育出突变株Wi-3-3和Wi-3-5,其酶活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32.3%和11.8%.对Wi-3-3的产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5℃、起始pH值7.0、250 mL摇瓶装量为35 mL、接种量为4 mL(菌浓1.5×108个·mL-1)、发酵周期为35 h的培养条件下产酶最高.用硫酸铵提取Wi-3-3发酵液中脂肪酶进行酶学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最适反应pH值为8.6、最适反应温度为55℃.  相似文献   
150.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是一个多变量、多约束的混合非线性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用以解决这一复杂优化问题。在改进的算法中,首先结合混沌优化思想对粒子群进行初始化,减轻了粒子初始位置的选择对算法优化性能的影响;在进化过程中引入了自探索行为,使得粒子的搜索过程更加符合实际;引入了变异机制及3种判断陷入局部最优的标准,当发现粒子群陷入局部最优时,通过变异,帮助粒子跳出局部陷阱,增加发现最优解的机会。给出了问题的求解方法,并对IEEE 6、14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实验数值对比表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