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24篇 |
化学工业 | 17篇 |
金属工艺 | 36篇 |
机械仪表 | 74篇 |
建筑科学 | 13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8篇 |
轻工业 | 4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无线电 | 2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2篇 |
冶金工业 | 13篇 |
自动化技术 | 9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3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多头蜗杆在加工中,存在切削力过大,刀具磨损严重,对操作技术人员要求较高,而且加工质量难以保证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螺纹车刀刀具的几何角度、蜗杆加工时的切削方法以及切削用量的选择进行了系统分析和优化设计,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功能参数特点,将数控切削中普通螺纹加工的循环指令与制造工艺技术灵活运用,开发出适用于大螺距的各种类型的特殊螺纹加工方法的宏程序,极大地拓展了数控机床的加工范围,实现了数控机床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62.
利用数控系统的用户宏程序功能编制模具电极的抛物线轮廓加工程序,便于使用不同规格的刀具加工和修改磨损补偿值,提高了单件生产效率和产品加工精度,对编制其他非圆二次曲线轮廓加工程序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3.
云南省第四届数控大赛实操试题中有一种凸轮轴的零件,主要构成要素包括椭圆面、双曲面、阿基米德螺旋面、圆锥面、圆环面以及半球面等,利用自动编程软件编程,造型复杂、费时,生成的程序长,优化困难,不易检查、修改.在分析零件图纸和相关计算的基础上,利用华中世纪星HNC-21M数控系统提供的宏程序功能,快速、便捷地完成了加工编程,... 相似文献
64.
Stuart C. Burgess David F. Moore David E. Newland Heather L. Klaubert 《Research in Engineering Design》1997,9(1):46-60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re are three main categories of factors that make the optimum mechanical design of micro-systems different from macro-systems: scale effects, a limited range of materials, and a limited range of production processe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se factors can make the optimum configuration of a micro-system potentially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same system on a macro-scale. In particular, the use of flexible elements for hinges is much more feasible and desirable on a micro-scale.Notation
a
acceleration (m/s2)
-
A
cross-sectional area (m2)
-
B
magnetic flux [wb/m2]
-
b
width [m]
-
C
constant
-
d
depth [m]
-
D
drag [N]
-
E
Young's modulus [N/m2]
-
E*=
-
f
resonant frequency [Hz]
-
F
D
drive force [N]
-
F
E
electrostatic pulling force [N]
-
F
emmisivity function
-
F
G
geometric view factor
-
g
gravitational constant [m/s2]
-
h
c
conven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m2K]
-
h
height [m]
-
i
current [A]
-
I
A
second moment of area [m4]
-
I
I
moment of inertia [kg m2]
-
J
polar second moment of area [m4]
-
k
stiffness [N/m]
-
K
thermal conductivity [W/m K]
-
l
length [m]
-
m
mass [kg]
-
M
moment [N m]
-
P
load [N]
-
P
H
Hertz contact pressure [N/m2]
-
P
C
cylinder pressure [N/m2]
-
q
heat transfer rate [W]
-
R, r
radius [m]
-
Re
Reynolds number
-
T, t
temperature [K]
-
T
A
atomic friction torque [N m]
-
T
D
drive torque [N m]
-
T
F
Coulomb friction torque [N m]
-
T
I
inertial resistive torque [N m]
-
u
velocity [m/s]
-
mean velocity [m/s]
-
V
volume [m3]
-
V
e
voltage [V]
-
x
dis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m]
-
y
maximum distance to neutral axis [m]
-
angular acceleration [rad/s2]
-
d
thermal diffusivity [1/K]
-
rolling friction factor
- P
pressure difference [N/m2]
-
0
dialectric constant [F/m]
-
strain
-
dynamic viscosity [Pa s]
-
scale factor
-
S
coefficient of sliding friction
-
R
coefficient of rolling friction
-
1, 2
Poisson's ratio
-
density (kg/m3)
-
temperature rise [°C]
-
B
bending stress [N/m2]
-
y
yield strength [N/m2]
-
shear stress [N/m2]
-
reliability constant 相似文献
65.
用金相、低倍和化学检验方法,对3.5mm厚的热轧卷板严重纵裂和折皱废品进行检验分析,认为纵裂和折皱废品是由于板坯加热过程中局部过烧所致,并提出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66.
酚醛树脂-高铝水泥高强复合材料配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酚醛树脂、高铝水泥为原料,采取高效剪切混炼和热压养护工艺制得了一种新型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着重探讨了该材料和复合过程、工艺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68.
赵大兴;袁康;吴震宇;陈少男 《机械传动》2018,42(11):147-151
采用SolidWorks对RV减速器建立含有给定误差的参数化模型,然后导入ADAMS中,使用宏程序批量建立动力学模型并仿真分析,将输出的转速与转角数据导入Matlab中,数据处理后,计算传动误差并用输出转速的方差来衡量转速波动值的大小。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定误差值改变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小针齿半径和增大正等距修形量,转速波动值明显增大;增大负等距和负移距修形量时,转速波动值会有所减小;减小针齿半径和增大正等距修形量的值,传动误差会明显增大,增大针轮偏心值对传动误差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9.
宏/微双驱动微切削定位进给系统在航空航天、医疗、核能以及IC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定位进给精度是保证零件切削加工质量的根本。为了提高其定位进给精度,提出一种机械补偿与算法补偿相结合的递进式误差补偿方法:首先通过微动平台元件的压电致动特性实现对宏平台的粗误差机械方式补偿,再采用最小二乘法和BP神经网络误差补偿模型进行宏/微双驱动系统的精误差算法补偿。并通过误差补偿实验验证后得出,在微切削加工条件下,基于宏/微双驱动定位进给系统的递进式误差补偿法极大地提高了机床的定位进给精度;补偿后X、Y轴的误差波动区间集中在[-0.010,+0.010]μm,定位精度分别为0.006 mm和0.009 mm,重复定位精度为0.010 mm和0.013 mm,实现了系统的纳米级定位和10 nm级的重复定位。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