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20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6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26篇
建筑科学   94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8篇
无线电   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7篇
冶金工业   12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0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In this commentary, assump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false memories as described in a recent article by C. J. Brainerd, V. F. Reyna, and S. J. Ceci (2008; see record 2008-04614-001) are reviewed. Specifically, questions are raised about what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false memories in fuzzy-trace theory (FTT). Recent studies that challenge a core assumption of FTT, that false memory illusions increase across development as children learn to establish meaningful connections across items (i.e., establish gist), are discussed.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lse memory illusions, associative-activation theory (AAT), is presented. AAT provides as viable an accou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lse memory illusions as does FTT and anticipates a unique set of outcomes that have recently appeared in the developmental literature on false memory illusions.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62.
63.
64.
建筑的演进,在某种意义上是情感与理性的交织发展过程,情感与理性的关系,从曾经相互抵触,逐渐发展到相互融合的阶段,建筑学领域中,情感与理性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该文通过解析几个重要时期建筑的形 特征,揭示出建筑发展的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65.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科学发展,亟需反映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的理论指导,形成超越问题研究水平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科理论体系。而应用型本科教育学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群建设的分支学科,其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首要任务,是确立学科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范畴,使之由前学科水平的经验研究深入到范畴水平的学理研究。为此,应厘清三大基本理论问题: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理论体系;学科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66.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范式转型——基础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国城市化研究不能令人满意的进展进行了坦率的剖析.指出在认识论上.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城市化这样一个复杂系统性问题所对应的科学知识的属性,这导致现状研究基于本质上错误的方法论。正确的基础方法论包含不可分割的三个要点:基于猜想建构直面解决的系统性、综合性知识;通过结构把握研究的复杂系统性.实践意义和理论建构:基于对猜想的严格检验和结构引导下的累积性研究,实现可行的研究广度.深度的连续拓展和成果质量的连续提升。  相似文献   
67.
人本性是柔性管理的本质体现,是实现柔性管理的思想精髓和核心理念.高等教育柔性管理是柔性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化.高等教育柔性管理以人格化为标志,是对以制度为中心的传统刚性管理模式的超越,是现时代语境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走向人本性和现代性的一种思维范式与实践范式.高等教育柔性管理是以认识论和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管理,向以生命论为基础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范式转换的应然选择.推行高等教育柔性管理有赖于正确处理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关系、坚守和践行人本管理理念、优化管理组织结构与形式、培育良好社会资本等几个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68.
从制度化水平和学术范式的变迁两个方面衡量,可以将大学史研究领域的发展划分为七个阶段.严格意义的大学史研究出现于19世纪,并在下半叶形成第一波热潮.20世纪初教育史学科在教育院系的初步制度化为大学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但在20世纪前40年大学史研究处于相对沉寂状态.20世纪50年代,随着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专业的历史学家开始介入大学史研究,此后二三十年该领域进入复苏期.20世纪80年代,大学史专门研究期刊的创办标志着这一领域初步实现了制度化的过程.从学术范式而言,大学史研究经历了思想史范式、社会史范式和文化史范式相继兴起的过程,但它们之间并非取代的关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全球史的研究范式开始崛起,成为新的学术热点.  相似文献   
69.
西门子高级编程指令为实现复杂的控制功能提供了保证.本文以ANY参数类型为主,结合PROFIBUS-DP主从通讯的案例,讲解了如何构造ANY类型的参数变量,最终实现模块化编程.  相似文献   
70.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cognitive strategies is important in diverse areas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Strategy self-reports are a common measure, but C. Thevenot, M. Fanget, and M. Fayol (2007) proposed a more objective method to distinguish different strategies in the context of mental arithmetic. In their operand recognition paradigm, speed of recognition memory for problem operands after solving a problem indexes strategy (e.g., direct memory retrieval vs. a procedural strategy). Here, in 2 experiments, operand recognition time was the same following simple addition or multiplication, but, consistent with a wide variety of previous research, strategy reports indicated much greater use of procedures (e.g., counting) for addition than multiplication. Operation, problem size (e.g., 2 + 3 vs. 8 + 9), and operand format (digits vs. words) had interactive effects on reported procedure use that were not reflected in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Regression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recognition time was influenced at least as much by the relative difficulty of the preceding problem as by the strategy used.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operand recognition paradigm is not a reliable substitute for strategy reports and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difficulty-related carryover effects in sequential cognitive tasks.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1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